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对比M1性能发热续航测试,ipadpro2022全方面对比ipadair5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穿越火线启动黑屏 M2对比M1性能发热续航测试,ipadpro2022全方面对比ipadair5总结

M2对比M1性能发热续航测试,ipadpro2022全方面对比ipadair5总结

2024-06-01 10: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家好,苹果于10月26日正式发售ipadpro2022,正巧我本人买了一台256G的pro2022和一台64G的air5,均购自官网,下面从各方面讲一讲M2和M1的性能对比,以及pro2022和air5的全方面对比。走过路过的观众老爷们不妨投个币点个赞呀~

性能

        从6月苹果发布M2的macbook上看,相较M1,CPU理论性能提升18%,满血十核心版本GPU提升35%。但是在ipadpro2022的宣传短片上,可以看到CPU提升变成了15%。显然,在没有制程大幅度进步的情况下(你甚至可以直接以核心面积比例来估算性能提升),M2的峰值性能提升也带来了峰值功耗的提升,这对于体积较大散热条件更好的macbook而言多上几瓦的峰值功耗可能不是大问题,但是对于体积相对较小的ipad而言,多上几瓦的峰值功耗可能就会对被动散热提出严峻的考验。因此苹果应该是出于散热考虑,限制了CPU的峰值性能表现,好在GPU的35%提升并没有受影响。

        实测ipadair5和ipadpro2022的GeekBench5跑分如下

实测CPU单核提升10%,多核提升16%实测GPU跑分提升56%

        经测试,CPU提升符合苹果宣传,实测单核提升10%,多核提升16%。但是GPU在GeekBench5中的跑分却提升多达56%,这显然是存在误差的。个人认为可能是由于Compute测试不仅仅取决于GPU提升,可能还加权了一部分内存从LPDDR4X提升到LPDDR5的50%带宽提升。因此跑分仅供参考!

        此外,3Dmark WildLife extreme可以很好反应跨平台设备的游戏性能,我也进行了相关测试

Wild Life extreme跑分提升约35%

        3Dmark非常适合衡量设备的游戏性能表现,压力瓶颈一般设于GPU,结果一般不适用于GPU低负载且严重依赖CPU单核性能的游戏,但对高负载游戏具有良好的参考性。可见综合性能提升35%与GPU提升幅度完全相同。

发热

        首先要声明一点,air5的散热能力个人认为是差于pro系列的,pro模具没有变化,理想的对比应该是pro21和pro22进行比对。air的发热点集中在正面竖持角度,屏幕的右下角靠近手写笔吸附的区域,也就是背板logo的左下方区域。而pro的导热更均匀,发热区域为自logo辐射开来的几乎整个背板。

air5及pro2022的发热集中区域对比图

        用3Dmark WildLife extreme的压力测试反应两台机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下的降频情况,通过长达20分钟的20轮循环测试以反应两台机器的被动散热能力和处理器稳定高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ipad pro 2022压力测试结果ipad air 5压力测试结果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pro在20轮测试中第二轮开始明显降频直到后期都非常平稳,而air5则先后经历了两次降频,这可以大体说明air5在长期负载下的导热效率比pro更差一点,会发生进一步的降频。

        而两款M系列的芯片放在ipad上,他们的峰值功耗都比较高,因此首轮测试成绩好看,但是被动散热的模具完全无法支持火力全开,air5的降频稳定在近70%,pro2022稳定在68%,这还是在pro的导热更好的前提下,这进一步说明了M2的峰值功耗相比M1更高,因此迎来了更大的降频幅度。参考3Dmark的数据库,pro2021大约在72%附近。通过简单的计算,不难得出pro2022的M2芯片在稳定高负载下的持续输出性能大概是pro2021的(1.35*0.68)/(1*0.72)=1.275倍,也就是提升28%左右。

性能与发热小结

        M2相比M1同功耗下有着更高的性能,因此可以认为日常负载的能效更好,续航有一点优势。【注:pro机型的续航与promotion刷新率档位密切相关,看视频开弹幕/看视频关弹幕/一直刷信息流/开关省电模式锁60hz都对续航有很大影响】。个人估计在软解播放本地视频的场景下,其他条件控制不变,续航应该有6%-10%左右的提升。

        M1和M2峰值功耗都无法在ipad上长期压住,M2峰值功耗更高因此降频幅度更大。参考3Dmark测试结果,近似认为峰值性能提升35%,而降频后的稳定领先幅度为28%左右。如果需要长时间运行高负载程序,建议外置散热器增强散热。

        鉴于市面主流游戏均未对M2进行适配,分辨率无法统一,因此无法进行游戏方面的实测和统计,GPU高负载游戏可以参考3Dmark的测试结果自行估计。

        总之,M2在日常使用的提升不高很难感知,但是吃GPU负载的大型游戏和程序中应该有明显更好的体验,如游玩神界原罪2等。

其他方面对比

外放音质上,pro的声音的层次感明显好于air,air的声音听起来则比较扁平,同档位音量air声音会更大,不过相信我你绝对不会想把ipad的外放音量拉到最高的,两个都能把人吵死。

书写体验上,pro2022的延迟会优于air5,我不清楚二者是否还存在屏幕采样率的区别,但就我在GN里记笔记的感受来看,air5写快了容易出现字迹和笔之间的空白,也就是跟不上。但是pro的这种现象要好很多,除非非常快的划线,字迹都是牢牢跟在笔下。当然只要不对比,二者都是好用的,和高刷同理。

悬停功能上,目前procreate还没有更新5.3版本未适配悬停,从备忘录的体验来看,悬停的优点在于色彩混合和笔触大小更加直观,同时笔相当于从原本的“操作”功能变成了“选定+操作”功能,在某些特定软件中存在一定优势,可以提升使用体验,谈不上雪中送炭,但也算是锦上添花的功能。

做工问题上,我个人觉得pro2022的做工会略好于air5。就我手里这两台,air5到手后有轻度的后壳空响,不过用一用就紧实贴合了。air5按压后旁边区域出现的屏幕水波纹有4-5处,而pro我只检查到1处。二者均不影响正常力度的触控、使用和书写,但air5的水波纹在用笔很大力作图时水波纹会若隐若现,而pro不会这样。音量键我个人认为都是公差问题,就我这两台来看air要比pro更紧实一些,但是我是完全不介意这个,这和寿命又没有必然联系。个人建议频繁换机的朋友拿到一台差不多的就可以了,没有什么东西是十全十美的,换机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远不如老老实实直接拿来用开心和划算。

充电配件上,pro2022附赠的充电线换成了编织线材质,比原先线材更柔软,弯折舒服更加耐用。有趣的是,我注意到新款的编织线一端插头金属上刻有了序列编号,而原先的数据线是没有的,应该是为了防伪吧。充电头均为20W,机器本身支持到的最高上限也都是35W左右没有变化。

充电线对比

        内容到此结束,感谢你的观看!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欢迎点赞投币收藏,谢谢支持~

        本文章内容及图片完全为本人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