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蟹:盘锦农业的生态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盘锦稻田蟹在哪个村 稻田养蟹:盘锦农业的生态解读

稻田养蟹:盘锦农业的生态解读

2024-07-07 12: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气象报记者赖敏 苏玉君 李党红报道 “稻田养蟹”作为当前一种生态农业的重要模式,受到人们的关注。9月21日,“绿镜头·发现中国”一行驱车赶往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实地探究以“稻田养蟹”为主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奥秘”。

  

  盘山县太平镇新村村无公害河蟹生产基地。赖敏 摄影

  秋季的盘山艳阳高照,秋风徐徐,报道组来到盘山县太平镇新村村无公害河蟹生产基地里,黄澄澄的水稻随风摇曳,像给大地披上了柔软的金衣。稻田旁用于灌溉的水渠边缘,时不时蹿出几只在“调皮嬉戏”的小河蟹。

  盘山县河蟹研究所所长陈卫新告诉记者,水稻和河蟹互利共生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是盘山县的首创。具体来说,水稻种植采用大垄双行、边行加密、测土施肥、生物防虫害等技术方法,实现了水稻种植“一行不少、一穴不缺”,使养蟹稻田光照充足、病害减少,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保证了水稻产量和质量;河蟹养殖采用早暂养、早投饵、早入养殖田的方式,河蟹既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采访盘山县河蟹研究所所长陈卫新。李根 摄影

  记者注意到,在稻田与水渠中间的埝埂上,还顺势种植着一排豆角,原来这就是当地人常说的“埝埂豆”。陈卫新说,在稻田埝埂上种上大豆,稻、蟹、豆三位一体,并存共生,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因此也形成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三收”的高效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即“盘山模式”。

  陈卫新介绍,稻田养蟹对气象服务有着较高的需求,温度、湿度、气压等都会对水稻和河蟹生长产生影响。例如碰上连阴雨天气气压偏低、湿度过大时,河蟹容易缺氧,需要采取人工供氧措施;当夏天水温过高时,需要灌水以保持适温;有时碰上大风天,会导致水稻倒伏或者损坏稻田四周用于围蟹的塑料膜。

  

  采访盘山县气象局局长徐静。赖敏 摄影

  在基地一角,记者看到用白色栅栏围起来的自动气象观测站。盘山县气象局局长徐静介绍,当地气象部门始终将“稻田养蟹”这一特色产业作为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抓手,不仅在种植基地建立自动观测站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定期制作气象服务专报,为基地和农户养殖提供重要参考,也为研究单位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如今,“盘山模式”在盘锦乃至全国各地得到了推广。盘锦市在“稻田养蟹”的基础上又继续升级推广“稻、蟹、泥鳅鱼、埝埂豆”立体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三养、一地四用、一季四收”,测算下来,一亩稻田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

  

  采访盘锦市粮食局副局长孙永义。李党红 摄影

  盘锦市粮食局副局长孙永义告诉记者,优质的盘锦大米和生态农业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正顺应供给侧改革,不断创新,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民以食为天,由传统农业向有着生态特色现代农业的转变正在为盘锦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气象部门部门,‘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提升为农气象服务能力,开展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气象保障服务,推进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服务,同时继续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农村气象信息发布网络,服务辽宁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郑江平说。

  (责任编辑:包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