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生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舍作者简介10字 老舍生平

老舍生平

2024-06-17 15: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满族一个旗人家庭。父亲作为保卫皇城的旗兵,每月俸银不过三两,第二年,便死于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战乱。“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便是老舍贫苦童年的开端。父亲离世,母亲靠浆洗勉力养活一家人。生活总归是衣食住行,衣服修修补补,洗得泛白自是常事;食物方面,《老舍自传》言:“夏天佐饭的“菜”,往往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放点辣椒油。”而住的则是“全家人就要坐着等到天明,以免大雨压塌了房顶,全家人同归于尽”的大杂院。

1908年老舍九岁时,得满族贵族刘寿绵资助始入私塾。老舍曾言:“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出自《老舍自传》《第四节入学》)。宗月大师是老舍青少年时期除他母亲之外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老舍不仅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佛教慈善活动,到了晚年也仍保持着助人为乐的品格。

1913年,老舍考入京师第三中学,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从三中辍学的舒庆春面临谋生持家的难题,但由于他是舒家第一个接受过完整的小学教育的孩子,仍心有不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1913年春北京《晨报》上登出的一则北京师范学校招生信息。最打动他的是师范学校一切都是免费的,于是他瞒着家人,最终以良好的国文根底考进了学校。在北京师范学校,老舍学业文体全面发展,据罗常培先生回忆称“他的光芒渐渐放射出来了”。

1918年毕业,老舍因优异的成绩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时年19岁。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工资每月有整整一百大洋,家中的贫困状况终于得到一丝缓解。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老舍很快便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此后,老舍开始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创作。1921年,老舍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贫苦的童年促成了老舍朴素本色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他居住的胡同、大杂院儿,经历过的贫困与挣扎,接触过的人和事儿,都为老舍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素材,也培养了老舍同情和关心下层人民的真挚情感,造就了老舍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人文主义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