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运输机队观察与建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窄体飞机和宽体飞机哪个好 我国民航运输机队观察与建议

我国民航运输机队观察与建议

2023-12-07 14: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3-5 卫生间、厨房新构型

  (五)大众化与座舱布局变化 

  飞机座位数增加趋势的显现,与近十年来民航大众化发展息息相关。2015-2019年,与代表供给的机队增幅相比,代表需求的旅客运输量年均增幅高1个百分点左右。一部分航司积极寻求在少增加机队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座舱布局来实现更多座位供给,降低单客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结论及建议 

  国内宏观经济正在加速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对行业发展来说,受益于国内成功的疫情防控,2021年境内市场需求将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并逐步回归正轨,但境外航线仍将继续受境外疫情影响,前景较不明朗。民航大众化浪潮方兴未艾,建议全行业把握确定性的市场机会,做好与大众化需求的匹配,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更好发挥自身优势。 

  (一)行业政策:助力民航大众化,鼓励引进大型、中型窄体机 

  长期来看只有降成本,才能降票价,才能更好助力民航大众化。大型、中型窄体机经济性相对较优,应是大众化的主力机型:从座公里成本来看,宽体机、支线机都高于窄体机,而在窄体机内部,座级越大、座公里成本越低。这一格局,在可预期的技术水平下较难发生本质改变。 

  对于干线市场,考虑到境外疫情的长期影响,洲际航线何时恢复存在不确定性,建议在宏观调控上,重点控制主要目标市场是洲际航线的宽体机引进,避免更多成本较高的宽体机进入国内市场“内卷”竞争,鼓励航司使用与国内航线匹配程度更高的窄体机。 

  对于支线市场,降成本是实现支线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建议鼓励有中国特色的窄体机以经停方式执行支线,充分发挥我国人口多的优势。对座公里成本高、资源投入产出比低(占用同样的飞行实力、时刻等保障资源,支线机运输旅客量只有窄体机的50%)的支线机持审慎态度。 

   

 

图4-1 支线机场(200万人次以下)窄体机执行航班占比 

    

  (二)航空公司:转变过去思维,减少挤占座位的服务设施投入 

  过去很长时间,民航是一种较为昂贵的出行方式,很多航司在服务高端化、精品化方面下足功夫,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也获得了不少收益和口碑,但近年来旅客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国内有8成航空旅客的月收入不足一万元,行业公商务高端旅客出行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自费出行比例上升,且主要以旅游探亲为主。 

  根据空客公司对旅客出行偏好的调查统计,航空旅客关注因素排序依次为:价格、航司、直飞、机型(是否宽体机)、座椅舒适度、航空餐食、客舱服务、机上娱乐系统、地面服务、行李空间等。考虑到民航天然有“单位运输空间的成本较高”属性,在大众化旅客重点关注票价的情况下,机上服务设施的投入产出比将持续下降,特别是储物柜、厨房、厕所这类会导致座位减少的设施。建议航司应根据自身定位、航线定位及竞争对手动向,及时调整战略,顺应趋势而不是继续发挥所谓的“优势”,力争在减配飞机服务硬件的同时,通过流程优化来实现真情服务。 

  (三)国产民机制造企业:专注市场需求最大的窄体机领域 

  正如前文分析,我国民航有超过80%航线与窄体机定位相契合,其中又以中型、大型窄体机最为突出。结合国家“30·60”战略目标,油耗高的落后机型加速退出是必然趋势,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将退出800架以上老旧客机,这是国产民机制造业的重大机遇。建议我国民机制造企业集中资源提高窄体机产量,加快研发单座成本更低的大型窄体机,并开发更多与航司需求相匹配的客舱选型。(作者:赖志榕)

    

  参考文献 

  [1](英)保罗·克拉克著;邵龙译.大飞机选购策略——航空公司机队规划[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4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