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和南方医疗机构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私立医院是不是都是坑钱的 中国北方和南方医疗机构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中国北方和南方医疗机构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2024-05-13 20: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医疗机构的差异不单单表现在经济结构上,也与资源和发展趋势息息相关。本文在医疗机构集中度、公立医疗占比和未来生存空间三个层面进行探讨,中国北方和南方医疗机构的差异到底在哪些方面。

来源:MBS品牌中心

作者:吴优编辑:南翼

我们曾看到过一组对比,认为:中国的医疗实力发展,北方是力压南方!除了北京、天津外,沈阳、西安、哈尔滨、郑州等城市,成为了中国北方医疗发展的主力军。有学者列出一份中国城市医疗资源的排名,以三甲医院数量、执业医生数量、医疗机构病床数量为三大参考指标。在这份榜单的前十名,发现北方城市的优势较大。北方不仅拥有宇宙中心——北京,这样云集全中国最多、最佳医疗资源的首都,还有像郑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这种全球规模最大的医院。

所以,如果从公立医疗资源的集中度来看,北方城市显然优于南方。可是,我们今天要提出的疑问是:

1. 医疗机构集中度越高就越好吗?

2. 公立医疗的占比越高就越好吗?

3. 只有公立医疗机构才能带给国民一流的技术吗?

01、医疗机构集中度是低效的行政干预

中国近年来特别流行城市排行榜,其中一项就是以三甲医院的数量来作为城市医疗资源排名的参考指标。如同高校数量一样,仿佛高校和医院的数量越多,这个城市就越有魅力,越能吸引人才,越有发展潜力。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不仅深圳是一个特例,而且在众多南方二三线城市里,很多城市的经济规模和活跃度都超过了那些传统意义的内陆强省会。

经济越发达,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越有开办优质高校和医疗机构的能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是结果。如果因果倒置,认为靠行政力量多修高校和医疗,就一定会带动经济,往往就事与愿违。如果一个城市靠行政力量修建的标的再多、再大,却缺乏经济活跃的基本要素,那么人才也会流失到其他经济更发达地区,因为只有在那些地区人才才有发挥的机会。所以,如果我们过重地把高校和医疗资源当成城市门面,那么有可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罢了。

尽管北方大城市的大型医疗资源集中度很高,是为一个城市发展提供保障的基础,但这恰好说明了几个问题:

北方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里面,而小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却远比南方差。这并不是大城市“虹吸”了小城市资源,恰恰说明北方经济结构是“点状发展”,而南方是“面状发展”。南方的医疗集中度尽管不高,但却相对更均匀。 

北方的生存条件更差,人口比南方稀疏、又有严冬,导致人们更需要抱团取暖,集中到大城市生活。北方有一半的时间都属于不太活跃的经济状态,如果医疗资源还过于集中的话,那么就可能导致在严冬时候,很多偏远、不发达地区的人们就医是更困难的。 

北方的医疗人才就业更困难。由于缺乏足够的中小型医疗机构数量,特别是民营医疗、消费医疗的不活跃,导致人才只能拼命挤进大医院,而大医院也要不断扩容来“收纳”更多的人才和患者,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大医院的资源集中度。所以,一个地区大医院数量越多,未必就代表着这个城市更有活力。像“北上广”这样有超级资源的大城市一样构建三甲医院体系,或许本身就是错误的对标。 

建设过高密度的大三甲医疗机构,不仅不能带动新基建来拉动国民经济,而且会透支一个地区的医疗预算和财政预算。投资一个20亿的中型三甲医院,实际上要需要15-30年才能回本(甚至很多是没有回本打算的),如果稍不留心,就会年年巨亏。这些钱不可能靠印钞机来解决,而必然转嫁到全民负债。从现有的经济趋势和医疗经营的模型来看,这些上亿到30亿的中型体量医疗机构,几乎都是亏损的。看似欣欣向荣、全国拔地而起的大型三甲医院都在发挥着城市的门面工程,新基建的带头示范,可是最终谁来买单呢?

02、公立医疗占比过高就成为了负担

根据医疗保险类型,不同国家公立医院占比分为四种情况:一是以税收筹资为主的国家(如英国),公立医院机构数和床位数占比往往超过90%;二是以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的国家(如美国),公立医院机构数和床位数占比往往低于30%;三是社会医疗保险国家(如德国和法国),公立医院机构数和床位数分别超过30%和50%;四是以非营利性医院为主的社会医疗保险国家(如日本、韩国),由于法律明确规定不设立营利性医疗机构,这些国家的民营医院由政府独立支持的非营利性财团法人来运营。

2018年,我国公立医院机构数和床位数占比分别为36.45%和73.66%,而诊疗人次、住院人数、业务收入和总资产占比在81%-85%。也就是说中国基本上是和英国类似,以税收来作为国民医疗支出的主力。这种制度的主要问题在于:财政负担巨大,国民就医也有高度依附于政府的心理依赖。所以,在不少欧洲的政治格局中,左派只要愿意挥霍着财政收入去给全民发福利,就会引来不少粉丝。但实际上,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有可能是致命的。

公立医疗体系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低下,监管处于走形式。既要马儿跑,又要少吃草,那么就只能牺牲质量了。看似人人都有公平、便宜的就医,但质量始终上不去,因为公费就那么多。要么选择让财政破产,要么选择低效低质量的就医、得过且过。

公立规模越大,私立就举步维艰。很显然,能带来更好服务体验(甚至更前沿技术),但价格更贵的私立医疗机构在国民心中就变成了昧着良心赚钱的黄世仁。国民的心态走入了一个“便宜就好——服务忍一忍——技术水平不要求太高——不死就好”的恶性循环。当然,也必然催生出更多走后门的怪胎。人人都想通过走后门来获得更好的技术资源(服务都不是那么重要),而不愿意通过正大光明的花钱去私立医疗机构。

所以,在经济不发达、公立医疗占比更高的北方,人们更倾向于实现全民、全范围的医保。即便是私立医院和诊所,也必须纳入医保体系,才会有顾客上门。而经济和思维更发达的南方,却可以接受更多自费项目、享受更好的服务,因为擅长做生意的人明白一个道理,花钱享受才能带来身心愉悦,而轻松上阵、才能创造更多财富。

但缺乏经济学常识的人们,却忘记了另一个经济原理,当你想获得1块钱回报时,你需要付出5倍的效率代价。是的,人们总在为了这1块钱的医保报销而绞尽脑汁时,我们却多为此缴纳了5块钱的税负。

03、私立医疗机构迟早会超越公立医疗机构

上面这个结论,恐怕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讲是很难接受的。人们活在了曾经几十年的经历中,刻板地认为世界是不变的,所以大型公立医疗机构一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这里荟萃了先进的设施、优秀的人才、掌握着学术话语权、甚至能够定夺人才的职称和命运,也是权势阶层的天选之地。这个论断,在北方是几乎难以辩驳的;但在发达的南方,特别是公立医疗资源并不那么耀眼的二三线城市,或许就有更多变数。

时代的必然

南方的经济结构中,最大的生力军并非是那些曾经体量惊人的房地产企业和国营企业,而是大量做着全世界生意的生产和外贸企业。在“三驾马车”的潮落过后,人们发现唯有继续让这样的企业发扬光大才能带动全国的经济活力。所以,这些散落在南方大小城市、乡镇街头的企业们,他们仍然会高效地创造财富,积累品牌口碑。而一旦财富和品牌积累后,他们投资和创建医疗机构,将成为大量企业家回馈社会的必然。

我们在《医疗机构品牌创建高阶训练系列教程》的各个分册中提到过世界大量优秀医疗机构的诞生其实都来自于企业家们对社会的福祉反馈。改革开放早期的企业家们创建私立医疗机构,更多来自于对赚钱的冲动,只要能补位一个小区域公立医疗的不足,就能赚到第一桶金。但随着公立医疗的充分渗透和价格穿透,导致私立医疗机构靠刚需看病“赚钱”的空间越来越小,这是世界发展的规律,非中国之特有。而中国改革开放仅仅四十多年,“富一代”的财富积累还是很薄弱的,但随着“富二代”、“富三代”的进一步积累,随着更多有着极好经济基础、又有公益情怀的新青年们出现,从追求“盈利”到追求“非盈利”,将成为下一代企业家们的共识。所以,我们相信未来南方会诞生一批投资过硬、人才过硬的高质量民营医疗机构。

而唯有人们吃饱、吃好后,人们的安全感更高,也不过度依赖医保、而是有更广泛的商保、自筹资金和慈善公益捐赠为支撑时,这个社会才会更和谐。

科技的必然

无论是现代生物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民用设备的发展,其实都在指引者医疗行业发展的新未来:小型化、社区化和消费化。

就像我们看到80年前的计算机一样,都是超大尺寸的,而未来的很多医疗大型设备也必然会越来越迷你和轻量化,这就让很多先进设备快速普及到中小型私立医疗机构,而让这些机构有条件开展大型公立医院曾经同样的诊疗服务。

另外,很多诊疗服务无需到院,通过互联网会诊、医护人员上门、机器人介入,都会提高诊疗能力。在越来越缺乏年轻劳动力的老龄化社会,民营医疗机构会不断钻研出更多便捷的、便宜的、优质的上门服务,而这些服务业的优势,恰好又不是公立医疗机构擅长的,更不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定位所在。

当然,随着人们对更健康、更美丽、更惬意的健康追求,人们更需要很多个性化服务,更多前沿有趣的诊疗套餐。很显然,这些消费型服务,是不可能纳入医保的。消费者既然花了钱,就肯定要选择更精致和好玩的体验场景,而不可能选择那种暮气沉沉的公立医疗场所。所以,在消费医疗领域,私立医疗的生存空间远大于公立医疗机构。

追求享受,让自己保持年轻——这显然符合“虚拟经济”的时代特征。迟早人类都会半个身体进入虚拟场景,而总需要让自己的“躯壳”保持年轻吧。

END  

本文来源:MBS品牌中心

作者:吴优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