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趣味跑背后的潼南名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庆的潼南区 一场趣味跑背后的潼南名片

一场趣味跑背后的潼南名片

2023-06-14 16: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6月11日上午,首届“中国潼南滨江田园彩虹泡泡跑”趣味跑在潼南大佛坝新农城欢乐开跑。活动吸引了川渝各大跑团、爱好跑步的家庭,以及当地的游客、群众共计上万人参与,大家在运动中共赏潼南之美。

潼南素有“国际柠檬之都”“西部绿色菜都”的美誉,又有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生态小龙虾养殖基地。

而此次欢乐跑其意义不止跑步本身。重庆日报记者看到,在赛道上有红、黄、绿3个泡泡站,有选手通过时,这些泡泡站就会喷出不同颜色的泡泡,分别代表了潼南小龙虾、柠檬、蔬菜三张潼南名片。

活动主办方表示,本次活动就是为了展现潼南开放活力之城、宜居宜业之城、文明和谐之城的魅力,让农文旅体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柠檬,小龙虾,蔬菜,潼南各种形象IP齐亮相。主办方供图

柠檬占据C位,“国际柠檬之都”形象更靓眼

记者看到,所有参赛选手都身着印有潼南元素的统一服饰。而在衣服的中央,远销海外的潼南柠檬占据C位。当参赛者跑过黄色泡泡站后,象征柠檬的黄色泡泡随即喷涌而出,随风飘扬。

“潼南的柠檬家喻户晓,柠檬的形象IP也让人印象深刻。”参赛者向林在跑完全程后感慨道,“这件衣服上的柠檬IP形象让我印象深刻。比赛之后我也要买一些柠檬类的产品带回家给家人尝尝鲜。”

据了解,目前潼南柠檬种植面积已超过32万亩,年产鲜果28万吨,成为世界三大顶级柠檬产地之一,潼南柠檬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

“我们致力于与在研发突破上见真章,提升柠檬附加值。”潼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潼南区与西南大学、南昌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汇集20余个研发平台,攻克了柠檬育种、病虫害防治、精深加工等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柠檬产业发展“含新量”不断提升。

如今潼南柠檬的加工与研发已涉及生产饮料、绿色食品、美容护肤品、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等5大类350余种产品,柠檬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产值30亿元,累计带动10余万人就业。

已连续举办了六届的重庆潼南国际柠檬节为潼南柠檬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潼南区加快构建全球营销网络,搭建“中国柠檬交易网”,运营重庆渤海(柠檬)交易所、柠檬海外仓,组建潼南柠檬出口外销直通平台,潼南柠檬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目前已出口到俄罗斯、德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

▲参赛选手合影留念。主办方供图

蔬菜公园风景秀美,“西部绿色菜都”精彩纷呈

此次滨江田园彩虹泡泡跑主打“休闲”,全程仅5公里,起点位于潼南蔬菜公园,站在赛道上放眼望去,两侧皆是绿色的蔬菜海洋。微风拂过,蔬菜的清香扑面而来。

作为重庆市蔬菜保供核心基地,潼南全境种植有100万亩蔬菜、32万亩柠檬、30万亩油菜、20万亩特色经果,被誉为“西部绿色菜都”。

“老板,来桌蔬菜宴煮起嘛。”这是许多到潼南的游客的要求。在本次赛事的宣传和推介上,蔬菜宴也被屡屡提及。自2013年第一家餐厅推出蔬菜宴起,十年来,潼南已有近20家主打蔬菜宴的餐饮企业。

蔬菜宴的兴起也反映着潼南蔬菜产业的发展。“看似一桌简单的蔬菜宴,背后却有着百万亩蔬菜原材料作为供应和支撑”潼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10万亩,年产量近230万吨,且获得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20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下一步,潼南将致力于实现从蔬菜大区向蔬菜强区的转变,并印发《蔬菜柠檬双百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蔬菜综合产值突破110亿元,将建成100个蔬菜标准园、1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市级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中心、“潼南绿”冷链物流及城市配送中心等,擦亮“西部绿色菜都”金字招牌。

志愿者跳起龙虾舞,“潼南红”精彩亮相

记者看到,此次滨江田园彩虹泡泡跑开场预热特别热闹,许多身穿龙虾头套的志愿者在舞台上跳起“龙虾舞”,引得许多参赛选手和拍照留念。作为潼南名片之一的“潼南红”小龙虾也引来了更多人的关注。

潼南小龙虾被称为“潼南红”,具有个体肥大、虾腹白净等特点,该区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生态小龙虾养殖基地,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是依托小龙虾打造了其独特的名片。

在2020年4月26日的首届生态小龙虾节上,来自抖音的重庆美食博主纷纷到场,品尝口味各异的小龙虾,也带动了潼南小龙虾销售的火爆。

“太惊喜了!原来小龙虾还能做出恁个多口味!”今年“五一”期间,2023潼南小龙虾欢乐季同样火爆,大量游客来到潼南参加虾王比赛、品鉴小龙虾等活动。据了解,仅在假期头两天,潼南就接待国内游客18万余人次。

当前,潼南正大力推广稻虾共生种养等模式,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7万亩,年产10000多吨,从事生态小龙虾养殖经营规模主体200多家,8成小龙虾销往上海、南京、成都等城市。

“水稻田变稻虾共生田后,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新型种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农田复种指数,还让农户的‘腰包’更鼓了。”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