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宦官王振仅是一只替罪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朝太监王寅是谁 明朝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宦官王振仅是一只替罪羊!

明朝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宦官王振仅是一只替罪羊!

2024-07-07 06: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根据当时土木堡之变,逃回北京的当事大臣李贤,在其笔记之中,是这样描述的,此次战役,大明20余万兵卒战死约三分之一,受伤人员约占一半,武器辎重落荒弃之,出征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鹞儿岭之战,成国公朱勇率领五万明军,半路遇劫,被瓦剌全歼。阳和卫之战,受太监郭敬制约,西宁侯宋瑛和武进伯朱冕战死,所属部下全军覆没,大将石亨败走大同。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都督王贵部下四万明军被瓦剌全歼。

个人认为,土木堡之变是文官为了夺权,这一点可信度并不高,虽然大明建国以来,对文官都是极力打压,毕竟新朝的建立都是武力夺取的政权,武官娇纵那是必然,何况在仁宗,宣宗时期,相比较之下,矛盾有所缓和,所以说土木堡之变皆是文官所为,显然有推卸责任之嫌。

对于土木堡的失败,在传统的史学观点的指引下,众人不由自主的都将元凶指向了宦官王振,这其中还包括《明史》与《明实录》。都认为是英宗宠幸宦官王振,在王振的错误引导下,导致指挥错误,最终导致土木堡之变。

我们先说一下,宦官王振河北蔚县人,原本是落榜的秀才,随后就成为了一名乡村老师,后来中举人后,据传在永乐年间王振是自阉入宫。由于善于察言观色,揣摩皇帝心意,所以深受宣宗喜爱。宣宗还将他任命为东宫局郎,专门服侍皇太子朱祁镇,所以说王振还算是半个帝师。

尤其在明中后期十分严重,明太祖朱元璋明文规定,宦官不得识字,不许干政。宦官专政其实是皇权加强下的产物,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皇帝受到的来自外朝文官集团的威胁,另一个是皇帝个人权力与文官集团权力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会授予宦官一些权力,以达到相互制衡的作用。

其他人也是如此,在强大他们也无法顶替的皇帝,而且这些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没有一个好下场,无非就是皇帝利用完了,再被下届皇帝铲除,做个替罪羊罢了。宦官王振确实干过很多坏事,至于为什么鼓动朱祁镇亲征,与他自身有很大原因。自进宫以来,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一直都是王振最崇拜的人。英宗当时没有权力,但刚好遇到战事,如果英宗赢了,也好通过这次军功在朝廷上立威。

几十万大军说改道就改道,很明显这指挥就有问题,这么多人,仗还没打,走路就把人累死了。而且大军出征最重要的就是粮草,这么多人粮草跟不上就是一个死。

如果上述,还不足以让人信服,还有就是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在长达八年的软禁后,又重新登上了皇位。明英宗下诏给宦官王振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的雕像,祭葬招魂。还在京师智化寺北院建旌忠祠,以祭祀亡灵。这一系列的行为,又作何解释。你说二十岁的明英宗太年轻,被王振花言巧语欺骗很正常,这都不容置疑,年轻气盛,可以理解。

三宦官,文官,皇帝

历史自会有真相,学习历史无非就是为了,防微杜渐,让已发生过的事情,不在重蹈覆辙。土木堡之变的失败,是永远也无法抹去的痛楚。无论是宦官,还是文臣,他们之所以存在皆是皇权下的产物,这些人的命运就是为皇权而服务。

行军途中,军纪涣散。朝廷官员的态度直接导致大军的供给问题,大同守军倒卖军火的龌龊勾当,刚刚开战就接连失守。领导指挥错误,不可否认,但是这次战役的其他因素,与指挥失误相比轻请不了多少。实力悬殊的双方,强盛的大明竟然败给了小小的瓦剌。果然自身问题才是大明最致命的敌人。

参考史料

《顺天目录》

《明史》

《明实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