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研究.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汉语词性的分类 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研究.docx

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研究.docx

2023-04-08 02: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研究.docx

《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研究.docx

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研究

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研究

 

 

————————————————————————————————作者:

————————————————————————————————日期:

 

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研究-汉语言文学

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研究

宋成方

摘 要:

不同情感词语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如果不加选择地以情感词语为基础考察情感词语的语法模式和语义特征,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通过分析从9种语义分类词典中选择的情感词语,发现它们至少在语体、音节、构词方式、词性、级差、极性和释解方式7个维度上存在差异。

这些词语以这7个维度为基础可以构成一个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该系统能够为情感词语选择提供理论框架。

关键词:

情感意义情感词语表达系统情感词语选择

情感意义是一个基本的语义范畴;与此对应,情感词语也是一个基本的词语类别。

根据Whorf(1956、1998)的隐形范畴理论和功能语言学的语法理论(如HallidayMatthiessen,1999:

26~27),同一语义域的词语应当具有相同的语法表现,同一语义域词语的语义特征可以由语法特征抽象而来。

目前的研究大多以此为理论指导,以情感词语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情感词语的搭配,归纳情感词语的语法模式(如赵春利,2007),总结情感意义的语义特征(如Shaver,WuSchwartz,1992;赵家新,2006);但是他们在选择作为研究起点的情感词语时很少考虑所选词语之间存在的差异。

而正如郭锐(2002:

24~25)所说,词语的结构、语体等因素影响词语的语法体现;因而情感词语的筛选是以情感词语的语法分析为基础的研究的先决条件。

本文以从9个版本现代汉语语义词典中选出的情感词语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为情感词语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一、情感词汇的选取

语义分类词典是根据意义编排,以建立词汇系统为目的的工具书(董大年,2007)。

虽然目前国内出版的此类词典名称不一,有的称为“义类词典”,有的称为“分类词典”,有的称为“语义词典”,还有的称为“同义词词林”或者“词语类编”,并且现有的词汇分类方法不一,它们对意义类别的命名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绝大多数语义和分类词典都包含“情感意义”这一类别。

梅家驹等1983年编写的《同义词词林》是“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建构上有着开拓意义的作品”(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07),编者在“自序”中说:

“我们编纂《同义词词林》的初衷是:

由于在写作与翻译中往往发生词穷的情况,难以将意思表达恰当,因而感到迫切需要有一本从词义查词的工具书,以便从中挑选适当的词语。

这本词书,就是希望提供较多的词语,对创作和翻译工作能有所帮助。

”由此可见,语义分类词典除了按照语义进行归类外,提供尽量多的词语也是编写此类词典的一个主要目的。

因而,查询语义分类词典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搜集情感词语的方法。

目前国内常见的语义分类词典有9种。

其中8种是纸质的,1种为网络词典;2种为形容词分类词典、1种为动词分类词典,6种有的区分了词性,有的没有区分。

以词典编者姓名的汉语拼音的字母先后为序,这9种词典以及对这9种词典查询的具体情况如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完成的《北大CCL现代汉语语义词典》[1]是9种词典中唯一一的网络词典。

该词典由名词词典、动词词典和形容词词典三部分组成。

名词词典首先按照语义把名词划分为事物、过程、空间和时间四个类别,然后把事物再细分为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两类,接着把抽象事物分为属性、信息、领域、法规、生理、心理特征和动机七个小类。

情感是心理特征的两个次分类之一,经过查询和筛选,本文选择了其中的34个名词。

动词词典的分类比较简单。

它把动词分为“静态关系、心理活动和动态行为”三类。

其中属于“心理活动”语义类的动词共有1846个。

除去一些虽然有心理活动参与,但并不以表达心理活动为主的四字成语,如“爱才如命”“爱财如命”“安于现状”,有613个动词被选中。

形容词词典首先把形容词分为关联值、事性值、物性值、人性值、空间值和时间值等6类。

人性值又被细分为年龄、品格、样貌、关系和境况等5类。

情感属于“人性值”的范畴,而在“人性值”的5个分类中,情感词最可能被归为“境况”类。

以“人性值”语义类的字段值,以“人”为“主体”的字段值,在形容词词典中可以搜索到435个形容词。

在排除一些明显不表达情感意义的词语之后,如“背时”“背运”“病歪歪”“病怏怏”,共有224个形容词被选中。

董大年编写的辞海版《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区分了17个大类,其中的一个大类为“感觉·情感·性格·行为”;这一大类又被分为“心理·感觉”“欲望·意愿”“情感”“性格”“行为·态度”和“表情”等6个小类。

在“情感”这一小类下,本文查询到353个词语,这些词语除了四字成语外,都在字典里被标注了词性。

傅玉芳编写的《常用形容词分类词典》(第三版)没有采取层级语义分类的方法,她把形容词分为41个平行的义类,其中的一个为“心情·感觉”,在这个义类下本文查询到222个形容词。

郭大方编写的《现代汉语动词分类词典》把动词分为人(兽)体类、心理类、社会类、自然类和综合类。

“情感活动”是“心理类”的一个次类,本文从该次类下查询到181个动词。

林杏光和菲白编写的《简明汉语义类词典》没有区分词性,首先区分了人物、品德、智能、情感、感觉、仪容、处境、交往、争斗、语言、信息、物质、运动、时间、空间、数量、程度和性质18个大类,然后再把每个大类细分为若干个小类。

经过对“情感”类别的查询,本文从中选取了269个词语。

梅家驹等人编著的《同义词词林》区分了人、物、时间与空间、抽象事物、特征、动作、心理活动、活动、现象与状态、关联、助语和敬语等12个类别。

与情感意义相关的是“抽象事物”大类中的“意识”类和“心理活动”大类下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类,通过在这三个次类中的查询,本文选取了350个词语。

王安节和周殿龙编写的《形容词分类词典》区分了“局部印象”和“综合印象”两个大类,在“综合印象”大类下又区分了“性情”“仪态”“态度”“世势”“事理”和“程度”等6个类别。

在这6个类别中的“性情”小类下,又区分了“品性”“性格”“才智”和“情绪”4个类别;他们在“情绪”义类下共搜集了143个形容词。

徐为民编写的《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完成的《北大CCL现代汉语语义词典》一样也分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个部分。

在“名词”部分,区分了天、地、人、事、物和其他6个类别;其中“人”又被细分为一般、生理卫生、资质才能、相貌仪容、举止神情、思想意识、处境遭遇、社会品类、相互关系和其他10个小类;“情感”是这10个小类中的“思想意识”中的一个次类。

在动词部分,他区分了动作、行为、思维活动和其他4个类别。

在形容词部分,他区分了表象、性质、天资素质、品性情神和处境遭遇5个类别。

通过对名词部分的“情感”类别、动词部分的“思维活动”类别和形容词部分的“品性情神”类别的查询,本文选取到308个词语。

赵德生编著的《词语类编》区分了“人部、景部、物部、事部”四个大类,“感情”属于“人部”类别下的9个小类中一个类别。

通过对“感情”义类的查询,本文选取到408个词语。

把从这9种语义分类词典查询的结果相加,本文得到3105例表达情感意义的备选词。

二、区分不同情感词语的维度

4632例情感词具体由1505个词、短语和熟语组成。

这些词语数目较大,并且结构、语体以及表达情感意义的方式都不统一。

这些词语至少在以下7个维度上存在着差异,并且在情感意义、组句方式和能力等方面也各有不同。

(一)语体

由于年代、地域以及专业领域等因素的不同,进入语言系统的词语在语体上也有所不同。

比如“急眼”“傻眼”和“熨帖”都是比较口语化的词语。

其中“熨帖”表达“舒服”义时,也只在某些地域使用,基本上属于方言用法;“惶急”“骇异”和“惬心”则属于书面语。

现代汉语中有与这些口语和书面语词语相对应的普通用语,如“着急”“惊讶”和“舒服”。

本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本文查询的9种语义分类词典对语体的标注,发现口语和方言词汇包括下面35个词语:

不得、巴望、不是味儿、愁帽、醋心、撺弄、倒、动火、发憷、发愣、害臊、火头、急眼、囧、拘板、看不上眼、宽展、没面子、恼火、腻味、傻眼、烧心、舒坦、窝憋、窝心、下不了台、小看、小瞧、熨帖、无语、抓狂、棒、腻烦、憋屈、来劲。

书面语包括下面71个词语:

哀矜、哀厉、哀戚、悲楚、悲怆、悲摧、悲戚、悲辛、鄙夷、猜嫌、惨怛、恻然、怊怅、忡忡、怆怆、怆然、垂念、错愕、耽溺、淡然、忉怛、敌忾同仇、菲薄、悱恻、愤懑、骇怪、骇异、欢娱、遑遑、激切、觊觎、冀求、焦灼、惊愕、惊骇、窘促、踽踽、愧疚、懑、悯惜、悯恤、凄恻、凄楚、凄怆、凄迷、凄然、惬心、释然、爽然、叹惋、颓靡、无恙、喜幸、亵渎、亵慢、欣然、歆羡、羞恶、讶异、怡然、悒悒不乐、殷忧、忧戚、忧悒、幽忧、郁悒、轸怀、自咎、眷顾、青睐、悲切。

另外,下列67个词语或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没有收录,或者虽然被收录,但没有被标为口、方和书,但是基本上都比较生僻,也属于与普通用语在语体维度上差异较大的词语:

懊伤、薄厚、悲沉、悲欣交集、悲郁、背悔、鄙贱、不忿、惨沮、惨切、恻恻、沉恸、呆涩、定心、烦懊、烦感、豪兴、欢然、惶急、惶悸、惶惧、忌惮、忌怕、寂苦、贱视、惊惶、惊佩、敬惮、惧惮、惧怯、眷恋、开畅、夸羡、宽坦、困恼、渺视、盼求、凄惶、凄戾、凄凄、戚戚、轻看、轻侮、倾佩、伸畅、酸辛、痛哀、忘己、五味杂陈、嫌怨、想往、心安、心定、心痛、欣快、兴味索然、羞恼、怡怡、忧色、幽愤、幽思、幽怨、愉愉、郁纡、怨懑、怨怒、震静。

(二)音节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多音节词为主,特别是双音节词占大多数。

邵敬敏2001年以《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为基础,统计发现在使用频次最高的9000个词中,双音节词有6285个,单音节词有2400个,其他多音节词有315个。

本文搜集到的词语,既有双音节词,也有单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的词语。

不过正如口语和书面语的词语基本都有与其意义相近的普通用语相对应,非双音节词基本上也都有意义相近的双音节词。

如“害羞”与“羞”“羞答答”“羞羞答答”,“喜欢”与“喜”“喜滋滋”“喜冲冲”“喜洋洋”“喜气洋洋”“喜不自禁”“喜不自胜”“喜出望外”的意义都基本相同。

本文搜集到的单音节词有33个:

宠、愁、呆、乏、烦、怪、急、忌、焦、窘、惧、困、乐、恋、谅、闷、闵/悯、恼、怒、怕、气、怯、轻、忍、臊、疼、喜、闲、嫌、想、羞、忧、怨;三音节词有22个:

悲惨惨、悲切切、孤独独、孤零零、惶惶然、乐呵呵、乐陶陶、乐悠悠、乐滋滋、茫茫然、怒冲冲、气冲冲、气乎乎、酸溜溜、甜滋滋、无奈何、喜冲冲、喜洋洋、喜滋滋、欣欣然、兴冲冲、羞答答;四音节词基本上都是一些成语,共有184个:

哀痛欲绝、悲愤填膺、悲观失望、悲痛欲绝、勃然大怒、朝思暮想、称心如意、愁眉紧缩、黯然神伤、诚惶诚恐、春风得意、从从容容、大吃一惊、大惑不解、大惊失色、大失所望、大喜过望、担惊受怕、得意洋洋\得意扬扬、翻然悔悟、甘心情愿、感慨万端、高高兴兴、恭恭敬敬、顾虑重重、恨入骨髓、恨之入骨、后悔莫及、欢欢喜喜、欢天喜地、欢欣鼓舞、慌手慌脚、惶惶不安、惶恐不安、焦头烂额、紧紧张张、惊慌失措、惊心掉胆、慷慨激昂、口服心服、快快乐乐、狂躁(燥)不安、老羞成怒、乐不可支、乐乐呵呵、雷霆大怒、满脸愁容、满心疑虑、闷闷不乐、迷惑不解、勉勉强强、漠然置之、恼羞成怒、凝神专注、怒不可遏、怒发冲冠、怒火中烧、怒气冲冲、怒气冲天、疲惫不堪、平平淡淡、平平静静、平心静气、牵肠挂肚、切齿痛恨、人心惶惶、人心惟危、丧魂落魄、深恶痛绝、神清气爽、神丧气沮、舒舒服服、思绪不宁、肃然起敬、忐忐忑忑、忐忑不安、痛不欲生、痛苦万分、喜不自禁、喜不自胜、喜出望外、喜眉笑眼、喜气洋洋、喜上眉梢、喜笑颜开、喜形于色、逍遥自得、逍遥自在、心烦意乱、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心慌意乱、心灰意懒、心灰意冷、心急火燎、心急如焚、心急如火、心焦如焚、心惊胆颤、心惊胆战、心满意足、心平气和、心情舒畅、问心无愧、问心有愧、心神不安、心悦诚服、欣喜若狂、兴高采烈、羞羞答答、扬扬自得、洋洋得意、洋洋自得、怏怏不乐、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一相情愿、怡然自得、义愤填膺、抑郁寡欢、意懒心灰、意想不到、意兴索然、忧心忡忡、忧心如焚、悠闲自在、犹犹豫豫、犹豫不决、犹豫不前、又惊又喜、郁郁不乐、郁郁寡欢、怨天尤人、怨天怨地、沾沾自喜、镇定自若、专心一志、追悔莫及、惴惴不安、自惭形秽、自愧不如、自鸣得意、自怨自艾、左右为难、坐立不安、做贼心虚、疑神疑鬼、深信不疑、信以为真、垂头丧气、百无聊赖、仓皇失措、怅然若失、处之泰然、灰心丧气、昏昏沉沉、气色平和、神思恍惚、遂心如意、泰然处之、泰然自若、惘然若失、委靡不振、萎靡不振、心神恍惚、羞与为伍、心驰神往、万念俱灰、随心所欲、心绪不宁、心神不宁、胆战心惊、心气不顺、心神不定、意气自得、心安理得、从容不迫、痴心妄想、得意忘形、胆小怕事、体贴入微、信心百倍、气急败坏、无可奈何。

另外,还有3个叠音的词语:

陶陶、欣欣、忿忿/愤愤。

这些词语的语法功能与一般的双音节词区别较大,它们也应当属于与普通词语在音节维度上有差异的词语。

(三)构词方式

排除在语体和音节两个维度上与普通用语存在差异的词语后,其他词语,从构词方式上来讲,大部分是复合词。

具体而言,这些复合词可分为联合式、述宾式、偏正式、主谓式、述补式,其中联合式较多。

1.联合式结构。

这类词语的两个词根往往相近、相关或者相反。

如“兴奋、激动、惋惜”等。

由于数目较多,不再一一列举。

2.述宾式结构。

根据情感词语出现的位置和扮演的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两个小类:

(1)动词+名词性情感词

在这类词语中,起支配作用的语素是诸如“抱”“动”“犯”“含”之类的及物动词,被支配的语素是一些有对应的双音节词语的表达情感的词,如“憾”“恨”“悔”“愁”“怒”等,它们分别对应于“遗憾”“仇恨”“后悔”“愁苦”和“愤怒”。

从表达情感意义的角度看,“抱憾”“抱恨”“抱悔”“动怒”“犯愁”和“含怒”等词语与“遗憾”“仇恨”“后悔”“愁苦”和“愤怒”基本上是同义的,只不过前一组更强调动作性。

这类词共有43个:

报怨、抱憾、抱恨、抱愧、抱屈、抱委屈、动感情、翻悔、犯忌、犯疑、犯愁、含怒、怀恨、迁怒、息怒、泄愤、泄恨、遗恨、记恨、追悔、尽兴、败兴、扫兴、称快、动怒、不胜其烦、有恃无恐、厚颜无耻、多愁善感、忍辱负重、生疑、肆无忌惮、恬不知耻、无私无畏、无悔无怨、无所顾忌、无所畏忌、无所畏惧、无畏无惧、无忧无虑、无怨无悔、起疑、遂愿。

(2)动词性情感词+名词

在这类词中,起支配作用的语素往往表达情感意义,如“怜”“怯”“厌”“喜”等,表示被支配的语素是情感活动的对象,如“才”“场”“世”“新”等;这时组合而成的词语“怜才”“怯场”“厌世”和“喜新厌旧”往往是对行为的描述,并不是表达情感的。

除了上述4个词语外,类似的词语还有下面6个:

服输、怯阵、畏罪、感恩、悔罪、幸灾乐祸。

3.偏正结构。

在这类结构中,后一个词根为中心语,前一个词根只是起到修饰的作用,如“暴怒”“狂怒”“痴恋”和“狂喜”等。

这类词的中心语一般都有一个双音节词与其相对应,如“愤怒”“爱恋”和“喜欢”;与这些词语相比,偏正结构的词语只是附加表达了心理活动的方式或者强度。

这类词较多,有76个:

拜服、暴怒、悲悼、嗔怪、嗔怒、沉迷、沉溺、痴恋、宠爱、恩爱、抚爱、感奋、感愤、顾惜、过虑、后怕、厚爱、嫉恨、忌恨、敬爱、久仰、眷念、渴念、渴盼、渴求、渴望、恳盼、酷爱、狂怒、狂热、狂喜、狂躁、冷待、怜爱、怜念、磨烦、溺爱、盼念、祈望、企待、企及、企盼、企望、窃喜、热恋、热望、奢想、深爱、深恐、深怕、盛怒、嗜好、贪恋、贪图、叹服、叹赏、叹惜、叹羡、痛悔、痛惜、痛恶、惜别、嫌弃、相思、厌弃、艳羡、疑虑、悦服、愠怒、憎厌、珍爱、震惊、震怒、挚爱、钟爱、钟情。

4.主谓结构。

这类结构的主语部分往往由“心”来充当,如“心烦”“心慌”“心急”“心焦”“心切”和“心静”,其实这时的“心”表达的是一个非常虚的意义,与“厌烦”“慌张”“着急”“焦急”“急切”和“平静”没有太大区别。

至于由其他成分充当主语的情况,如“后生可畏”“自得”和“自愿”,整个词语更像是在陈述,情感意义不再是表达的重点。

5.述补结构。

如“恨死”和“放轻松”。

前者通过添加补语,说明恨的程度;后者通过添加补语,说明前一动作造成的后果;两者表达的情感意义实际上可以通过“恨”和“轻松”表达。

(四)词类

本文所搜集到的表达情感意义的词语基本上都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过也有很少几个副词,如“急忙”和“意外地”。

(五)级差

Halliday(2004:

198)指出心理过程的一个语义特征是具有等级性,具有程度差异,MartinWhite(2005:

37)称之为级差(graduation)。

上文提到的偏正式词语很多都是表达心理活动的强度,如“痛恶”的意思是“极端厌恶”。

其实,情感意义的程度差异不仅仅可以通过添加修饰语表达,还可以通过词语本身表达,如“哀恸、悲恸、热衷、入魔、着魔、歇斯底里、神往”。

(六)极性

MartinWhite(2005:

46~47)指出情感意义有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之分,如“高兴”是正面情感,“伤心”为负面情感,用我们熟悉是话说,“高兴”与“伤心”是反义词。

但是本文在搜集词汇时,还搜集到通过添加“不”而构成的反义词,如“不高兴”“不服”“不耐烦”。

“不高兴”是直接在“高兴”前添加否定词形成的,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变为否定。

但是这种表达与诸如“伤心”这样的情感意义的词汇表达还是不同的,它们只是否定了某种东西的存在,并没有太具体的意义。

这类词包括:

不服气、不高兴、不关心、不好过、不好受、不会喜欢、不开心、不快乐、不满意、不情愿、不舒服、不顺心、不踏实、不太高兴、不太开心、不太满意、不太喜欢、不太愿意、不喜欢、不愉快、不愿意、不在乎、满不在乎、毫不在乎、漠不关心、不慌不乱、不慌不忙。

并不是所有的通过“不”构成的词都可以如此解读。

如“不服”也是通过否定词形成的表达否定意义的词语,但这个词与上面词表中的“不服气”显然是不同的,前者的词汇化的程度更高。

另外,有时候否定结构是非标记形式,而肯定结构是标记形式。

如根据在“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检索,“不耐烦”为1932例,而“耐烦”则只有51例。

(七)释解方式

MartinWhite(2005:

61~68)研究发现释解情感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直接通过词汇表达外,还可以通过“引发”(provoke)、“旗示”(flag)和“实证”(afford)等方式间接表达。

但是根据Peirce的符号学理论,在这些意义生成的方式中,词汇表达背后的逻辑是演绎性的,生成的意义是清晰、明确的;而其他方法背后的逻辑是归纳和溯因性的,它们生成的意义往往比较模糊,并且具有歧义(VanWolde,1996:

343~346)。

本文发现这些比喻以及其他间接表达情感的语言表达大多是四字成语,如:

春风满面、翻江倒海、古井不波、柔肠寸断、心花怒放、心涛如捣、心潮翻腾、心平如水、大发雷霆、心如止水、一筹莫展、心血来潮、心猿意马、火冒三丈、如痴如醉、如醉如痴、望眼欲穿、如梦初醒、如梦方醒、如释重负、如坐针毡、乐不思蜀、七上八下、死心、迷醉、陶醉、打鼓、倾倒、铭心刻骨、销魂、食不甘味、另眼看待。

三、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系统

根据上节分析,本文认为现代汉语情感意义的词语表达组成了一个具有多个选项的系统。

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构建系统网络的方法(胡壮麟等,2005),该系统可以通过下图表示:

在该系统网络中,前四个维度由于关注的是语言本体,被统称为语言系统;其他三个维度涉及到语义、语法和符号,自成系统。

这四个系统以及语言系统中的四个一级选项是并列的,就情感意义表达而言,它们是合取关系;而其他选项虽然也是并列的,但是它们之间是析取关系。

根据功能语言学的惯例,前者通过圆括号表示,后者通过方括号表示。

(胡壮麟、朱永生等,2005)

四、结语

图1为以情感词语语法考察为基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筛选情感词语的框架。

本文在第三节的讨论中,已经指出了一些词语选择在语法体现或者意义表达方面存在的不同。

比如,就语体而言,由于口语词语——特别是方言——具有地域性,而书面语的使用范围则比较有限;在语法考察过程中,这些词语都会造成诸多不便。

另外,由于与这些词语相对应的普通用语的存在,其实把这些词语删除掉也不会影响对情感词语语法特征和情感意义的考察。

再如,单音节词义项较多,表达的意思在无语境的情况下比较模糊,如“羞”和“喜”都有很多种,而三音节词和四音节词都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示情感的强烈程度;同时,这些词同样有相对应的双音节词,把单音节词、三音节词和四音节词排除在语法分析之外同样不会影响研究结果。

图1中有些选项被用黑色标出,我们认为符合这些选项的词语才应该被选为情感词语语法和情感意义研究的起点,而其他在第三节列举的618个词语则可以被排除在外。

这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考察的对象,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强相关研究的有效性。

(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态度意义与人际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

11YJC740089]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进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情感意义的分类”[项目批准号:

12QD18]的资助。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大CCL现代汉语语义词典[Z].http:

//

[2]董大年.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Z].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3]傅玉芳.常用形容词分类词典(第三版)[Z].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4]郭大方.现代汉语动词分类词典[Z].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5]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

[6]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现代汉语分类词典绍[Z].2007.http:

//

[7]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林杏光,菲白.简明汉语义类词典[Z].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7.

[9]梅家驹,竺一鸣,高蕴琦,殷鸿翔.同义词词林[Z].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10]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1]王安节,周殿龙.形容词分类词典[Z].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12]徐为民.现代汉语分类词典[Z].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13]赵春利.情感形容词与名词同现的原则[J].中国语文,2007,

(2).

[14]赵德生.词语类编[M].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5]赵家新.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D].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

[17]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3rded.)[M].RevisedbyC.M.I.M.Matthiessen.London:

Arnold,2004.

[18]Halliday,M.A.K.,andC.M.I.M.Matthiess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