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脱发,儿子一定秃么?女儿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秃头发型照片 爸爸脱发,儿子一定秃么?女儿呢?

爸爸脱发,儿子一定秃么?女儿呢?

2024-07-01 01: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英国皇室祖孙三代

图片来源:Sam / 丁香医生

如果你还记得高中生物课本,或许记忆里还遗存着这么一道题,结论是「脱发对男性是显性遗传,对女性是隐性遗传」:

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这道题并不准确。

脱发的原因有好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雄激素性脱发,简称雄脱。

据估计,所有的脱发中 90% 左右都是雄脱。

我国男性总体的雄脱患病率约为 21.3% ,60 岁以上男性增至 57%。可以说,秃头是一半以上男人的宿命( 所以没关系,大家迟早都会秃的 )。

女性也可能患上雄脱,总体的患病率大概在 6%,远远低于男性。

有些人就会猜测:是不是雄脱的遗传与性别有关系,「爸秃」和「妈秃」对孩子影响不一样?

是,也不是。

人的基因分布在 23 对染色体上,其中 22 对是常染色体,在遗传上男女平等;还有一对是性染色体,男性是 XY,女性是 XX,爸爸妈妈遗传给儿子和女儿的不太一样。

那么,雄激素性脱发相关的基因在哪呢?

实际上,脱发并不像那道生物题里说的,只有一个决定性的基因,而是由很多基因共同影响。目前这些基因还没有全都被找到。

2017 年,一项研究找到了 112 个常染色体基因和 13 个 X 染色体基因,都与脱发相关。其中,47.3% 的「秃头变异」来自常染色体,而 4.6% 来自 X 染色体。 有些基因可能比别的更重要一些,比如X 染色体上的雄激素受体基因。

无论是爸还是妈,对孩子是否发生雄激素性脱发,贡献值都差不多。对男生而言,由于 X 染色体只来自母亲,所以可能母亲还更重要一点。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等一下。

既然遗传是公平的

为啥男比女更容易秃?

雄脱的遗传并不是单独来自于爸爸或妈妈,而是接近一人一半。那么,为啥男生更容易雄脱,而女生远远更少?

因为基因只给了一片「图纸」,而头发的具体「施工」与雄激素有直接关系。

对于雄脱,最关键的激素叫双氢睾酮( DHT ),它才是导致脱发的元凶。男性由于是男性,双氢睾酮的水平天生比女性高,雄脱问题也就表现得更显著。

这种激素到青春期之后开始大量分泌,所以大多数男性年轻时都毛发茂密,在步入职场的 20 至 30 岁开始意识到头顶发凉。在这期间,出现发际线后退、头发变细变软,都可能是雄脱的征兆。

遗传的主要作用,是让一些人的毛囊对这种激素更加敏感,更容易脱发。

拿到同样的「图纸」,男性和女性获得的头发形状并不一样。

DHT 这种激素很有意思,它会作用于头皮特定区域的毛囊,产生局部的脱发现象。

这也能解释一个神秘的问题:为啥有的男性,脱发的同时依然胡子茂密。

男性的脱发主要表现为发际线明显后退,呈现出「猫耳秃」到「地中海」的形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女性也会雄脱,但主要表现为头发稀疏、纤细,发缝扩大,尤其是前半个头(从头顶到发际缘之间)的头发变稀疏,发际线不一定会后退。在早期,这种脱发往往很难发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而且,女性即便雄脱,一般也会到更年期之后,激素水平改变,才会有明显的表现。

总之呢,相比于「爸秃」,「妈秃」更隐蔽,大部分有记录的雄脱家族史都是父系。但「妈秃」威力同样巨大,甚至比「爸秃」更大。

图片来源:网络

那要是老爸或老妈已经秃了,自己跟着秃的概率是多少呢?

Emmm……

挺高的。

雄脱几乎全部取决于遗传,跟压力、熬夜、饮食什么的关系不大,也没什么好办法预防。一项调查国外双胞胎秃发基因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为男性雄脱提供了超过 80% 的影响力。

我国的流行病学数据也显示,在雄激素性脱发的患者中,有 53.3%~63.9% 的人报告了家族遗传史。

因此,只要爸妈其中一方有肉眼可见的秃,儿子秃的概率就不低。

国外研究表明,如果父亲脱发,儿子超过 80% 也会出现明显的秃顶,概率是父亲不秃顶的儿子的 5 倍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

抵制加班

还有助于保护头发吗?

最后,有一个比较好的消息。

虽然遗传性的雄脱几乎没法预防,但是你有很多办法预防

别的脱发

大部分其他类型的脱发都是不太遗传,或者完全不遗传的。它们主要受生活习惯、头皮健康和其他疾病影响。

在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之中,比雄激素性脱发更早到来的,可能还有以下这几种脱发:

斑秃

自身免疫疾病,通常表现为毛发脱落一块,但也可能掉落大片头发和其他体毛 可能与精神过度紧张和劳累、内分泌失调,或其他免疫疾病有关 斑秃有一定的遗传性,但遗传不是主要因素

休止期脱发

原本应该生长的头发提前进入了休止期 精神压力、节食减肥、重大疾病可能诱发,女性妊娠和哺乳期更可能发生

皮肤病及瘢痕导致的脱发

由脂溢性皮炎、头癣等头皮疾病,或头皮瘢痕引起 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

牵引性脱发

由于头发扎得过紧、帽子反复摩擦等,也可能由心理疾病带来的拔毛癖导致 早期大多可恢复,时间太长可能造成永久性脱发

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护发习惯会加重脱发,让本来就不太茂盛的头发更早脱落,可能雄激素性脱发的威力还没全面展现出来,其他类型的脱发就先到了。

然后,两类脱发无缝衔接~~~~~

太惨了。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 辞掉你的 996 工作 尽量不要熬夜,别太有压力,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科学护发、关注头皮状态,不要过度做发型,不要迷信各类偏方,这些建议依然有用。

别担心。发际线后退可能是因为你在前进,但现在完全有办法让发际线不后退。

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脱发、是哪种脱发,最好的方式还是看皮肤科。

大部分脱发都能有效干预,即使是最「命中注定」的雄脱,也有非那雄胺、米诺地尔等药物帮忙控制(需要持续使用),再不济还有植发这一终极武器。

万一你还是秃了,祝你变强。

图片来源:一拳超人

小贴士

一个好消息:成年人每天脱落 50 至 100 根头发,是头发正常的更新代谢,不会导致头发显著减少。

想知道自己是否脱发,可以在洗头后等五天,然后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住 40 至 60 根头发左右的一小撮,从头发根部轻轻往下拉。

能拉下来一根或两根算正常,三根以上可能存在脱发。

本文审核专家

更多优质内容

秃头脱发,一对一咨询皮肤科医生

对症治疗见效快 专业指导不踩坑

新人 1 元义诊👇

参考文献

[2] Rathnayake D, Sinclair R. 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J].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2010, 11(8): 1295-1304.

[3] Birch M P, Messenger A G. Genetic factors predispose to balding and non-balding in men[J].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1, 11(4): 309-14.

[4] 杜鹃. 斑秃易感位点与中国汉族斑秃人群相关性研究[D]. 安徽医科大学, 2015.

[5]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策划制作

策划:徐梓莹 | 监制:Feidi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