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灵感"不等于设计"主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灵感是什么 设计"灵感"不等于设计"主题"

设计"灵感"不等于设计"主题"

2023-03-02 15: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近有一个学生联系到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教育,咨询作品集。与大部分学生情况不同,这位Z同学去年自己做过作品集,但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年后集中下offer的时刻,Z同学申的好学校几乎全部落榜,颗粒无收。

汉艺顾问老师了解到,Z同学并非对作品集一无所知,相反她还曾极力寻找身边已经成功考到RCA、UAL等名校的学姐,去打听如何制作一本靠谱作品集的经验。

当学姐拿出的作品都“灵感别致、颇具深度”时,Z同学心里暗暗总结:灵感一定要与众不同,要特别,要显得深不可测,这样才能做出高逼格的作品,才能申上好学校...

面对名校纷纷落榜的结局,Z同学是很震惊的,那感受就是:我辛辛苦苦按照学姐的“经验”做,为了让设计主题特别又有深度都要想破头了,为啥那些学校就看不到,甚至还给我发拒信呢?

一、缺乏灵魂的设计

Z同学的问题并不是个案,甚至这是目前广泛存在于学生之中的普遍问题。从日常同学们寻找项目灵感的动机上就可以直接看出,初期寻找灵感的时候大家都带着目的:希望自己找的灵感是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深不可测的。

其实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寻找灵感,本身并没有太多毛病,但如果把这样的目的奉为圭臬,认为但凡寻找灵感就一定要xxx....多半已经陷入了偏执的误区,这样的项目勉强进行下去,很可能就是直接导致你的项目看上去很深、实际上很空的重要原因。

尤其在刚开始做作品集的时候,同学们普遍的状态已经是对项目制设计流程感到陌生了,试想,如果这时候让自己硬是以“深度至上”为前提去做一个自己压根不了解更谈不上喜欢的主题,这个过程该有多拧巴和纠结

这就好像逼着自己对一个没感觉的人说我爱你,强迫自己就范的状态又怎么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好设计呢?没有灵魂的设计绝大多数只会是照猫画虎,把主观思考变成填鸭式练习。

二、合理寻找灵感的3个原则

单纯追求深度而做自己没感觉的设计很容易让自己憋出内伤,但完全放飞自我不顾及项目内涵貌似也不合适,怎么才能妥善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寻找到匹配自己又值得发展的设计主题呢?

在此,汉艺教学团队结合过往成功经验,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高效的方式让大家更快、更合理地寻找到设计灵感。

只需要把寻找灵感的目标变成:自己感兴趣的,能与他人产生共鸣的,可深入了解的。下面来解释一下这三目标:

1. 自己感兴趣是为了让设计者对某一灵感的研究有最原始的冲动。当你对某个事物发自内心的想了解,才会挖掘出这个主题范围里最有意思的一面。

举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当你说到自家的爱豆和说到别人家的爱豆时,那种语气和内容的信息量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盲目的因为表象去决定灵感是不会让你在设计中得到快感的。任何事物都可能激发你的兴趣。

2. 能与他人产生共鸣的作品往往需要设计者换位思考,这方面很多选择以社会话题为灵感的同学会容易出现偏差

很多同学找的话题不痛不痒,或是想表达的观点漏洞百出而太容易被推翻,因为建立评判性思维并不是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而是需要设计者细心地观察生活,找到人们习以为常却不被发掘的观点,并且要有足够的事实案例帮助你去阐释自己的观点,这样你的话题才能是一个“站得住脚”的话题。

谈到共情,以汉艺国际珠宝配饰学部的M学员的案例举个例子,这位同学在初期想要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科技乌托邦”——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完美,但同时,所有看似光明的背后都是有阴影的。

这位学生想讲述的正是那些阴影。但是大部分人能想到的“阴影”也就是那些低头族,精神污染,资源浪费....这些已被嚼烂的弊端还怎么能够引起别人的关注,这其中人的细腻感知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都列了出来,并进行筛选。

仔细研究了一下现在的网络社交场景,M同学发现人们所用到的社交图片几乎都是p过的,就连那些分享生活的照片也都经过滤镜的加工和处理。这些“虚假的繁荣”所堆砌的泡沫,稍加包装就变成了人人心中自以为是的“完美生活”。

为了批判这种科技进步同时带来的精神层面的集体虚假高潮,M同学决定以“滤镜”这一元素充当灵感,进行后续的深入调研并实现设计方案。

M同学,珠宝设计MA,获皇艺,金斯密斯,爱丁堡,谢菲尔德哈勒姆offer

3. 可深入了解,也就是避免找到的话题太“高”或者太“浅”。特别是一些宗教和政治题材等敏感话题还是尽量避免去触碰,因为这样限制级的题材在后面深入阶段一定会遇到挡板。

另外就是一些很容易被堵死的相对较浅的灵感,比如防毒面具。这个东西已经很具象了,如果你没有将小事物放大去钻研的能力,很有可能之后做出来的东西会平平无奇

但是如果有这方面能力就另当别论了,比如下面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汉艺国际2016级学员N同学的设计主题就来自于防毒面具,她开始找到的灵感是鸟嘴医生。可是要知道鸟嘴医生在每年的意大利面具节中其实都会出现,这对于西方考官来说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这样的灵感必须先zoom out、再zoom in。

在N同学这个项目第一页所看到的,她开始调研防毒面具的起源、艺术成就,以及防毒面具与当今生活的关联等等...最后找到了自己最有冲动想表达的意义——战争的残忍。通过调研,N同学了解到毒气战争,进而发现战争中受伤害最大的并不是军人,而是那些普通人,特别是孩子。

N同学,配饰设计MA,获皇艺,伦艺,伯明翰城市大学,拉夫堡,德蒙福特offer

三、灵感≠设计主题

另一个层面看,文章开头被名校纷纷拒绝的Z同学所犯的另一个错误是:把灵感看的太重要了,甚至把灵感直接当成了主题。

把灵感当做设计主题的全部,是一个很不聪明的做法。因为灵感并不等于主题,它还包括了你的概念,研究方向,市场定位,技术支持等。最开始如果在思维上将灵感简单等同于设计主题而没有构建出这个框架,会使得整个项目在之后的发展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乱转,导致很多调研和实验变成无用功,费力而不讨好。

相反如果为自己的藤蔓搭建好支架,让它顺着支架往上爬,这样就会长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后期不仅能避免砍掉太多的分支,而且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新长出的分支也能增添光彩。

Q同学,配饰设计MA,获皇艺,金斯密斯,德蒙福特offer

以上图汉艺Q同学的项目举个例子,在学会制定方案之后,她为自己的项目首先制定出了一个方案。

概念:未来的鞋类设计研究,在未来鞋随着人们的需求变成什么样?灵感:对现在人们蜗居生活的探讨,关键词是胶囊旅馆市场定位:概念型鞋款,功能型研究技术支持:3D建模,新型材料,智能技术

当她制定出这个方案之后,项目的主干就清晰可见了,虽然很多内容当时还只是假设,但是明确设计主题需要考虑的各项因素能帮助设计者明确接下来的方向,很好地避免中间出现断层或者断片的现象。

从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寻找设计灵感并不是让大家对“深度”进行表象的追求,而是需要同学们切实地挖掘自己真正喜好的点,透过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的缝隙,才能更好地找到真正“别具一格”的灵感,也才能发展出具有深度的设计方案。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让每个同学得以在作品集项目开题阶段更加顺利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灵感,毕竟带着好奇和愉悦的心情才能完成真正精彩的项目。

如对艺术留学或作品集创作仍有更多疑问,可私信康石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