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用“狗”来骂人?因为它们奴性太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国骂人俗语怎么说 中国人为何用“狗”来骂人?因为它们奴性太重

中国人为何用“狗”来骂人?因为它们奴性太重

2024-06-28 0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此文颇伤一些人士的爱狗之心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文化中,我们是看不起狗的,因此发明了很多恶谥——

有主人的狗们,则“狗仗人势”;无主人的狗们,则“摇尾乞怜”,急于投奔;被主人赶出门的狗,就是“丧家之犬”。

它们嫌贫爱富,专挑穷人吠叫,而对富人驯顺,因此“狗眼看人低”。狗得势了,就是“鸡犬升天”,立刻“趾高气扬”;失势了,无人撑腰,就成了“落水狗”,旁观者不特拍手称快,还要“痛打”的;被打之后,立刻“狗急跳墙”。

“恨屋及乌”,我们拿它们来类比、讽刺别的人:

给富人出主意的,就是“狗头军师”;以前做狗,一朝得势,翻身做人了,就是“人模狗样”;为虎作伥的,就是“狗腿子”;为富人看家护院的,就是“看门狗”。

人不会和狗过不去,光是狗本身,还不足以激发我们的詈骂天赋——

我们看似热衷于骂狗,其骨子里,还是热衷于骂狗一样的人;我们看不起狗,主要还是我们看不起那些“有狗的特质的”,即奴性深重的人。

然而,奴性深重的狗,并不是天生如此的,而是被培养出来的。譬如,外国的狗,可能就不这样。

在国外,尤其在欧洲,几乎没有辱骂、瞧不起狗的成语、俗语,人对狗的态度褒得多,贬得少。

譬如在欧洲,由于地理环境所限,在古代,欧洲人通常是半农半牧的,狗对他们来说,就是牧羊犬,是“工作伙伴”;

又由于森林密布,再加上贵族又保留了祖上的骑士遗风,风气下移,稍有资产的人都热衷于打猎,狗对他们来说,也可算是“半个战友”了。如今,英国人还保有养犬猎狐的习惯。

人和狗的伙伴关系延续至今,近代各种工作犬,起源于欧洲;家庭养犬做宠物、形同家人的观念,也发端于欧洲。

所以,欧洲人的传统文化里,狗并不可鄙;然而,我们却培养出了可鄙的狗。

在我们古代,尤其在中原地区,因地理环境的缘故,适合农耕,而非放牧。因此,狗对生产起不了作用,只能养在家里看门,替主人保护财产。

因为要替主人看门,所以狗就养成了“嫌贫爱富”的狗眼技能:泥腿子都是潜在的威胁,要偷要抢,故而一定要吠,要咬的;而富人们,就是主人的朋友,一定要摇尾巴以示热烈欢迎的。

倘若这狗有自己的想法,把这些搞反了:把穷人迎进门,而把富人拒之门外,则主人立刻就要打要踢的。

渐渐的,有自己的想法的狗就绝迹了,剩下的狗们,个顶个地有奴性——它们有的,只不过是奴性,而不光是忠诚的——它其实并无原则,你只要给它一块肉,它就立刻通融,不再刁难,弃职守于不顾。

这嘴脸,难怪要骂——这也太像人了,简直是某类人的翻版!

有人要说了,我们古代也有打猎啊,也有猎犬啊。

话是不错。但猎犬多在皇家禁苑,皇室以下,除了山民之外,谁会去打猎?禁苑里的天子之狗,是不同于民间凡品的,因此不能代表民间的狗们;而山民,只能算“化外野人”,不占主流的。

因此,我们的狗,绝大多数,是吃闲饭、看人脸色的看门狗,专门就是“狗眼看人低”的胚子;

极少数的,做了富人的宠物,也就是个“玩意儿”。譬如慈禧太后好养狮子狗,老太太一旦“西狩”,逃命要紧,顾不上那些狮子狗,说丢就丢,一点不含糊。这不就是“夜壶”理论么。

其实,也无怪我们把狗变成了“狗”的,我们自己也往往都做了狗的——

昔有孔夫子、孟夫子,周游列国,嘴皮子磨烂,便是要找主人,所谓“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国”。

历代的徒子徒孙们,也效而仿之:

得见明主,尾巴自动摇起来,要报效“犬马之劳”的;

主人不好,就要走,再寻别的主人,这就叫“良禽择木而栖”;

寻不到,困于“陈、蔡之间”,丧家了,大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可见并不是真的忠诚,还是奴子的戏码。

还有那套“学而优则仕”的理论,一切读书人的出路和价值,就是要找个主人去“仕”。

“仕”者,“侍”也;成则“从龙入关”,不成则“狗头军师”;再不成就是帮闲帮凶,做了清客、狗腿子,反正是仰人鼻息。

圣人之徒,尚且如此;并非圣人之徒的人们,那光景就更可虑了——

这也难怪我们的古人那么瞧不起狗:我们瞧不起它们,因为是我们把它们造就成这样的;不特如此,我们也往往和它们一样呢;明知做狗不好,但终究还是不得不做,这才要恨,要骂——

用狗来骂那些像狗的其他人;其他人也用狗来骂我们。骂来骂去,因此骂狗的成语、俗语、歇后语如此之丰富,蔚为大观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