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里的中西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球衣刺绣和密秀的区别图片对比 刺绣里的中西方

刺绣里的中西方

2024-06-30 16: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湘绣

湘绣

李济先生在《中国文明的开始》中认为骨卜、养蚕业和装饰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形成要素,中国长期以来先进的蚕桑业和丝绸纺织业,促成了中国人对于丝绸材质难以割舍的情怀。2017年劳伦斯·许高级定制服装秀《山里江南》发布会中的刺绣服装,在廓形上设计师采用了西方的立体造型,但在面料上劳伦斯·许依旧选用了中国传统的云锦面料,其质地细腻、高贵、富有光泽感。色彩上以藕粉色打底,似仿古宣纸般。将苗绣技艺和苏绣结合,选取玉兰、海棠、牡丹,以工笔画的表现形式,绣出一幅“满堂富贵”,配以少量山水图案,体现了南宋文人雅士的艺术审美。花与花以服装中心部位为中心向上伸展,借鉴了中国画留白的构图方式,下装少量点缀,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用,好似一幅中国画展现在人们眼前,整体展现出君子清新淡雅般的气质。

山里江南走秀图

中国地域辽阔,以大陆型的文化占主导地位,这无形中限制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空间,所以对内发展的大陆文化促使中国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一元性审美文化本质,而这种内在的文化属性造就中国人含蓄、内敛、隐逸、包容等的独特审美意识ƒ。所以中国传统服饰的形制是宽大的平面化效果,遮蔽着人们的身体。中国刺绣一直与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实用绣相对应的画绣(观赏绣)是我国独有的刺绣艺术,其多变的针法和精湛的工艺所呈现出的令人赞叹的艺术效果,为我国的刺绣服饰提供了创作灵感和视觉范式,所以中国的刺绣服饰上的刺绣语言大体是平面化的,效果却异常精美,远看如画,近观其精湛的效果和肌理感,为世人所赞叹。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工艺也在不断地发展中,精细化导致人们的审美观转移,而中国刺绣服饰恰恰从这一点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中,中国刺绣服饰的图案和色彩从宫廷到民间上行下效传播,或以邻里、母女、婚嫁等方式流布,传承至今虽不再受阶级地位、伦理纲常的约束,但一些赋有中国特色寓意的图案、色彩,依旧是中国人的情感之所在。

姚建萍与NE.TIGER合作的苏绣服饰

与中国刺绣服饰典雅婉约相对应的当代西方刺绣服饰尽显浓艳奢华之风,成为时尚界的风尚标,近些年来刺绣元素作为一种风尚在各大品牌的秀场中频频出现。西方刺绣服饰在面料的选择上十分的丰富,牛仔、蕾丝,甚至是皮革都可以用作刺绣的面料。刺绣的材质一般分为纤维类和金属矿物类。

KIMI KOTO法式刺绣作品

西方设计师不局限于绣线的材质,擅长材料混搭,毛线、棉线、麻线,甚至鱼线都可以拿来使用。珠片、宝石、水钻、缎带、金属链、也是西方刺绣服饰中常见的绣材。是香奈儿的刺绣服饰,在简约大气的服饰廓形基础上,设计师使用大量不同形状的金属片,以及玻璃质感的材质,绣制出抽象的图案,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未来感,刺绣材质的选择赋予了服装新的生命感,同时金属本身的光泽感和立体感是纤维材质无法呈现的视觉效果。

香奈儿

香奈儿

设计师综合其它装饰手法与刺绣结合,使刺绣服饰更有新意,在平绣、手绘、印染的基础上,添加珠绣、丝带绣、亮片绣、立体花朵绣,使其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西方图案题材丰富,传统与现代并立,把传统融入到现代设计的风格中,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异族文化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意设计。西方历史中不同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使西方刺绣服饰的图案具有不同民族服饰图案的风格。

香奈儿

Paolo Sebastian高定服装

传统的花卉图案,配合童趣俏皮的欧式城堡图案,用贴布绣的方式层叠的服装面料上。西方设计师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思维开放,设计师融合了意大利西西里浪漫的本土风情,从城堡元素中,衍生出符合国际化潮流的图案,使刺绣服饰在传承中具有创新。西方文艺复兴后,文化空前的繁荣,人们思想解放,一切趋向光明灿烂,喜爱明亮的色泽,而且英国清教运动后,黑色和灰色也得到了肯定。色彩随人们喜好而定,不再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同时西方设计师对于色彩的诠释已经达到了灵魂的高度,将单一色彩的概念扩大化,就像可可·香奈儿说过:“黑色包容一切,白色亦然,它们的美无懈可击,绝对和谐。”西方每年的高定发布会之前都要做流行色研发,做到面料、装饰、配饰、色彩的和谐统一。

香奈儿

当代中西方刺绣服饰虽有相互借鉴,但依旧发展着各自的优势。受中国传统服饰一元文化的影响,中国刺绣服饰注重内涵,强调寓意意境的表达,所以中国刺绣服饰的整体特征是传统唯美,内敛典雅的。而西方服装文化则是多元性文化,重视展示人体美和造型的立体感,加上西方人外向,善于表现的性格,西方刺绣服饰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展示他们奢华的情感,浪漫至上。西方刺绣服饰更大胆创新,追求个性,寻求对平衡的突破和对片面性的掘进,在设计、表现、创造上别具一格,更具有创新性。当代中国刺绣服饰虽在造型上逐渐西化,但其刺绣装饰仍以中国传统刺绣为主,具有古典的韵律感。中西方因其地域文化导致的审美视觉差异,使中西方刺绣服饰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为世界服饰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劳伦斯·许作品

虽然中西方刺绣服饰在视觉表现形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对和谐美的追求上却具有同一性。和谐意味着一种最佳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是最理想的美,也是中西方刺绣服饰共同的追求。中国服饰审美观受中国传统哲学观的影响。儒家的“中和之美”和道家的“天人合一”,代表了中国人所追求的和谐。刺绣服饰也遵循着外观形式和内部装饰的整体把握,整体和谐才能从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中国现代中式婚礼服,在领、袖、前襟、下摆部位有镶边和龙凤、花卉的刺绣,装饰图案和装饰的部位繁简、疏密对比和谐,相得益彰。色彩上没有选择传统的红色,男女款以蓝橙互补色搭配,象征了男女阴阳互补的和谐。中式刺绣服饰往往使用宽松柔和的平面裁剪结构,二维的剪裁方式与平顺的绣面,通过服饰的外形与刺绣装饰多层次的组合,展现中国刺绣服饰气韵生动的和谐美感。中国刺绣服饰这种来源于自然并经过艺术的加工与处理后的色彩与纹样,正是中国传统审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即“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展现自然的人格精神,体现着服饰整体的和谐要求。

劳伦斯·许为川普孙女设计的裙子

西方的和谐是追求形式上的和谐。亚里士多德提出美的主要形式在于:秩序、匀称、明确的观点。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提出美的法则:完整、比例、和谐以及鲜明。康德则直接认定,美是一个对象的和睦的形式。就如西方服饰审美中认为服饰的形是衣料与人体共同创造的,服饰和人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两者共同作用,达到和谐的统一。刺绣服饰中刺绣是服饰的一部分,西方设计师通过遵循一定规律、法则,用理性科学的设计方式,在服饰的设计过程中使用刺绣元素时注意在穿着上是否符合功能性、审美性以及对人而言的装饰从属地位。从图案设计中的点、线、面到对色彩运用的对比与调和、刺绣装饰与服饰轮廓搭配之间我们都可以看到西方设计师对形式和谐的追求。中的西方现代刺绣礼服,立体剪裁的大廓型符合西方三维空间的视觉偏好,落英缤纷的花卉图案,在明与暗、疏与密的主从关系的安排下,形成一种秩序。花枝的部分用包梗绣的手法绣制,对应于花瓣的立体绣法,高低错落,层次感强,一切都是在精心的安排下,形成整体的和谐。

Paolo Sebastian高定服装

当代设计的价值评判标准则是真善美,在当下世界文化的密切交流下,中西方刺绣服饰的设计遵循真善美的和谐,这是中西方刺绣服饰共同的发展目标。中西方刺绣服饰不仅需要满足主体与客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现代人们高标准审美情趣下还要关注服饰与情感、感性与理性、表现与再现、整体与社会、自由与必然的深刻对立关系,重新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

Gucci

在近几年的时尚领域里,把刺绣发挥的最为淋漓的莫不过是Gucci现在的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这个毕业于全球顶尖学府罗马服装学院的创意总监,在Gucci以往的设计上做出了很大的创新。创新是有风险并且难以把握的,过,则轻佻;不足,则创意不足。GUCCI不但没有把刺绣做的过时土气,反倒呈现出来的是高雅大气,引发了世界潮流。

GUCCI

通过以上对中西方刺绣服饰审美文化的分析,我们发现中西方刺绣服饰在不同的审美文化下从整体上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形态,但又在差异性中存在着相似之处,就是对和谐美的追求。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把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文化观念下所表现出的形式语言进行互补的强化和借鉴,使中西方刺绣服饰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呈现出新的形态是当今设计师应思考的问题。

原文标题:当代中西方刺绣服饰的审美比较,作者:郭润坤,杨晓旗,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全文链接: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8&filename=YSLL2018Z1024&v=MTQ2NTVIWU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S2VaZVJ2RnkzbFY3N0xQRDdIWXJHNEg5bW1ybzk=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