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

2024-02-05 14: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能升华B.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D. 水蒸发产生水蒸气2.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 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 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3.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②用铝做炊具;③用氧气作助燃剂;④用碳作燃料;⑤用大理石铺地面。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⑤C. ②⑤D. ②④⑤4.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盐结块 蜡烛熔化B. 铁锅生锈 煤气燃烧C. 汽油燃烧 滴水成冰  D. 菜被炒焦发黑 牛奶变酸5.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态上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6.进行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科学探究有关的是(  )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 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 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 ⑤形成总结性报告。A. ①③⑤B. ①②③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④⑤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B.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8.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 水B. 二氧化碳C. 水和二氧化碳D. 灰烬9.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10.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化学反应。下列能量转化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 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B. 用锂电池给手机供电C. 发电厂利用煤燃烧发电D. 使用液化石油气煮饭1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A. ①③⑤⑥B. ②④C. ②③⑥D. ③④⑤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13.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木柴劈成块B. 西瓜榨成汁C. 残雪化成水D. 高粱酿成酒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车胎爆炸B. 高粱酿酒C. 酒杯破碎D. 汽油挥发15.如图,一只小猫安详地坐在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制作平板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A. 透气B. 导电C. 绝热D. 透水二、填空题(共3小题)16.为保证实验安全,取得预期实验效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我们应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并遵循化学实验的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实验前,应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须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B. 不准在实验室内嬉戏打闹、大声谈话C. 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D. 加热操作中,不要凑近被加热仪器直视观察,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E. 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避免将腐蚀性药品沾在衣服或皮肤上F.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G. 注意安全用电和节约用水,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关闭电源和水源17.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18.将下列各仪器的名称写在其用途相应的位置(1)研磨块状固体的器皿是______ (2)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3)实验室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 (4)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__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19.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20.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发生了变质,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所以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属于化学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能发生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物质的颜色、气味均体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2.【答案】A【解析】呼吸作用发生时人体会吸收一定量的氧气,呼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并代谢出一定量的水蒸气,所以空气中的氧气多于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少于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水蒸气少于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3.【答案】C【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如用铝做炊具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用大理石铺地面说明大理石硬度大,耐磨;这些用途均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关。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氧气作助燃剂,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用碳作燃料,是利用了碳具有可燃性的化学性质。4.【答案】A【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可以采用排除法逐项筛选,B、D两项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C.前者汽油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后者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只有A项中两者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是物理变化。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认识,能正确理解“ 新物质”。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于电解水这个化学变化生成的氧气,氧气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但却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A不正确;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如水变成水蒸气就是状态的改变,变化前后是同一种物质,故B不正确;C.形态上不同的物质不一定是新物质,例如玻璃破碎,形状发生改变,变化前后是同一种物质,故C不正确;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D正确。6.【答案】D【解析】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和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 ⑧表达与交流,可知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 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 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 ⑤形成总结性报告都和科学探究有关。7.【答案】B【解析】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液体的量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A错;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悬空放在试管口的正上方,故C错;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故D错。上图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的操作是规范的,所以答案应选B。8.【答案】C【解析】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将烧杯正放,倒入澄清石灰水并震荡,会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9.【答案】D【解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关键是要看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颜色、硬度、状态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金属生锈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铁钉会生锈属于化学性质。10.【答案】A【解析】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A。11.【答案】C【解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没有进行预热。所以答案应选C。12.【答案】D【解析】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后,应乳胶头朝上,以免药液腐蚀;取用完液体时,瓶口应用瓶塞盖紧;托盘天平使用完毕,砝码应放回原瓶;试管用完洗净后应倒放,既可以沥干水分,又可以避免沾上灰尘。所以答案应选D。13.【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木柴劈成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成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残雪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高粱酿成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4.【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车胎爆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高粱酿酒的过程中,生成了酒精这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玻璃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15.【答案】C【解析】该题中利用高分子材料聚硅氧烷制成的隔热板,使这只小猫受到保护,能安详地坐在该板上。这种材料是一种透明橡胶,具有隔绝强热功能,属于物理性质。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考查了高分子材料的具体应用。正确分析题中信息是关键。16.【答案】ABDEG【解析】根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的安全规则分析有关的做法,找出正确的选择项。A.实验前,应预习好实验,应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须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做法正确;B.应遵守实验的安全规则,不准在实验室内嬉戏打闹、大声谈话。做法正确;C.由于有药品有毒,有的有腐蚀性,实验时不可用手接触药品,不能闻药品气味,严禁品尝药品。做法不正确;D.加热操作中,不要凑近被加热仪器直视观察,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做法正确;E.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防止爆炸;避免将腐蚀性药品沾在衣服或皮肤上,防止被腐蚀。做法正确;F.为了防止酒精灯失火,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做法不正确;G.注意安全用电和节约用水,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关闭电源和水源,做法正确。17.【答案】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易挥发(写出两条即可)【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该材料描述过氧乙酸的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易挥发等均属于物理性质。18.【答案】(1)研钵 (2)药匙 (3)酒精灯 (4)坩埚钳【解析】(1)研磨块状固体的器皿是研钵;(2)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药匙;(3)实验室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4)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19.【答案】(1)氮气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明确实验设计的内容。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又不参与呼吸作用,因此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较多的氮气;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20.【答案】(1)光合 (2)左移 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解析】(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可使瓶内的植物因接触不到阳光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2) 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