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衡阳的特色景点是什么样的 衡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衡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4-05-10 04: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嘉宾 左全伟

石市的山最著名的是黄门寨省级地质公园,其因独特的丹霞地貌而被称为石市的丹山,丹霞山石千姿百态、形象万千;黄门寨险且秀,险在悬崖绝壁林立,其中最为险峻的要数“一线天”,200余级石阶犹若天梯,立在狭窄的丹霞石缝中,有“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之势;秀在盛夏绿意盎然,丹霞岩壁滴水成泉,泉水清冽,即便盛夏也有凉风习习,实为绝佳避暑之地。游完丹山,再游碧水,碧水就是指石市镇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万源湖水库,该水库水面面积有7000余亩,是衡阳县最大的水库。万源湖的风景美如画,最适合与亲朋好友一同乘坐小舟,来这画中一游。万源湖水域宽阔、水质清澈、波光粼粼、水鸟欢歌,库区四周被丹霞地貌环抱,水中也偶有丹霞山石冲天而起,唤为“海螺岩”、“桃花岛”……真可谓山抱水、水绕山,山水一色,相得益彰。石市历代名人辈出,是民国书画一代宗师曾熙、湘军猛将谭上连、千秋英烈刘惕庄、革命先驱王祺等名人的故里。现代书法大家曾熙故居名为“慈德堂”,建于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系土木青砖结构,五进两横,共计49间房子。每进大门两侧各有一个长方体组合石柱。曾熙故居于2018年开始修缮,于2019年2月3日隆重举行开馆仪式。修缮后的故居典雅庄重、古韵悠扬,其内设曾熙生平事迹布展,以曾熙先生家乡求学、兵部救国、致力教育、海上扬艺四部分为主线,全面展示了曾熙先生一生的成就和卓越的贡献。还设有曾熙书画展,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曾熙书画作品真迹复本,包括书画创作、临书作品、书札,彰显书画背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突出了曾熙先生对书画研究与书画学教育的贡献。在文化方面,石市竹木雕工艺源远流长,凭借该项技艺石市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有史料证明,它始于秦汉之前,至汉代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到了两宋,当地从事竹木雕的人越来越多,可以用“事雕者如过江之鲫”来形容,明清两代,是当地竹木雕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作品遍及大江南北名楼古刹。近10年来,石市镇新一代雕刻艺人已经茁壮成长起来,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据统计,每年都有数千余件作品远销日、美、法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几百万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石市手狮灯舞也是石市镇的代表文化,它源于民间花灯的一种“武灯”,始于公元208年,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据说受了狮子的叩拜,一年四季可以驱灾除难,喜纳吉祥。关于它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国时期,曹操带兵征战到石市乡,部队突然染上瘟疫,没有战斗力,眼看部队将要全军覆没,石市乡的纯朴农民们,就搬出了他们平时镇邪的手狮子,到他们的部队里,舞了二个时辰,第二天,战士们竟奇迹般地好了,喜得曹操再叫来舞狮人,亲自同他们乐了一天。于是,石市就兴起了石市手狮灯舞,一直沿袭至今。每到春节,就由村族里的长者主事,集合各家青壮年劳动力,扎起牌灯、操起锣鼓家伙、拿起大刀、棍、连尺、叉、钯,最出彩的当属四个十岁左右的孩童玩的“手狮子”,摆开场子,手舞足蹈,以示欢乐喜庆,到周边乡亲农家拜年献艺,倍受乡邻的欢迎,其流行时间之早、流传时间之长由此也可见一斑,并由历代师傅建立谱书,以习武形式流传至今。巧妙的是,石市手狮灯舞中用的“狮子头”就是竹木雕刻而成,大小约3寸,比由竹篾扎成的手狮子更有特色,狮面虽小,但它在材质、雕刻时间及雕匠本身都有讲究。石市手狮灯舞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石市竹木雕刻技艺的推动,石市竹木雕刻技艺也因石市手狮灯舞而走出石市、发展壮大,两者相映成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说石市镇的山水人文各有特色,欢迎大家来石市游玩品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