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饼干(Seabiscult)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饼干play 海饼干(Seabiscult)

海饼干(Seabiscult)

2023-12-23 03: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写在前面:

本篇为以于2003年由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所拍摄的纪录片《海饼干 荣光的真实/シービスケット 栄光の真実》(美版名:Seabiscult)的内容为主,互联网资料为辅所撰写的文章,旨在于为国内马迷们更好地介绍海饼干/海洋饼干这么一匹生涯及其有故事性的赛马,同时补充纪录片内一些没有提到的细节以及历史背景,对原片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下方链接收看:

本人并非赛马专业人士,英语水平也及其有限,故在名词解释、赛事名称或马匹译名等方面无法保证100%正确,本文如有错误,欢迎指正,非常感谢!

注:本文黑色加粗部分为专有名词或官方(本文内“官方”特指HKJC)译名,而蓝色加粗部分为在互联网中较为通用的译名、绿色加粗部分则为自译译名,阅读时请注意甄别

中篇:

序·沿着瞭望塔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There must be some kind of way out of here”

“一定有路能离开这儿”

——歌曲《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自1929年华尔街股市暴跌,引发“大萧条”冲击全美经济已经过了整整七个年头,其伤痕却远未能愈合,学生被迫辍学、工人失业、大片的土地被荒废,无所事事的人们漫游在街道上,寻找着能够打发时间的事情。

不过幸运的是,1937年的美国并不缺少乐子:新款的桌游、弹珠机层出不穷;剧院上映着无穷无尽、票价低廉的脱线喜剧【1】(Screwball Comedies)和音乐剧;摄影器材的进步让拍摄高清、慢动作的生动镜头成为了可能,从前乏味枯燥的新闻就此改头换面,再度吸引住了大众的目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得收音机的价格变得及其亲民,飞入寻常百姓家。仅需5美元,就可以坐在沙发前拨弄着收音机,收听着广播剧以及免费的时事新闻,而由新任总统罗斯福于去年一纸行政令设立的农村电气化管理局【2】也让电力第一次真正大规模地出现在远离城市的郊外,即便是从未踏出家乡一步的乡巴佬,也能通过这台神奇的小盒子捕捉到来自大城市的繁华电波。

在一众娱乐方式里最让人们所痴迷的娱乐方式则是赛马,这项运动足够惊险刺激,又极具戏剧性,无论是作为新闻界的主流节目单亦或是谈天说地时的谈资都很适宜——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这也是大多数人唯一能接触到的一夜暴富的机会。

而由于大萧条的影响,财政状况越发捉襟见肘的各州纷纷撤销自1909年因其深陷重度腐败丑闻而下达的赛马禁令,试图从被松绑的赛马行业中获得经济效益,重获自由的赛马行业也开足马力,进入了蓬勃的发展期。

同时,于1934年新落成的圣塔安妮塔赛马场上举办的全新赛事——圣塔安妮塔让磅赛(Santa Anita Handicap)以1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成为了全美热门话题,有能力的观众从全国各地涌入圣塔安妮塔赛马场,想要亲眼目睹超级大奖花落谁家,无法亲临现场的则守在电视或收音机前,确保自己不会漏掉关于这场史无前例的巨额奖金赛的任何细节。

新兴技术的出现、赛马行业的再度崛起、顶级赛事的设立……机缘巧合之下,能够立足于时代的超级舞台就此诞生,静静等待着一个名字的出现。

【1】一种流行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喜剧电影类型,始于1930年代中期,并于1940年代初期达到巅峰,描述的往往是荒唐绝伦、体编统尽失的家庭冲突或爱情冲突。

【2】Rural Electrific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REA;美国农业部下属机构,行使有关将电气服务扩展至农场、农户的职责,尤其是通过合作社组织。

1933年5月23日,海饼干出生于肯塔基洲的列克星敦市,但它的出生可谓是坎坷:它的父亲是因脾气暴躁而被迫提前退役的硬饼干【3】(Hard Tack),虽然它有着继承其父——美国传奇赛马斗士【4】(Man o' War)的优秀实力,但由于在一场比赛中以一动不动的方式抗拒出闸而“扬名立万”后,即使马主格拉迪斯·米尔斯·菲普斯【5】(Gladys Mills Phipps)决定可以为愿意与硬饼干配合的母马免去配种费用,也无人问津。

马主格拉迪斯女士,拍摄时间不详

面对这样的结果,格拉迪斯女士只好尝试用手头上的几匹母马与硬饼干配合,在这之中有一匹名为Swing on的纯血繁殖母马,它于1933年诞下的一匹小马驹被命名为“海饼干”——这个称呼来源于父亲硬饼干,它们都指代水手长期远航时会作为可长期储存的食品食用的压缩饼干。

出生后的海饼干虽然并没有继承到父亲硬饼干一般的暴躁脾气,但似乎也并没有继承到父辈们的优秀基因:它身材矮小、膝盖弯曲,并且十分懒散嗜睡,没一副优秀赛马的样子;以至于詹姆斯·E·菲茨西蒙斯【6】(James E. Fitzsimmons)练马师在来查看新的小马驹时,马伕们直接将它藏到了牧场的谷仓后面,但菲茨西蒙斯练马师相信,海饼干毕竟是名马斗士的后裔,它依旧是有天赋的。

菲茨西蒙斯练马师与生涯30战22胜的名牡马纳舒厄(Nashua),摄于1957年

海饼干在传奇牧场克莱伯恩牧场【7】(Claiborne Farm)长大并接受训练后,于1935年1月19日正式踏上了赛场,不过结果似乎与菲茨西蒙斯所预料的正相反:在经历了一段小规模且场次繁多的赛程后,海饼干一战未胜;而更致命的是,它似乎对全速奔跑兴趣缺缺,即使骑师在它背上疯狂地挥舞马鞭,它也一意孤行,绝不妥协。

这让原本在它身上看到了一些潜力的菲茨西蒙斯练马师感到头疼不已,虽然他认为自己的判断并未出错,并想方设法去激发海饼干的潜力,但格拉迪斯女士已经失去了耐心,认为继续对其投入时间成本是个亏本买卖。因此菲茨西蒙斯只好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更有希望的三冠赛马勇狐【8】(Gallant Fox)之子奥马哈【9】(Omaha)身上,渐渐开始冷落海饼干。

1935年6月,坐上了冷板凳的海饼干在纳拉甘塞特赛马场(Narragansett Park)上赢得了自己生涯首胜,并在接下来的守望山预购赛【10】(Watch Hill Claiming)以打破马场最快完赛用时的成绩夺得2连胜,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同年11月,2岁的海饼干以第4名的成绩完成了自己的第35场赛事,虽说生涯战绩依旧是毫不起眼的35战5胜,但能拿下两场2岁限定赛事的胜利也说明它也绝不是所谓的无能赛马。

出版于1935年6月27日的纽约报纸,标题:《海饼干打破纳拉甘塞特赛马场场地记录》

不过这如同自证一般的成绩并没能改变菲茨西蒙斯的决策:忙于训练奥马哈以及准备在1936年大展身手的勇狐之子格兰维尔【11】(Granville)的菲茨西蒙斯并没有功夫发掘海饼干。进入1936年后,迎接海饼干的依旧是满满当当的赛程:它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就参加了8场比赛,仅赢下1场胜利。

不过在1936年6月29日,海饼干在赛场上遇见了属于自己的伯乐——罗伯特·托马斯·史密斯【12】(Robert Thomas Smith)练马师。此时的史密斯受马主查尔斯·斯图尔特·霍华德【13】(Charles S. Howard)的委托前往美国东部物色马匹,以纪念自己与在赛马场上相遇的再婚对象马塞拉·扎巴拉(Marcela Zabala)女士。而在马萨诸塞州见到的海饼干让史密斯眼前一亮:在赛前同样以点头回礼的它不负这般自信,顺利拿下当天的比赛。

史密斯练马师与海饼干在皮姆利科(Pimlico),摄于1938年

尽管海饼干成绩平平,史密斯与菲茨西蒙斯一样,依旧在它身上看到了闪光点,这位沉默寡言的练马师一反常态,向霍华德吐露了平直的诉求:“给我那匹马”。2个月后,半信半疑的霍华德在亲眼所见海饼干在莫霍克预购赛(Mohawk Claiming Stakes)上得胜而归后,以8000美元【14】的价格从格拉迪斯女士手上购得了海饼干,并计划将它运回位于加州的里奇伍德牧场(Ridgewood Ranch),但购得新马阵营最终决定先在底特律试试海饼干的实力,于是阵营调转枪头前往底特律赛马场(Detroit Race Course),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

【3】硬饼干(1926-1947),生涯战绩15战3胜2亚2季;马名来源于一种仅用面粉、水和盐制成后,通过多次烘烤彻底烤干水分以便于长期储存的饼干,由于价格低廉且保质期长,故多用于海上长期航行或作为军粮使用,但味道极差。美国内战时期由于联邦军(北方军)物资缺乏,军方不得已将十几年前美墨战争时期所封存的硬饼干作为军粮,底层士兵们对此深恶痛绝,用以《艰难日子不再来》(Hard Times Come Again No More)的曲调为蓝本翻唱的讽刺歌曲《硬饼干别再来》(HardTack Come Again No More)来大倒苦水。

【4】斗士(1917-1947),又译战争之人,原定马名为My Man o' War,但最终于出道前改为Man o' War。1919年美国冠军2岁牡马(American Champion Two-Year-Old Colt)、1920年美国冠军3岁牡马(American Champion Three-Year-Old Male Horse)及当年年度马王,生涯战绩21战20胜1亚。除开在桑福德纪念赛(Sanford Memorial Stakes,后于1927年更名为桑福德锦标赛/Sanford Stakes)中因出闸失利而以颈差输给赛马颠覆(Upset)外未尝一败;虽说有观点认为“Upset”一词是因为这场比赛才会被用于形容在赛马比赛时''出乎意料的结果”,但实际上这种用法最早可以追溯至1877年。斗士曾在劳伦斯实现锦标(Lawrence Realization Stakes)上以100马位的绝对优势赢得比赛,创下了世界纪录,而在生涯最后一战,斗士击败了其首位古马对手——后来的美国首匹三冠赛马巴顿爵士(Sir Barton)。斗士作为种公马的成绩也及其优秀,几乎每匹现代美国赛马都有着斗士的血统,甚至“斗士”之名在2015年美国三冠赛马美国法老(American Pharoah,HKJC译为美式法老)的血统表上出现了整整23次。

【5】格拉迪斯·米尔斯·菲普斯(1883-1970),美国冰球运动员、高尔夫球手及马主,为菲普斯家族在美国赛马界坐稳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草场上的第一夫人”(First Lady Of The Turf)。格拉迪斯女士及其喜爱马匹以及骑马,她与其兄弟奥格登·利文斯顿·米尔斯(Ogden Livingston Mills)于1926年合伙创办了惠特利马房(Wheatley Stable),就此进入赛马界;据称格拉迪斯女士并不忌讳与练马师争论,相马眼优秀的她曾果断否决了菲兹西蒙斯练马师对于当年的1岁赛马蛇鲨(Snark)的悲观评价:后者曾于1937年分别赢下大都会让磅赛(Metropolitan Handicap)、皇后区让磅赛(Queens County Handicap)以及罗尚博让磅赛(Rochambeau Handicap)的冠军,并于1938年击败绒球(Pompoon)斩获城郊让磅赛(Suburban Handicap)。直至今日,菲普斯家族依旧活跃于美国赛马界。

【6】詹姆斯·E·菲茨西蒙斯(1874-1966),绰号“阳光吉姆”(Sunny Jim),隶属于惠特利马房,美国赛马史上最成功的练马师之一。菲茨西蒙斯先于1885年作为马伕进入业界,后成为骑师,在不到10年里取得一定成绩后因体重问题放弃骑师身份,转而成为练马师,生涯总胜场为2275场,培养出了数位GⅠ赛马,其中包括美国第2匹三冠赛马勇狐、第3匹三冠赛马奥马哈以及名马秘书处(Secretariat)之父勇者帝王(Bold Ruler)。1958年,菲茨西蒙斯练马师入选美国国家赛马博物馆名人堂(The National Museum of Racing and Hall of Fame),而美国国家草场作者协会(The National Turf Writers Association)则有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菲兹先生奖”(Mr. Fitz Award)。

【7】由美国著名赛马家族亚瑟·博伊德·汉考克(Arthur B. Hancock)于1910年所创建的牧场,距今(2023年)已有113年的历史,是美国赛马界最具影响力的牧场之一。拥有过诸如名马秘书处以及其父勇者帝王、丸善斯基之父尼真斯基 II(Nijinsky II )、北地舞人(Northern Dancer)之子但泽(Danzig)、神鹰的祖父淘金者(Mr. Prospector)等一众知名种马。

【8】勇狐(1927-1954),美国史上第2匹三冠赛马、1930年美国知名赛马杂志《纯血马》(The BloodHorse)评选的年度马王、同年世界最高生涯总赏金得主,生涯战绩17战11胜3亚2季。勇狐最著名的产驹为美国第3匹三冠赛马奥马哈以及1936年美国年度赛马及同年美国冠军3岁牡马格兰维尔。

【9】奥马哈(1932-1959),美国史上第3匹三冠赛马、1965年入选美国国家赛马博物馆名人堂,生涯战绩22战9胜7亚2季。虽说奥马哈继承了其父的衣钵同样成为了三冠马,但与勇狐不同,其产驹整体表现平平。

【10】一种赛马比赛形式,赛事等级仅高于新马战,属低级赛事。在美国的大多数赛马场上,预购赛是其赛程较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在预购赛开始前,所有的参加赛马将会以规定价格等待出售,生涯赏金越高的赛马购买价格也会随之增加,而在赛前被购入的赛马将在比赛结束后成为新马主的名下赛马,倘若是已经在赛前被预购的赛马赢得比赛,则比赛奖金归前马主所有。

【11】格兰维尔(1933–1951),1936年美国年度赛马及同年美国冠军3岁牡马,生涯战绩18战8胜4亚3季;因脚踝受伤而被迫退役,但与奥马哈一样,格兰维尔的产驹也表现平平。

【12】罗伯特·托马斯·史密斯(1878-1957),因其沉默寡言的性格被称为“沉默汤姆”(Silent Tom),年轻时曾为美国骑兵队训练马匹,后于1934年被汽车巨头查尔斯·S·霍华德聘为练马师,曾于1940年及1945年两度登顶全美练马师收入榜首,生涯共计培养出29匹重赏赛马。1945年11月8日,70岁高龄的史密斯因被曝出其马房领班未经其允许私自向赛马使用药物麻黄碱(当时的纽约赛马法(New York Racing Laws)规定禁止对赛马使用任何药物)而被美国赛马会禁赛一年,该处罚一出引发了巨大争议,部分人认为刑罚过重,原因有三:1.史密斯本人并不知情、2.马房领班使用麻黄碱是为了治疗鼻出血、3.麻黄碱的使用剂量及其微小,并不会达到影响比赛成绩的地步。2000年,史密斯获美国国家赛马博物馆名人堂提名,并于2001年正式入选,有说法称禁赛丑闻影响到了关于是否让其入主名人堂的投票举办时间。

【13】查尔斯·斯图尔特·霍华德(1877-1950),美国商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的别克汽车经销商之一。曾是自行车店老板的他在无意中接触到当时还处于新兴阶段的汽车行业后迅速致富,一跃成为了西部最成功的汽车销售巨头,并在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中通过自己所拥有的汽车资源为灾后救援提供了极大帮助。1921年,霍华德购买了位于门多西诺(Mendocino)的里奇伍德牧场,正式成为马主;但令人遗憾的是,为霍华德带来成功与财富的汽车于1926年夺走了他年仅14岁(一说15岁)的儿子弗兰克·R·霍华德(Frankie R. Howard)的生命: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使得医生们无法从死神手里夺回因卡车事故受重伤的弗兰克,第一任妻子也因这场悲剧决心与他离婚。1927年,霍华德捐赠3万美元在当地建立了弗兰克·R·霍华德纪念医院(Frank R. Howard Memorial Hospital,非营利性医疗卫生组织Adventist Health的前身),为当地缺少正规医院及医疗设备的历史划上了句号;霍华德名下的知名赛马除海饼干外,还有1939年美国冠军古公马(U.S. Champion Older Male Horse,相当于如今的日蚀奖)的皮划艇 II(Kayak II)以及曾2度击败美国三冠赛马猛袭(Assault)、4度击败美国三冠赛马例证(Citation),1950年美国让磅赛冠军公马(U.S. Champion Handicap Male Horse)诺奥(Noor)。值得一提的是,海饼干、皮划艇 II以及诺奥都曾赢得过圣塔安妮塔让磅赛。

【14】海饼干在被史密斯练马师发掘前,曾在一场预购赛上挂出了2500美元的价格,但无人问津。

虽然史密斯坚信海饼干绝对是一匹有潜力的优秀赛马,不过它对马房里的马伕们来说是个麻烦的硬茬:还没能适宜新环境的海饼干在马厩里来回踱步、食欲低下,一度暴瘦了90Kg、看到马鞍就会因精神紧张而出汗、还会无差别地咬向任何胆敢靠近它的人,即使能勉强让它跑起来,它的“打蛋器脚”【15】(Egg-Beater Gait)也让马伕们认为海饼干受跛行困扰,对它的未来感到希望渺茫。

但史密斯并没有放弃,为了唤醒海饼干真正的实力,他尝试了许多方式,比如通过安排陪伴动物【16】来试图缓解海饼干的紧张情绪:史密斯首先挑选了一只名为胡须(Whiskers)的母山羊,但海饼干对它并不感兴趣;在胡须进入马房的当天晚上,它就被海饼干用牙叼住,疯狂地摇晃着,并将它推出马房外;于是史密斯只能用上杀手锏——派出马房里的头马南瓜(Pumpkin)。

和南瓜(右一)贴贴的海饼干,拍摄时间不详

南瓜,一匹体型健硕,性格温顺的栗黄色前牧牛马,在蒙大拿洲的牧牛生涯造就了其波澜不惊的性格;它冷静、憨厚,以一己之力赢得了所有马儿的尊敬,成为了马房里的领头马。史密斯相信,这位亲切的“老大哥”一定能驾驭住脾气暴躁的海饼干,而结果确实与史密斯所预想的一样:海饼干在对南瓜经过几次试探性的接触后,很快便熟络起来,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史密斯也知趣地派人拆掉了挡在它们之间的马房墙壁,让它们随时可以在一起。

除开南瓜外,海饼干的马房还吸引到了两位不速之客——一只名叫波卡特(Pocatell)的小流浪斑点狗以及一只名为乔乔【17】(JoJo)的小蜘蛛猴。这几位亲密无间的伙伴们即使是睡觉都在一起:南瓜就睡在海饼干的不远处、波卡特中意躺在海饼干的肚子上、而乔乔则喜欢挂在海饼干的脖子上。

同时为了缓解跛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史密斯准备了一种自制膏药,每天准时抹在海饼干的脚部,并用绷带紧紧绑住,防止膏药被蹭掉影响效果;而在饮食方面,史密斯也没有马虎,干草准备的是自己早在入行第一天就接触过的、来自北加利福尼亚洲的优质提摩西草,而供其食用的燕麦则是出自于萨克拉门托山谷(Sacramento Valley)的一种优质白燕麦,并且只取用勺子仔细地挑出的最精华的部分。

最后,为了让海饼干明白马房的工作人员们并非它的敌人,史密斯要求所有人必须尊重海饼干的意愿,无论是训练还是日常照料,倘若海饼干没这个心情就绝不能加以干预——尤其是在它睡觉的时候。

在史密斯的悉心照料下,海饼干终于开始真正地适宜马房的环境,体态也变得壮实起来,但它依旧对赛跑毫无兴趣,这就让史密斯感到棘手了:海饼干需要一名骑师,一名对赛马足够敏感、能够应付得来问题赛马的骑师,但这样的骑师可不好找。

但令史密斯自己没想到的是,最合适的骑师人选、此时就在底特律。

【15】指在跑步时腿部的甩动幅度过大导致下肢看起来像是打蛋器一般的情况;根据纪录片描述:出现“打蛋器脚”对于赛马来说有很大概率是出现了跛行情况,但笔者并没有在互联网上找到其他佐证,或许是因为业界内有其他的描述词汇?

【16】马作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群居动物,陪伴对它们来说极其重要,而马房这种狭小单独的环境会影响到它们的心情,所以在某些时候,马房会饲养一些动物以作陪伴用途,种类则及其广泛,从牧羊犬到家鸡五花八门;有趣的是,海饼干的前任练马师菲茨西蒙斯的马房里有着一只三条腿的猫,在某位练马师拆了马具为它做了一根木制假腿后,在菲茨西蒙斯马房就可以看到它一手抓住老鼠,一手用假腿殴打的情景。

【17】纪录片以及维基百科上均没有提到小蜘蛛猴乔乔的存在,但在互联网上有不少网站都记载着海饼干有这么一位“动物朋友”,故将其加入故事线中;值得一提的是,亚利桑那州的某个赛马场里也曾经有一只作为吉祥物而广受欢迎的猴子,直到它开始上房揭瓦(物理)以及乐于打开赛马场所有的水龙头。

1936年7月的一个下午,一位红头发的年轻人正穿梭于底特律赛马场的各马房内,尝试找到一份骑师的工作,尽管他再三强调自己“不挑马、比赛能有奖金就行”,但各马房却纷纷将他拒之门外——毕竟胜率仅有6%的骑师确实有点过于可怕了。

吃了闭门羹的他有点泄气:其实自己原本的目的地并非底特律,不过与他同行的经纪人在他们来到底特律的时候正好出了车祸,就连来到这底特律赛马场也是多亏了好心人的便车。现在自己全身上下就25美分,要是不能趁着天黑之前找到工作,那么今晚怕是要露宿街头了。

想到这里,不抱太大希望的他毅然走向了最后一个马房,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马房的练马师主动向他搭话:“我这有匹马需要一位骑师,你要试试吗?”

跟着练马师来到马房内的他见到了这匹名叫“海饼干”的小只赛马,虽然听练马师所说它并不十分亲人,但面前的这个小家伙却意外的对自己很友善,口袋里的方糖换来了它用鼻子轻碰肩膀表达亲昵,而练马师见此情景则立刻与自己签约,惊喜之余,他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约翰·M·波拉德【18】(John M. Pollard)。

正在读报的波拉德骑师与好奇的海饼干,拍摄时间不详

同年7月的某日,想要确认自己付出的努力究竟成效几何的史密斯将海饼干牵到了跑道上,但结果依然令人失望:负责测试的训练骑师完全应付不来海饼干,让它向左它就向右、让它向右它反而向左、想要加鞭让它快步跑起来时它反而停下脚步、而拉紧缰绳想压下速度时海饼干却突然暴走,把他颠得七荤八素;可怜的训练骑师只能死死抓住缰绳,祈祷自己不会被甩下马去,摔个遍体鳞伤。

经验丰富的史密斯明白发生了什么,海饼干的竞争本被逆转了,对它来说,骑师不是并肩作战的队友、而是敌人;它早已习惯于反抗来自骑师的任何命令,并以他们受苦的样子为乐。既然无法对它下发号施令,那么也许让它自由发挥才是更好的选择,于是史密斯向训练骑师喊道:“放开缰绳!让它自己跑!”

骑师照做了,下一刻,试图继续抵抗缰绳控制的海饼干发现那股阻力消失了,于是它开始加速,以打破场地完赛用时的速度奔跑着;在全速跑完整整2公里后,气喘吁吁的海饼干伫立在赛道上歇息,背上的骑师并没有催促海饼干,而是等待着它的选择。

在良久的沉默后,海饼干乖乖归厩,史密斯则用胡萝卜迎接了做出正确选择的它,自此之后,海饼干再也没有违抗过骑师的命令。另一方面,海饼干与它的新搭档波拉德的磨合也十分顺利,多亏了波拉德此前从不挑马的策骑经历,驾驭海饼干没有花费他太多时间。

同年9月,海饼干在底特律当地知名的小型赛事州长让磅赛(Governor's Handicap)上以鼻差险胜,而在接下来的2个多月里,海饼干的名字一次次的被人们所提起:从底特律到辛辛那提、从扬克斯到圣马特奥,它每以第一名的成绩完赛一次,人们对它的期待就多增一分,他们开始相信,改头换面的海饼干将会是圣塔安妮塔让磅赛上的有力候补之一。

波拉德于底特律赛马场首次策骑海饼干,摄于1936年

1937年2月27日,圣塔安妮塔让磅赛如期举行,虽说海饼干自州长让磅赛得胜后已跑出9战5胜的好成绩,并且在圣塔安妮塔让磅赛的热身赛上轻松取胜,但马迷们普遍更看好罗斯蒙特(Rosemont)【19】——它曾在1935年击败过美国三冠赛马奥马哈,并且在一周前的圣安东尼奥锦标(San Antonio Stakes)上就已经击败过海饼干一次。

比赛开始后的前800米,波拉德策骑着海饼干取得领先,而其最大的敌人罗斯蒙特此时也突破马群,在外道追击,但海饼干依旧一路领跑至最终直道处;就在大家都以为海饼干胜券在握时,马背上的波拉德却突然僵住了,海饼干也因此开始放慢脚步,直至距离终点仅50米时,波拉德才如梦初醒,开始挥舞马鞭。

最终海饼干与穷追不舍的罗斯蒙特几乎同时冲过终点线,而高速摄像机所拍下的结果更是给了阵营致命一击——罗斯蒙特以一鼻之差夺走了圣塔安妮塔让磅赛的胜利。

【18】约翰·M·波拉德(1909-1981),因其一头红发获得了瑞德”(Red)的外号;波拉德早年生活富裕,酷爱骑马与拳击,但在1915年,受北萨斯喀彻温河泛滥所导致的洪灾影响,父亲与其兄弟置办的“波拉德兄弟红砖厂”(Pollard Bros Brickyard)毁于一旦,波拉德一家迅速陷入贫穷;在其15岁时,波拉德为实现他的骑师梦想决定离家,支持其梦想的父母将其托付给了一位马主照顾,该马主声称可以为波拉德在加拿大找到一份骑师的工作,但最终将其抛弃在蒙大拿州的某个赛马场内;在之后的日子里波拉德为了生计不得不频繁参赛,但收效甚微,于是他被迫南下至当时赛马氛围更加浓厚的墨西哥城市蒂华纳尝试碰碰运气;不过在墨西哥的生活并没有能够缓解波拉德的生活压力,他输多赢少,偶尔拿下比赛后就跑去招嫖以“缓解压力”,为讨生活还以“美洲狮”(Cougar)之名当着拳击手,直到开始策骑海饼干才让他的生活走上正轨;在海饼干退役后,波拉德于罗德岛洲购买了一处房产,并继续作为骑师直至20世纪50年代;在以骑师身份退休后,波拉德于罗德岛洲的纳拉甘塞特赛马场(Narragansett Park)内成为了一名骑师助理(Jockey Valet,主要工作为协助骑师、为骑师提供各类服务,如整备骑师装备、为马鞍装入增加负重用的铝板以达到比赛规定的负重、确认马布的编号及颜色、在赛后为马卸下马鞍、将骑乘装备送还存放区、清洗马鞍、马布等),继续在他所钟情的赛马场上发光发热。

【19】罗斯蒙特(1933-????),生涯战绩23战7胜6亚3季;曾于1935年的威瑟斯锦标(Withers Stakes)上击败美国三冠赛马奥马哈,又于1937的圣塔安妮塔让磅赛上击败海饼干;退役后的罗斯蒙特回到了家乡弗吉尼亚州成为了种公马,而它最著名的产驹则是入主美国国家赛马博物馆名人堂的名牝马玫瑰花床(Bed O' Roses)以及1960年美国冠军3岁牝马的贝罗(Berlo)。

外部链接:

【1】[cinema]《Seabiscuit : Production Notes》:https://www.cinema.com/articles/2366/seabiscuit-production-notes.phtml

【2】[vintagedetroit]《Stars aligned for Seabiscuit in Detroit》:https://www.vintagedetroit.com/stars-aligned-for-seabiscuit-in-detroit-in-1936/

【3】[The Irish Times]《The triumph of Seabiscuit (Part 1)》:https://www.irishtimes.com/news/the-triumph-of-seabiscuit-part-1-1.312346

【4】[Horse Racing Nation]《Seabiscuit 》:https://www.horseracingnation.com/horse/Seabiscuit

【5】[wikipedia]《Seabiscuit》: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abiscuit

【6】[The New York Times]《Mrs. H. C. Phipps, Leader in Horse Racing, Dies》:https://www.nytimes.com/1970/10/20/archives/mrs-hc-phipps-leader-in-horse-racing-dies-wheatley-stable-owner-87.html

【7】[wikipedia]《Gladys Mills Phipps》:https://en.wikipedia.org/wiki/Gladys_Mills_Phipps

【8】[Staatsburgh State Historic Site]《The Phipps Horse Racing Legacy: Seabiscuit》:http://staatsburghstatehistoricsite.blogspot.com/2015/10/the-phipps-horse-racing-legacy.html

【9】[National Museum of Racing]《Gladys Mills Phipps》:https://www.racingmuseum.org/hall-of-fame/pillar/gladys-mills-phipps

【10】[wikipedia]《Hard Tack》: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d_Tack_(horse)

【11】[wikipedia]《Man o' War》: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n_o%27_War

【12】[PBS]《Red Pollard》:https://www.pbs.org/wgbh/americanexperience/features/seabiscuit-biography-red-pollard/

【13】[PBS]《Tom Smith》:https://www.pbs.org/wgbh/americanexperience/features/seabiscuit-bio-smith/

【14】[wikipedia]《James E. Fitzsimmons》: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mes_E._Fitzsimmons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