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中的“我丢”,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是拿东西去丢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粤语大大是什么意思 粤语中的“我丢”,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是拿东西去丢吗?

粤语中的“我丢”,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是拿东西去丢吗?

2024-05-21 09: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形成了多种文化,这些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也流传了下来。源远流长的文化,赋予了汉语别样的魅力,一个字即是一幅画,一个字也可以包含一个传奇的故事。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语言之一,汉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是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指的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不过汉语最奇妙之处,在于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也有各地的语言。

我国一共有七大方言区,分别为北京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以及粤方言。他们都形成了独立的方言体系,而今天要了解的,是粤方言。粤语是发源于北方的中原雅言,在秦汉时期传播到两广地区,并于当地的古越语相结合,从而产生的一种方言,民间称其为白话,或是广东话。虽然民间又称粤语为广东话,但粤语并不是广东人才会说,粤语在香港、澳门底取也占有主导地位,广西也有部地区使用的方言为粤语。有部分人觉得,粤语歌非常的好听,但也有些人有这样的疑惑,粤语中的某些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粤语的起源

“粤语”这个名字,来源于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在《汉书》中,又被称作“南粤”。“越”在古代是一个泛称,“越”与“粤”为通假字,远古时期,对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和部落,全部都统称为“越”。到了隋唐之后,“越”与“粤”才开始有所区别,“越”便成为了岭南地区的统称。历史上对于两广的别称,也称为两粤,粤东为广东,粤西为广西,且在历史上两广地区是部分的,直到宋朝才分为广东和广西,而粤语的形成在此之前,这就是为什么粤语在两广地区都通用的原因。

粤语的发源地为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岭南苍梧古国,那里也是岭南文化、珠江文化的发源地。因为形成的年代久远,除去古汉语词汇和语法之外,粤语也保留额古汉语的语音和声调,最大一个体现便是入声。现代普通话是没有入声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学习古汉语,或是古典诗词时,分不清平仄,也无法读出韵脚的原因,所以我们常常觉得,某一些诗词,若是用粤语来读,就会显得非常的有韵味。而到了今天,全世界使用粤语的人数约为7000万左右。

粤语中的“我丢”

我国的地域面积广阔,平时出门在外,就常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方言,有的仔细一听就能够听懂,而有的常常时一知半解。在粤语中就有这么一些字,但说的时候,若是以普通话来理解,就非常的容易,而要是用粤语说出来,人们就会感到迷惑,说的到底是啥。比如粤语中的“我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不成时叫人丢东西?“丢”在字典中为第一声,意思是“丢失、遗落”或是“放下,抛弃”。以普通话来理解粤语的“我丢”,就变成了“我丢失、遗落”,但这在粤语中可大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声调。

粤语中的“丢”,为第二声,是粤语的粗口话之一,不过在不同的底取,这个字的使用也有所不同。台湾地区并不将“丢”视为粗口话,而是一种语气助词或是形容词,具体解释为“厉害”、“劲”的意思。在广东地区,“丢”的使用也有不同的意思,一种己时带有侮辱性的辱骂;另一种也是作为语气助词而存在,比如说“我丢!嚇死人咩!”,就是形容被吓到的时候的心情;除此之外,还有批评的意思。粤语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字,又或者说,每一个地区的方言都有很多有意思的字或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一了解,就会发现别样的趣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