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墨竹画的美学意蕴探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郑板桥墨竹图属于什么画派 郑板桥墨竹画的美学意蕴探析

郑板桥墨竹画的美学意蕴探析

2024-06-28 09: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郑板桥

1.1笔墨造型的独特性

笔墨作为国画的核心,所讲究的地方较多。郑板桥笔墨特点重视意境而不在于形式,这也跟他的个人性格有关系。他的画竹多在于画竹影,从竹影中悟出了自己的道。后人鉴赏郑板桥的竹影,多从中悟得他的那份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的画说明了他的一身正气,豪迈俊爽,充分展示了他的个性。这种用画传行的特点让后人趋之如鹜。自古画竹大家不在少数,但是画竹影的只有他,正是郑板桥独特的笔墨造型与高洁的气质,造就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墨竹画,为后人所敬仰,在中国画坛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

1.2构图的独特性

构图是画的骨架和支撑点,是绘画的重要基石,如同建筑工程师对建筑整体设计的结构蓝图。学习中国画,不能不去学习它的特点,只有学会中国画独特的构图特点才能体现出中国画的价值所在。郑板桥墨竹写意画的特点中最主要的地方在于题字与绘画的结合得十分恰当。郑板桥的题诗布局,在竹与竹影之间交替掩护、交相辉映,不仅不显得杂乱无章,反而有种另类的美感,这是一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为后世树立了一个经典的典范。题跋也是郑板桥画中的一大重要特点,中国画对题跋有着相当严谨的要求,郑板桥用独特笔法和劲道十足的字体进行书写,书法与画交错形成,有种真实感,生动形象,有助于欣赏者对国画的理解。

此外,郑板桥的画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即用诗词语言表现独特的绘画见解,让欣赏者仿佛身临其境,跟对方坐而论道,讨论诗画中蕴含的哲理与意境。他的画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国画显得栩栩如生,让人心生向往,回味无穷。

郑板桥

郑板桥

2.郑板桥画中的美学意蕴

郑板桥的画主要特点之一便是在十分可观的题诗题词,他的书画结合、书画同出一个源头、画竹三段论、胸无成竹、创新与古代结合等等充满了美学的思想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郑板桥

郑板桥

2.1 书画结合的美学思想

自古以来,书画作家均用画写诗,用诗写画,对这种类型深有研究的郑板桥就用墨竹对这个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他在画竹时运用草书的写法,将竹俊朗秀逸表现的淋漓尽致,别有一番风味。他的题诗就是他所表达的内容,后人们能从他看似“杂乱无章”的文字中体会到他的心之所想。另外,他还从意境趣味上说明了书画同处一个源头,他的题诗与画结合在一起,书画的意境趣味融合在了一起,让人感觉别具匠心,眼前一亮。

2.2郑板桥的画竹三段论美学意蕴

郑板桥的诗句中充分体现了他画竹时观察竹的步骤:眼中竹、胸中竹、手中竹。这就是他的画竹三段论理念,分别对应的客观存在,主观臆想和最后作品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眼中竹是客观形象的外在形态,是对自然之物的看法与体会,是一种灵感,他将这些灵感中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加工成为胸中竹,在他的心里有竹,所以他的构思创作都显得完美无瑕,最后成就手中竹这一艺术的伟大创作。他的画竹三段论的美学意蕴在于:看待世间万物,不要只关注它的表面,要提取他的精华,从精华中去汲取它的内在,最后成就一份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胸无成竹理论同样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创作境界。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先出自于苏东坡,后完善于郑板桥。胸无成竹跟胸有成竹二者的表现主要在构建思维的上面,郑板桥的画注重构思与对绘画的熟练度的结合,文章只是对客观的一个描写。胸无成竹的理念,有点类似于太极拳的忘我境界,心中无招则有,心中无竹则有竹,这是会心的境界。

2.3郑板桥古今结合的创新美学思想

创新是源源不断的艺术动力,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艺术的发展。艺术创作有着只属于他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说天下没有两幅画一模一样的原因,因为每幅画里面都凝聚着一个画家的精气神和意境,后世临摹的只是形,而神是怎么都模仿不出来的。例如郑板桥的竹影就是蕴含着他自己的情绪和特点,他将自我用竹影表现出来,这具有创新性。他从古画中汲取经验,并且融会贯通到他自己的画道里面,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做法。通古贯今,这可能也是郑板桥的画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了。因为艺术与创新,缺一不可。

2.4熟能生巧、简洁快的美学思想

郑板桥多年的绘画经验让他在绘画这方面熟练无比。正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所画的竹简洁明了,苍劲有力,画的并不多,但是每一根竹都画出了韵味,仿佛就是真实的竹。他还强调笔墨之间也要简洁明了,这又让人觉得妙不可言。绘画这方面讲究得心应手,所以日夜勤学苦练是绘画的必经之路,郑板桥在经过了铺天盖地内竹影之后才有了现在的成就,他的学习状态是对后人一种很好的勉励。并且,在郑板桥看来,画家的精神意愿是画好一幅画的重要条件。

郑板桥

郑板桥

郑板桥

3.结束语

综合以上的所有观点来看,郑板桥的墨竹诗意画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璀璨的明珠,他的经验和绘画技巧为后人所学习。他的画中蕴含的美学意蕴,有着一种永恒的意境,蕴含着对生命的探索,这些特点的结合,让郑板桥成为我国历史上十分出色的绘画大师,一名真正的绘画艺术家。

作者简介:黄小舟,著名画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盟安徽省书画院理事,安徽省文史馆研究员,安徽省萧龙士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绿色文化绿色美学学会绿色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李鸿章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收藏家协会书画专委会艺术顾问。

作者作品:

黄小舟

黄小舟

黄小舟

黄小舟

气不画形,书法通画法 | 吴昌硕、蒲华的艺术特色

如何欣赏中国花鸟画

极简中国花鸟画史

浅析金农绘画题材的转变

陈师曾:吾谈文人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