文渊阁与《四库全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渊阁四库全书》 文渊阁与《四库全书》

文渊阁与《四库全书》

2023-11-03 05: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京故宫文渊阁是清乾隆帝专为收藏《四库全书》而建造的。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全书》开馆修纂。次年,乾隆帝命杭州织造去宁波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考察,要求搞清天一阁的建造方法、材料、书架款式等,然后做成烫样,标明尺寸后呈报。皇帝见图,随即拍板,就照天一阁式样,在皇宫文华殿以北兴建文渊阁。

    藏书之地,最重防火。天一阁为二层楼,楼下六间一字排开,楼上则将居中的三大间合一,暗合了“天一地六”的寓意。阁前凿了蓄水池,以备取水救火。书橱大都放在楼上的大间中,一律不靠墙;房间前后开窗,便于通风。文渊阁全面借鉴了天一阁的上述防火措施,又根据皇家书阁的特点,做了改进:一是改名。按照乾隆帝说法阁名“从水立义”,而命名为文渊阁。二是加层。文渊阁要存放《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等,藏书量比天一阁大一倍多,所以在上下两层之间加造一层,形成了“明二暗三”的格局。外观与天一阁类似,使用面积则大增。三是等级。按照皇家规制,将天一阁的硬山顶升格为歇山顶,又增加了游龙浮雕装饰,阁顶覆盖黑琉璃瓦绿剪边。四是立碑。阁旁立《文渊阁记》碑并建盔顶碑亭。

    《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纪昀等人。

    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乾隆间进士,点翰林,翰林院侍读学士,为天子近臣。纪晓岚因为跟亲家说话不谨慎,泄机密,被夺职,遣戍乌鲁木齐。重回翰林院后,被荐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又因儿子犯案,受到连累。幸亏皇帝宽免,纪晓岚才得以继续修书。《四库全书》修纂历时15年,才告完成。

    文才自古多磨难。《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和总校官,各有各的悲剧。

    陆费墀担任《四库全书》的总校官,可谓费力不讨好。乾隆帝发现书中有差错,就归罪于他,罢了他的官,又罚他出钱做文澜、文汇、文宗三阁藏书装帧、书匣的费用。陆费墀不久死去,乾隆帝不依不饶,抄了他的家,只留了一千两银子做子女抚养费,其他财产一律用来做装帧、书匣。

    陆锡熊为《四库全书》总纂官,也没能逃脱处罚:乾隆帝让陆锡熊和纪晓岚一起出钱,承担请人补正缮写的开支,后让他去奉天(今沈阳)文溯阁校书。陆锡熊在奉天病死。

    《四库全书》修成,又经过两次补遗,到嘉庆九年(1804年)才最后告竣,长达33年。全书没有刊印,只缮写了七部,后来命运多舛。第一批四部:大内文渊阁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已经影印出版;圆明园文源阁本,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入侵时被焚;沈阳文溯阁本,后移藏于甘肃省图书馆,现建新馆专藏;避暑山庄文津阁本,现移藏于国家图书馆,也已影印出版。以上四阁都在北方,习称“北四阁”。乾隆帝以江浙文风较盛,为便于士子就近阅读,命再抄三部:一部藏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太平天国时毁于火,现正复建文汇阁;一部藏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又作“淙”),也在太平天国时毁于火,现阁已复建完工;另一部藏杭州文澜阁,还是在太平天国时部分遭毁,但知县丁丙等捐筹款补抄,基本补上。以上三阁,都在南方,习称“南三阁”。底本则存翰林院,供士子阅读。

    在乾隆组织编修《四库全书》时,法国正在编修《百科全书》。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人称“百科全书派”。他们传播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形成社会进步动力,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舆情与理论的准备。而“四库全书派”集中当时知识精英,埋首故纸堆,抄写古文献,扼杀了他们的聪明和智慧,磨灭了他们的批判与创新精神。结果,中国与西方各自走上不同道路,这很值得人们深思。文渊阁则成为这一历史的见证。

    (《大故宫》阎崇年著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