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成品油年度市场解读及2022年展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柴油市场价格 2021年成品油年度市场解读及2022年展望

2021年成品油年度市场解读及2022年展望

2023-07-31 19: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1年成品油年度市场解读及2022年展望

2021-12-16 13:58:40 来源: 卓创资讯 作者:杨霞、孟鹏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

  导语

  2021年,中国经济继续回暖,国内投资、消费水平持续恢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在此大背景下,国内汽、柴油需求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国成品油行业保持良好发展。

  2021年中国成品油市场简述

  2021年影响成品油市场的因素众多,多方因素叠加共振令国内柴油市场价格一度涨至近年来高位。

  (1)2021年一季度,国际原油受欧佩克减产协议及疫苗利好刺激等因素提振,整体涨势明显。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创“九连涨”记录。

  (2)2021年是迈入“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成品油市场政策频出,加之通过整治行动,成品油市场愈加规范化。

  (3)随着国内公共卫生事件得以有效控制后,国内成品油需求逐步恢复。

  (4)随着国内柴油价格连续上涨,叠加原油上涨及集中补库操作增加,国内多数地区柴油资源紧张情况不断蔓延,且市场不断传出资源偏紧消息,更加助推了价格上涨。

  从第四季来看,国际原油价格呈现涨后下跌再震荡的走势,消息面指引较为明显。加之国内柴油资源阶段性出现了偏紧的局面,整体看,四季度成品油批发价格存较有利的支撑。进入11月后,一方面国内主要经营单位陆续对成品油市场保供,资源阶段性偏紧局面缓解。另一方面,11月下旬欧美原油结束上涨行情,消息面偏震荡走势。但因年关将至,国内成品油销售单位价格无单一走势,下游采购分批进行也让市场处于涨跌震荡中。

  价格走势:2021年中国成品油批发价格同比上涨明显

  2021年中国成品油批发均价同比明显上涨,整体呈现出了持续回涨,并于9、10月份阶段性冲高后再次回落的走势。造成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整体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今年涨势明显,此外国内成品油需求较好以及阶段性、区域性的资源偏紧也是导致价格短时大涨的重要影响因素。分产品来看,截至2021年12月13日,国内主营单位92#汽油均价为7890元/吨,同比上涨33.45%;0#柴油均价为6655元/吨,同比上涨18.91%。山东地方炼厂92#汽油均价为7329元/吨,同比上涨38.54%;0#柴油均价为6163元/吨,同比上涨22.87%。

  四季度伊始,国际原油价格延续涨势,叠加10月份部分地区资源偏紧,下游需求较好等因素影响,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一度涨至近几年高位。但随后国际原油价格进入宽幅震荡走势,加之国内供需情况好转,故而价格自高位快速回落。截至12月13日当天,国内主营单位92#汽油均价为8264元/吨,较三季度末上涨1.51%;0#柴油均价为7555元/吨,较三季度末上涨2.54%。

  批零价差方面,得益于国内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良好,今年国内汽油需求好转明显,尤其是节假日提振尤为突出,而柴油需求表现则相对平稳。加之汽油批发价格去年处在相对低位,且社会资源今年大幅减少,故而今年涨幅更为明显,也导致2021年国内汽油批零价格同比大幅下滑,而柴油批零价差则同比上涨。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12月13日,主营单位92#汽油批零价差为1160元/吨,同比下跌34.25%;0#柴油批零价差为708元/吨,同比上涨27.03%。山东地炼92#汽油批零价差为1683元/吨,同比下跌28.04%;0#柴油批零价差为1432元/吨,同比上涨15.36%。

  消息面:国际原油震荡上涨为主

  2021年,全年油市价格整体震荡上涨,虽然下半年波动较大,但延续性较好。因为减产的推进,加之疫苗接种后经济的恢复,在全球货币宽松的提振下,油市价格在上半年震荡上涨,几乎达到2018年10月份高点附近,两油双双突破80美元/桶关口。进入下半年之后,阿联酋事件和变异病毒导致油市短时下跌,但计划增产和全球能源危机共同推动油价从低位反弹,突破上半年高点。从全年来看,供需错配,是油市震荡上涨的核心推动力。

  进入11月后,11月油市价格震荡回落,两油跌落80美元/桶关口。前期,欧佩克+维持适度增产政策,供应紧张对油市形成较强支撑,两油高位持续震荡。后期,油市价格明显回落。利空因素有两个:一是美国联合日本、韩国等消费大国共同释放战略原油储备;二是欧洲疫情再度严重,新一轮防疫措施引发市场对经济复苏遇阻的忧虑。总之,油市价格偏弱运行为主。

  供应面:中国主营炼厂开工负荷整体表现平稳

  2021年,中国主营炼厂平均开工负荷波动较小,季节性检修影响相对明显。其中最低点出现在3月份,当月平均开工负荷为71.72%,高点出现在11月份,为78.21%。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12月13日,2021年国内主营炼厂平均开工率为75.49%,同比上涨3.53个百分点。

  据卓创资讯统计,四季度国内主营炼厂平均开工负荷为76.27%,环比三季度上涨0.15个百分点。随着主营炼厂成品油产量增加以及国庆假期后国内汽、柴油需求表现回落,国内成品油市场阶段性紧缺状态结束,市场供应整体较为充裕。

  需求面:成品油需求整体回涨,汽油、航煤涨幅均超10%

  2021年,国内公共卫生事件虽偶有发生,但均得到快速有效的控制,国内经济受影响较去年明显减弱,整体经济发展表现乐观。受此影响,今年中国汽、柴、煤油需求整体表现向好,尤其是9、10月份受“金九银十”需求大增以及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的提振,国内成品油需求明显短时内大涨,出现集中补货热潮,也导致国内部分地区出现资源偏紧情况。据卓创资讯统计,2021年1-11月,国内汽、柴、煤油需求量同比分别上涨13.97%、9.67%及16.54%。

  四季度来看,国庆假期期间,外出旅行人数激增,带动国内汽油需求涨至高位,但随后出现明显回落。柴油方面,国庆假期及“双十一”等电商活动,带动交通运输、物流行业表现活跃,一定程度支撑国内柴油需求,加之临近年底,国内多数地区基建工程等进入赶工阶段,且降雨天气减少,从而使得国内柴油需求在四季度整体表现良好。

  调价方面:涨跌互抵后,2021年成品油零售限价将以上涨收尾

  受原油走势影响,2021年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以上涨收尾。截至2021年12月14日,国内成品油市场历经23次调价窗口,其中14次上调,5次下调,4次搁浅。标准汽、柴油分别累计上调1475元/吨、1420元/吨。其中,2021年12月17日24时成品油零售限价“三连跌”概率较大。12月31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是年度的最后一次调价窗口。但不论调价结果如何,难改年度整体收涨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3月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九连涨正式落地。此次零售限价上调是2021年的“五连涨”,也是自2020年11月19日以来的“九连涨”。

  四季度热点事件

  1、2021年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同比下降4.02%

  据市场消息,2021年第四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下放,共计16家企业,合计1489万吨,其中包括即将投产的新型炼化一体化企业盛虹炼化200万吨。

  卓创资讯视点:至此,2021年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下发完毕,共计60家企业,合计17714万吨,同比下降4.02%。除少数炼厂外,多数企业原油配额足额下发。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宣布,将首次以轮换方式,分期分批组织投放国家储备原油。9月14日,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对外公告了第一批国家储备原油竞价交易的具体细则。

  2、国际原油创2020年4月份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成品油市场反应一般

  南非发现了新冠病毒新变种,担心新一波疫情抑制经济和需求增长。另外,主要消费国集中释放储备原油或加剧供应过剩局面。受此影响国际油价深度下跌10%以上,为2020年4月份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截至11月26日收盘,1月WTI跌10.24报68.15美元/桶,跌幅13.1%,1月布伦特跌9.5报72.72美元/桶,跌幅11.6%。

  卓创资讯视点:国际原油超跌的确引发了成品油市场的恐慌情绪,山东地炼汽柴油价格率先作出反应,周末两天累计跌幅在300-400元/吨,不过随后反弹基本收复跌幅。对于主营单位来说,因进入月底且接近年末收官之际,在利润及销量任务考核皆尚可的背景下,其成品油批发价并未大幅度下跌,部分单位试探性下调100元/吨左右。

  3、国内部分地区遇阶段性资源偏紧局面

  进入9月份,华东、华南、东北等地区不断传出柴油现货资源偏紧的消息,且进入10月份后情况有所蔓延。

  卓创资讯视点:排除市场情绪因素,对于国内多数地区出现的柴油资源紧张情况是几点重要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

  首先,柴油终端需求好转,部分主营单位已销未提量下降明显,刚需转好或者呈现转好趋势起到底部支撑效果。

  其次,市场投机需求转好,下游补库积极性回升。尤其在国内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减弱、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下,阶段性补库操作增加导致部分地区现货资源调度无法紧跟。

  再者,供应端有所减少。外采资源不到位,贸易商交货延迟。尤其沿江市场船期基本延后,这也给国内部分地区的资源调度造成困难。

  最后,此次柴油行情发展时间较短,留给市场反应时间不足。尤其在业者对于后期市场预判不一的背景下,国际原油市场高位震荡,下游补库时间愈加集中。

  后市展望:

  2022年中国成品油价格预测:

  2022年,国际原油走势、国内政策导向及市场竞争加剧等皆加速成品油市场洗牌步伐。也会反应在价格方面,在多重因素共振影响下,预计2022年,中国成品油市场汽、柴油批发价格整体呈现涨后回落的趋势,价格波动区间相对有限。其中,主营92#汽油均价区间或在8300-8550元/吨,0#柴油均价区间或在7700-8100元/吨;独立炼厂方面,92#汽油均价或在7900-8150元/吨,0#柴油均价或在7500-7800元/吨。全年汽油低价或出现在3月份左右,高价或出现在10月份左右;柴油低价或出现在6月份左右,高价或出现在10月及11月份左右。受原油价格走势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2022、2023及2024年,中国汽、柴油批发价格将整体呈现平稳下滑趋势,阶段性波动或较为剧烈。

  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首先,国际油价方面,消息面指引市场。未来一年的油市行情,有望走出先稳后跌的走势。上半年价格偏高,下半年价格偏低,全年油价波动重心在65-70美元/桶。从趋势来看,国际油市价格重心恐将逐步下移,这不仅是由供应增加而需求降低导致的,同样也是由货币政策不断趋紧的背景下决定的。货币政策转向,首先冲击的是宏观市场,原油作为宏观属性较强的品种,缩紧政策后将会压制过热的经济,需求端受到影响;同时,加大投资后供应陆续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供需两端发力,油市的重心水平恐将呈现下降的趋势。因目前中国成品油价格无论从成本还是政策面考虑,皆与国际原油价格联动性强,故随着原油价格涨跌,一方面中国成品油零售限价将顺势涨跌,另一方面市场业者心态起伏明显,从而带动成品油批发价格的调整。

  其次,中国经济大环境及成品油供需两端方面。总体来看,当前国内经济仍在持续恢复中,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成品油产量仍将保持稳定上升走势。而汽柴油需求增速不尽人意,叠加替代能源占比不断增加的背景,未来成品油市场仍将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当然,成品油供需矛盾突出已经是多年的老问题,目前解决供需矛盾政策面的倾向是供给侧改革,而其中,供应端更为重要,这从行业市场监管、专项整治等政策皆能看出。综合来看,2022-202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供需失衡现状仍存,一定程度上对成品油价格形成利空。

  再次,国家政策方面。为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2020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后续监管的指导意见(2020年版)的通知,就能源领域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加强后续监管提出具体意见。“放管服”令行业参与者和竞争者增多,拉动成品油消费。

  最后,替代能源方面。能源行业坚持以清洁低碳为发展目标,多元化发展路线成主流。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整体呈现上涨的趋势。未来,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油品的替代作用将愈加明显。

关键词阅读:成品油 汽柴油价格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已经到底了

全部评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