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神哥是什么 三位一體

三位一體

#三位一體|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2019年8月3日)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8月3日)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三位一體"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本條目有隱藏内容,可能會损害讀者的閱覽体验。請協助改善條目,以符合维基百科标准。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重複記載、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关于与「三位一體」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三位一體 (消歧義)」。   此條目介紹的是基督教神學術語。关于古希臘戲劇的特點,请见「三一律」。关于數學術語,请见「三一律(數學)」。 基督教系列條目 耶稣 基督 基督教中的耶稣 降生 事工 受难(十字架) 复活 聖經 基础 旧约 新约 福音 正典 书卷(英语:Books of the Bible) 教会 信經 新约 (概念) 神学 神 三位一體 聖父 聖子 聖靈 辨惑学 洗礼 基督论 神学史(英语:Hi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传教 救赎 历史 传统(英语:Christian tradition) 马利亚 使徒 彼得 保罗 教父 早期基督教 君士坦丁 大公會議 奥古斯丁 東西教會大分裂 十字軍東征 阿奎那 亞維儂分裂 威克里夫 揚胡斯 宗教改革 路德 喀爾文 慈運理 亨利八世 阿民念 派系群组 西方基督教 公教會 新教 信義宗 循道宗 再臨宗 重浸宗 聖公宗 浸礼宗 歸正宗 福音派 五旬宗 聖潔運動 東方基督教 正教会 東儀天主教會 東方正統教會 東方教會 非三位一體派 耶和華見證人 後期聖徒運動 独一神格五旬节派(英语:Oneness Pentecostal) 相关专题 艺术 节日 批评 合一运动 禮拜儀式 音乐 其他宗教(英语:Christianity and other religions) 禱告 布道 基督教象徵 五色福音  Portal:基督教查论编 神聖三位一體, 由 Szymon Czechowicz (1756–1758) 所描繪

三位一體(拉丁語:Trinitas,又譯為天主圣三),基督教神學術語,是基督宗教神YHWH(新教常汉译为上帝或耶和華,天主教常汉译为天主雅威)的神學理論,建立於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的《尼西亞信經》,是基督教三大宗派的基本信條。

三一論主張:聖父、聖子、聖神(天主教會譯為聖神,東正教會和新教則譯為聖靈)三個不同的位格為同一本體、同一本質、同一屬性,是一位上帝,他們以同本體論(希臘語:homoousios)來表達他們之間的關連:[1]

通俗地說,神是獨一的,只有一位神;方信恩簡單來說,讓小朋友都聽得懂,一位神分成三部分,三位一體就是天上一個我,地上一個我,心裡又另一個我。聖父完全是神,聖子完全是神,聖靈完全是神;子是父的化身和彰顯,靈是父子的實際和實化。

《亞他那修信經》對三一論得到了比較公認的解釋。《新約聖經》沒有明確使用「三位一體」一詞,三位一體的理論基礎建基於一些聖經經文。[2]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浸)。”《馬太福音》第28章第19节

其中包括在經文用「名」是單數,三位一體的支持者指聖父、聖子、聖靈乃共用上帝的名。一些經文被視為隱含三位一體的思想,而教父和護教士加以立論及宣講。

歷史上不斷有一些基督教派及個別人士否定此教義。基督宗教的主流教會接納三位一體為傳統教義之一;反對方則支持“一位格論”[3]、“形態論”、“三位三體”等,否定三一論。

傳統天主教會把聖神降臨節第一主日定為三一主日,紀念天主聖父、聖子、聖神是三位一體。

目录 1 歷史 2 聖經根據 2.1 旧约 2.2 新约 2.3 神的獨一性 2.4 圣灵是神的使者? 2.5 耶稣是神? 2.5.1 耶穌的回答 2.5.2 門徒的解釋 2.6 圣父、圣子、圣灵同时出现的经文 3 反對聲音 3.1 基督教 3.2 伊斯蘭教 3.3 宗教改革時期前後 3.4 近代社會 3.4.1 關於神的複数 4 参考文献 5 外部連結 5.1 贊成三位一體論 5.2 反對三位一體論 6 参见 歷史[编辑]

第一世紀的基督徒敬拜基督和崇拜天父,奉父、子、聖靈的名受洗(受浸),卻沒有使用「三位一體」的名詞。第一、二世紀的教父(如伊納爵[4]、游斯丁[5]等)運用三位一體的概念,但沒有使用這個名稱。最先使用「三位一體」一詞的,是拉丁教父戴都良。他用「本體」(essence)來說明神性及神性所包括的一切,指聖父、聖子、聖靈同有相同本質,只是互相關係的不同。戴都良用拉丁文Trinitas,意為「三而一」。後來,這詞一直被教會所採用。

三一论图示

戴都良是支持《從屬論》,認為「父是全部的本質,子是部份的本質,因為子乃是從父演展出來。」戴都良是支持「子低於父」的觀點。戴都良之所以被認為是重要的教父,因為他乃是第一個開始討論本質與位格概念的人;後來在《尼西亞信經》制訂時,所用的概念竟與他早一百多年所說的相符合。三世紀的教父俄利根、諾窪天(Novatianus)、希波律圖[6]、教宗狄約尼削[7]等人都持三位一體的原則。

從公元2至5世紀,基督教的教父們根據《聖經》,再結合古希臘和古羅馬哲學的學說(包括新柏拉圖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學說),建立出一套屬於基督教的教父哲學(即早期的神學)。《教義史六、亞歷山大的教父》指出:「在第二、第三世紀中,有人將古希臘哲學與福音的真理混合起來,形成了一派神學,即所謂亞歷山大派的神學。」這時期的著名教父有俄利根,他是用「永遠生出」來解說父與子關係的第一人。「俄利根說“聖言”(指聖子)有自己的位格,也與父同永,乃是由於聖父永恆的旨意而生。」俄利根提出的“與父同永”,使三位一體教義有了一個神學基礎。雖然如此,俄利根仍認為“子是小於父的”。「俄利根不單是認為子在世時是次於聖父,就是在本質上看來也是次於聖父的。」總括來說,早期護教士和教父(包括亞流的亞流派)都是認為聖子(即子)與聖父(即父)不是平等的,聖子在某一方面小於聖父。

教父亞他那修與亞流及其支持者亞流派有一個主要分歧,「亞他那修覺得,若以基督為受造者,即否認相信他而得救並與上帝聯合。」「會議中亞流派拒絕“永遠生出”的概念,而亞他那修卻堅稱此點。亞流派說,聖子是從無中被創造出來的,而亞他那修則主張,他是從聖父的本質中而生出來的。亞流派主張,聖子與聖父並非是同質的,而亞他那修堅稱,他是與父同質的。」之後亞他那修為了抵抗亞流派寫成了亞他拿修信經。

西元325年在尼西亞會議中, 三位一體被宣告為正統, 亞流被譴責

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召集的第一次基督教大公會議(後世稱為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在西元325年召開。會議討論的是“同質”和俄利根的“同永”這兩個問題。會議最終採用了關鍵字詞——「同質」(homoousios)[8],公認耶穌和聖父是同一本質,是同等的,並通過了《尼西亞信經》[9]。反對的亞流派被判為異端。據該撒利亞主教優西比烏(Eusebius)在會後記載,當時君士坦丁大帝主持會議“彷佛是上帝的使者”[10],故《教義史》上指出:「會議的決定並沒有止息爭端,只是成為爭端的開始。」沒多久以後,不論君士坦丁大帝或者是多數東方教會的主教們,竟都拒絕尼西亞公會議採納的《尼西亞信經》。[11]

在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中,只討論了聖子和聖父同質的問題,聖靈(聖神)的正統性並未有在《尼西亞信經》提及。關於聖靈的地位,《天主教歷史淺談(上二十三)》指出:「凱撒勒雅的主教巴西略(Basilio,330-379)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思想作了一番神學思考,寫了一部《論天主神聖》(Il trattato sullo Spirito Santo,374)的書,他在著作中指出,聖神與聖父和聖子是同性同等的。」[12]及至西元381年的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大公會議在重新修訂《尼西亞信經》時上加上了聖靈的描述。

經過戴都良和亞他那修的多年發展,最後由奧古斯丁確立為教會的神學信仰。加上在大公會議中的確定,三位一體最終成為傳統教義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宗教改革時期,新教改革家克爾文進一步說明三位一體的教義,故此這也是新教信仰的一部分。直到現代,傳統基督宗教均恪守三位一體為傳統的重要教義。

現按正統神學的觀點,三位一體是有限的人類理性所無法理解的,例如在《系統神學》描述:「上帝三位一體的奧秘,非凡人的智慧能測;在人的有限經驗上,沒有類似的事,可作比擬;因此一切比擬的想法,都不能達成願望。在中古時代,乃視為一個奧秘;在十八世紀,乃視為一種無意義和不合理的教義。即使到現在,三位一體論仍不能有一個圓滿的解釋。在人的經驗和理解上,不能有一個完全恰當的比擬,更不能積極闡發其奧秘。」[13]

聖經根據[编辑] 旧约[编辑] 在《创世纪》“起初神创造天地”文中,在希伯来文中,“神”(Elohim)一字乃复数,本来在希伯来文中,Eloah是单数,Elohim是复数。然而,圣经的作者用 Elohim,然后又指出祂乃独一无二的神。祂的名字指出祂乃独一无二的真神。“耶和华神”这名字在旧约圣经中出现不下300次,“耶和华”是单数的(He is),是独一的神的名字,但Elohim却是复数的。 在《创世纪》第一章26节,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文中,神自称我们。 新约[编辑] 《马太福音》第28章19节“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文中,在此“奉……的名”,“名”字在原文是单数的,而「三位同享一名独一真神的名」(或译: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也清楚顯示了三一神的真理。 神的獨一性[编辑] 《創世記》第一章1节:起初神創造天地。 《申命記》第六章4节:“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 《撒迦利亞書》第14章9节:“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華必為獨一無二的,他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 《馬可福音》第12章29节: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神——是獨一的主。’” 《約翰福音》第五章44节:“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 《約翰福音》第17章3节:“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羅馬書》第16章27节:“願榮耀,因耶穌基督,歸與獨一全智的神,直到永遠。阿們!” 《提摩太前書》一章17节:“但願尊貴、榮耀歸與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猶大書》第一章24节:“那能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歡歡喜喜站在他榮耀之前的我們的救主-獨一的神。” 《哥林多前書》第八章4b节:“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沒有別的神。” 《哥林多前書》第12章6节:“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裏面運行一切的事。” 《雅各書》第二章19节:“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 圣灵是神的使者?[编辑]

圣灵是神的灵,基督的灵,神出来一位保惠师。(圣灵的位格在此展现出来)

《詩篇》第104章30节:“你發出你的靈,牠們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換為新。”這裡的你指的是耶和華神[查证请求],神發出聖靈萬物便受造,說明聖靈參與了創造。 《约翰福音》第三章5节:“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這裡說到聖靈使人重生,說明了聖靈是救主。 《使徒行傳》第五章3节: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几分呢?第五章4节: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卖了,价银不是你作主吗?你怎么心里起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 我们可以看到(欺哄圣灵,就是欺哄神)。 《约翰福音》第14章16—17节:“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乃是真理的圣灵”,注意是「一位」圣灵是位格的,圣经记载:他来了,提到「圣灵」用他。 《哥林多前书》第12章11节:“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 《詩篇》第139章的7—8节:“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裡。”我們無法逃避聖靈,這裡講到聖靈無所不在。 《哥林多前书》第二章的10—11节:“只有神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 聖靈參透萬事,連神最深奧的事也參透了,這裡提到聖靈無所不知。 《約伯記》第33章4节:“神的靈造我;全能者的氣使我得生。”由於《約伯記》是詩歌體文句上下平行同義,全能者的氣是指聖靈,聖靈有能力造就人。 耶稣是神?[编辑] 耶穌的回答[编辑] 在《约翰福音》第十章的29至38節中,

「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我與父原為一。」猶太人又拿起石頭來要打他。耶穌對他們說:「我從父顯出許多善事給你們看,你們是為哪一件拿石頭打我呢?」

猶太人回答說:「我們不是為善事拿石頭打你,是為你說僭妄的話;又為你是個人,反將自己當作神。」 耶穌說:「你們的律法上豈不是寫著『我曾說你們是神』嗎?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若那些承受神道的人尚且稱為神,父所分別為聖、又差到世間來的,他自稱是神的兒子,你們還向他說『你說僭妄的話』嗎?

我若不行我父的事,你們就不必信我;我若行了,你們縱然不信我,也當信這些事,叫你們又知道又明白父在我裡面,我也在父裡面。」

門徒的解釋[编辑] 《约翰福音》第一章1节:“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這裡的“道”指的就是“子『由神生的道』,他是在神創造萬有之上的彌賽亞,就是基督。亦是指神的首生的約翰壹書『太初原有的生命之道』。也是啟示錄所提到的,神的七燈臺和七靈及神的羔羊「我是初,我是終」的生命之主。他就是神所生造的獨生子(首先原有之生命)。萬物是藉著他創造而有的。將來,神也要藉他兒子生命,創造更多的神之子生命來。所以,在《創世紀》中說“我們”是指聖父、聖子和聖靈[來源請求] 《约翰福音》第10章30节:“耶稣说:‘我与父原为一。’” 耶稣与父是一。意思就是耶穌是從父(本質)而生而來的,身心靈完全合而为一(也就是神)。 《约翰一书》第五章20节:“我们也知道神的儿子已经来到,且将智慧赐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我们也在那位真实的里面,就是在他儿子耶稣基督里面。这是真神,也是永生。” 《约翰福音》第一章18节:“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称主耶稣为“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希腊文原文的意思“在父怀里的神”) 《希伯来书》第一章8节:“论到子却说,‘神阿,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子就是指耶稣基督。本处清楚表明论到了,天父就是神,所以说:“神阿,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來源請求] 《罗马书》第九章5节:保羅心靈也感動的說“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阿们。” 《提摩太前书》第三章16节:“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神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 神在肉身显现的就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來源可靠?] 《歌罗西书》第一章15-16节:“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爱子指的是耶稣,介绍耶稣是不能见的神之像,且是首生而首造萬有之上,将耶稣与受造万物分别开来,后面进一步解释其实耶稣就是他父神藉他生命創造物的生命之主。[來源請求] 圣父、圣子、圣灵同时出现的经文[编辑] 基督的洗禮

耶穌受神、聖靈祝福

《路加福音》第三章21—22节:“众百姓都受了洗,耶稣也受了洗,正祷告的时候,天就开了,圣灵降临在他身上,形状彷佛鸽子,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圣父、圣子、圣灵)同时出现。

下面是禱告和勸勉的話

《哥林多后书》第13章14节:“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都与众教会同在的。 《犹大书》第20章21節:“你们却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 同等行(圣灵的感动、神的慈爱、耶稣基督的恩惠)。 《彼得前书》第一章2节:“就是照父神的先见被拣选、借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他血所洒的人.愿恩惠平安、多多的加给你们。” 反對聲音[编辑] 基督教[编辑]

在基督宗教的教會成立初期,《聖經》所記載的歷史沒有記錄耶穌和使徒討論三位一體的問題。直至2-3世紀,有些古代教父開始用希臘哲學思想去論證上帝。自那時開始,上帝是三位一體的討論便越趨熾熱了。發展至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前,三位一體已發展為教內爭論。其後君士坦丁大帝召開了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會議亦通過《尼西亞信經》列明「聖子與聖父同質」,並將亞流派判為異端。但大公會議以後,有關三位一體的爭論持續了數十年。曾經有段時期,亞流派的勢力反過來壓倒亞他那修派的勢力。兩方勢力仗賴羅馬皇帝的支持互相抗衡,直至公元381年。

公元380年2月27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並在次年的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將《尼西亞信經》確立為「國家標準信仰」[14]。至此,三位一體的教義隨之而被確立,反對勢力再次被壓制。反對三位一體教義的人被審判為異端,有的被直接處死或者死於火刑。這一鬥爭持續了多個世紀。直到中世紀,人們再用哲學和心理學去解釋教義,三位一體完全確立[15]。

794年,查理曼在拉丁教会召集的法兰克福大公会议上宣布《義子說》为异端[16]。

現今不承認三位一體的基督教團體或基督教派系有基督弟兄會、基督科學教會、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Dawn Bible Students(英语:Dawn Bible Students)、基督堂教會、耶和華見證人、Living Church of God(英语:Living Church of God)、Members Church of God International(英语:Members Church of God International)、Oneness Pentecostalism(英语:Oneness Pentecostalism)、Church of God (Seventh Day)(英语:Church of God (Seventh Day))、一位论派、United Church of God(英语:United Church of God)和The Shepherd's Chapel(英语:The Shepherd's Chapel)。

伊斯蘭教[编辑]

伊斯蘭教穆斯林堅決反對三位一體說法,穆斯林稱耶穌為爾撒,認為爾撒是先知,是神所差遣的使者,但堅決反對爾撒是神的化身或具有神的位格,只承認爾撒是一位聖人,《可蘭經》確認爾撒是童貞女麥爾彥(瑪利亞)之子,但這神蹟不代表他就是神,就像其他先知一樣,是一個人類,但因為其有正義之美德而受天命,成為安拉的使者,來教化這些有經人,穆斯林也認為爾撒的位格,應按照《可蘭經》來判斷,《可蘭經》說阿拉真主是唯一真神,不會有別的神,所謂的《新約聖經》參雜了太多基督徒的神話與傳奇,已經不是單純的天啟之書了。這種說法頗類似於早期基督教學者提倡的《義子說》。

妄言真主確是三位中的一位的人,確已不信道了。除獨一的主宰外,絕無應受崇拜的。如果他們不停止妄言,那末,他們中不信道的人,必遭痛苦的刑罰。

——馬堅譯《古蘭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古蘭經『筵席章』第73節[17]

真主是萬物所仰賴的;他沒有生產,也沒有被生產。

——馬堅譯《古蘭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古蘭經『忠誠章』第2、3節[17] 宗教改革時期前後[编辑]

宗教改革運動前,反對三位一體之聲音被武力壓制,但反對聲仍零星出現,其中包括12世紀活躍於法國的清潔派。馬丁路德發起宗教改革後,亦有提倡與三一論相對的一位神論的教派成立。波蘭兄弟會在波蘭興起,極力反對三位一體[18]。一位論派隨即遭到來自天主教會的反對,也為馬丁·路德、克爾文、慈運理等宗教改革家所不容。1689年,英王威廉三世頒布宗教容忍法令(Toleration Act),但禁止任何人發表反對三位一體的言論[19]。很多人在天主教會、政府和新教勢力的排擠和壓迫下被迫流亡,被投入監獄或者被處以極刑。

反對三一論的人士有牛頓、威廉·惠斯顿(William Whiston)、伊曼纽·斯威登堡和塞爾維特等。其中西班牙神學家塞爾維特反對三一論,終被喀爾文主持的日内瓦理事會予以逮捕和處死[20]。

近代社會[编辑]

18世紀至20世紀初,反對三位一體論派已在歐美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早期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曾大力反對三位一體,但現在已改變初衷。

19世紀初後期聖徒運動產生的摩門教(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支持三位三體,為父、子、靈是分開獨立的三個神靈,但和諧的工作。

除此之外,19世紀80年代“聖經研究者”(即現稱耶和華見證人)的領導人查爾斯·泰茲·羅素公開支持一位論而否定三位一體的神學體系,並在美國和歐洲廣泛傳播。

基督教人士亦對此有商榷處,其中主復宗領袖李常受認為傳統三位一體教義過分強調神格中的三個身位,易有三神論的傾向。他依據聖經而提出:在經綸上父、子、聖靈有別,但在素質上子就是父、主就是靈(另參聖經約翰福音10:30;14:9等,哥林多後書3:17等處),卻被某些人誤認是主張形態論而被部分基督教界指責,但後來美國基督教研究院認錯,而發表了澄清的資訊[21]。

反對三位一體的聲音亦有來自反基督教的人士、哲學家和其他宗教。

及至現在,反對三位一體論者和三位一體論者亦互相衝突,個別教派亦不支持三位一體論。而宗教改革後,「基督是否就是上帝」也存在爭議。

關於神的複数[编辑]

三位一體支持者常以《創世記》使用神的複数当作論点,而據威廉·史密斯在《聖經辭典》裡說:“說‘Elo.him’顯示上帝的本質有複位格,只是妄揣臆說,現今很少學者會贊同。‘Elo.him’不是指語法學家所說的‘複數威嚴’,就是指上帝力量的總和,即上帝施展的全部力量。”

《美國閃族語言與文學雜誌》論到“Elo.him”說:“這個詞幾乎總是與單數的謂語動詞連用,由單數的定語修飾。”、“‘Elo.him’該是強度複數,表示偉大、威嚴的意思。”

希伯來語語法中,這個名詞的複數形式表示威嚴或卓越。因此《聖經》也用 “Elo.him” 和 “Elo.heh”,來指一些假神:《出埃及記》20:23:“你們不可作什麼神像(Elo‧heh)與我相配,不可為自己作金銀的神像。”、《撒母耳記》上5:7:“亞實突人見這光景,就說:以色列神的約櫃不可留在我們這裡,因為他的手重重加在我們和我們神(elo.heh)大袞的身上。”

聖經還用 ”Elo.him” 來指人:《詩篇》82:6:“我曾說:你們是神(Elo.him),都是至高者的兒子。”事實明顯表明,在希伯來語用複數形式的神一字,純粹是希伯來語的語法關係,而與所謂的 “位格” 毫無關係。更與三位一體扯不上任何關係。[22]

参考文献[编辑] ^ The Blessed Trinity. CATHOLIC ENCYCLOPEDIA.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3).  ^ 3認識真神(一)--三位一體. 教會實用資料庫.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 一位論派,中國大百科 ^ St. Ignatius of Antioch to the Magnesians (Roberts-Donaldson translation). www.earlychristianwritings.com.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3).  ^ Saint Justin Martyr: First Apology (Roberts-Donaldson). www.earlychristianwritings.com.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9).  ^ CHURCH FATHERS: Refutation of All Heresies, Book X (Hippolytus). www.newadvent.org.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 Catholic Answers: The Trinity. [200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12-17).  ^ homoousio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7) (英语).  ^ Council of Nicae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6) (英语).  ^ 大公会议时期的教会(323-843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东正教会历史》,拉斯加普里兹伦的塞尔维亚主教区 ^ 天主教歷史淺談(上二十二). [2005-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21).  ^ 天主教歷史淺談(上二十三). [2005-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21).  ^ 第柒章 三位一体论. bible.ccim.org.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2).  ^ 基督教簡史(九)- 歷史年代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教牧與教育小站,江茂松編譯 ^ 三位一體,美國百科全書 ^ Meens 2016,第64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Meens2016 (help) ^ 17.0 17.1 古蘭經漢譯經文查詢.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8).  ^ 第三十五章 苏西尼主义,神体一位论,现代主义,《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1986年,[ISBN 957-587-011-5] ^ 容忍法,大英簡明百科全書 ^ 一位論派,中國大百科全書 ^ 我们错了─重新评估倪柝声、李常受的“地方教会”运动. witnessleeteaching.com.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m.xuite.net/blog/knowbible/truth/115013766 創世紀1:26用上帝的複數詞並不表示上帝是三一的神。] 外部連結[编辑] 贊成三位一體論[编辑] 系統神學第柒章 三位一體論 三位一體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異端分辨(5)三一論教義-Good TV(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反對三位一體論[编辑] 為什麼三位一體被接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聖經教誨人們三位一體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lohiym 是否指三為一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我們"及"我"是否指三位一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编辑] 反對三位一體論、一位论派、三神論 一神教、多神教 三身、三相神、三清 三位一體核試驗 查论编亞伯拉罕諸教中的彌賽亞/基督犹太教中的弥赛亚君王身 份犹大支派大卫王后裔 → 以色列民族政治军事领袖(受膏者之一) → 弥赛亚时代创建者经 典希伯来圣经《塔纳赫》末世论七十個七 → 重建圣殿 → 弥赛亚复兴以色列基督教中的耶稣基督身 份圣子 → 道成肉身(出身·以马内利·受浸) → 人类的救主 → 千年王国创建者 → ...经 典希伯来圣经《旧约圣经》+《新约圣经》(含耶稣的教导)=《圣经》全书事 迹道成肉身 → 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完成宝血救赎之功 → 复活 → 显现 → 升天 → ...末世论假先知和敌基督兴起(“神迹奇事”惑众) → 中东和约的订立和撕毁 → 敌基督自我神化亵渎圣殿 → 宗教政治军事经济合一的邪恶强权 → 大灾难(含攻击以色列的中东战争、宗教战争、世界大战、哈米吉多頓) → 耶稣再临和审判伊斯兰教中的爾撒圣人身 份伊斯蘭教的先知 → 未死而被安拉接走(猜测十字架上的是某替身) → 马赫迪的助手经 典希伯来圣经《讨拉特》(“失真”) → 新约圣经或其四福音书《引支勒》(“失真”) → 《古兰经》为准末世论犹太假麦西哈旦扎里(独眼) → 宗教政治军事领袖马赫迪(被十二伊玛目派认为即隐遁的伊玛目) → 爾撒再临 → 反犹圣战 → 伊斯兰教征服地球 查论编基督教系列条目耶稣基督 基督(概念) 基督(教义) 诞生 受难 复活 升天 基础 教会 信經 四福音书 新约 十誡 聖經 正典 旧约 新约 神学 神(天主、上帝) 三位一体 聖父 聖子 聖靈 护教学 洗禮 婴儿 基督论 教会学 大公教會 神学史(英语:Hi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传教 救赎 历史与教会传统(英语:Christian tradition) 圣母玛利亚 聖若瑟 十二使徒 圣保罗 教父 使徒統緒 教會四特徵 五大牧首區 早期教会 传播年表 君士坦丁大帝 大公會議 希波的奥古斯丁 東西教會大分裂 十字軍東征 托马斯·阿奎那 宗教改革 反宗教改革 依納爵·羅耀拉 馬丁·路德 讓·喀爾文 俄罗斯正教会的教派分裂 大覺醒運動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啟發課程 卡特里派 亨利四世 宗派與運動(列表)公教 罗马天主教會 東儀天主教會 獨立天主教會(英语:Independent Catholic churches)* 帕爾馬爾天主教會* 舊天主教會*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圣庇护十世司铎兄弟会* 東正教會 希臘正教會(君士坦丁堡牧首区、亚历山大牧首区、安提阿牧首区、耶路撒冷牧首区) 俄羅斯正教會(莫斯科牧首区) 格鲁吉亚正教會、塞尔维亚正教會、罗马尼亚正教會、保加利亚正教會 西仪东正教会(英语:Western Rite Orthodoxy)* 旧礼仪派* 東方正統教會 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會 敘利亞東方正統教會 亞美尼亞使徒教會 埃塞俄比亞正統台瓦西多教會 厄利垂亞正統台瓦西多教會(英语:Eritrean Orthodox Tewahedo Church) 圣多馬教會(英语:Saint Thomas Christians) 瑪蘭卡正統敘利亞教會(英语:Malankara Orthodox Syrian Church) 雅各敘利亞基督教會(英语:Jacobite Syrian Christian Church) 瑪拉巴獨立敘利亞教會(英语:Malabar Independent Syrian Church) 東方教會(景教) 東方亞述教會 東方古代教會(英语:Ancient Church of the East) 新教 信義宗 加爾文主義 歸正宗 長老宗 公理会 聖公宗 重浸宗 門諾會 亚米胥派 胡特尔派 浸礼宗 循道宗 阿民念主義/衛斯理主義 救世軍 拿撒勒人會 聖潔運動 五旬節運動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真耶穌教會* 普利茅斯弟兄会 摩拉维亚弟兄会 貴格會 宣道會 地方教会/召會* 亞述福音教會(英语:Assyrian Evangelical Church) 亞述五旬節教會(英语:Assyrian Pentecostal Church) 圣多馬教會(英语:Saint Thomas Christians) 瑪多馬敘利亞教會(英语:Mar Thoma Syrian Church) 圣多馬福音教會(英语:St. Thomas Evangelical Church) 恢復運動 密傳基督教 馬丁主義 法國諾斯替教會(英语:Gnostic Church of France) 美生聖殿騎士團(英语:Knights Templar (Freemasonry)) 薔薇十字團契(英语:Rosicrucian Fellowship) 其他(非三位一體派) 新耶路撒冷教會 瓦勒度派 耶和華見證人(撒伯流主義) 後期聖徒運動 基督弟兄會 基督科學教會 統一教 弥赛亚犹太教 國際基甸會 耶稣主义(英语:Jesuism) 拉斯塔法里运动 美国原住民教会 相关主題 艺术 音乐 礼仪 布道 祈祷 神秘主义 诺斯底 基督教與其他宗教 教會行政 曆法 象徵 批评 禮儀 亞歷山大禮 安條克禮(英语:Antiochene Rite) 亞美尼亞禮 拜占庭礼 加色丁禮(英语:East Syrian Rite) 拉丁禮 安立甘習例 羅馬禮 安博禮 薩拉姆禮(英语:Sarum Rite) 摩爾阿拉伯禮 建築形式(英语:Church architecture) 宗座聖殿 主教座堂 教堂 小圣堂 聖職人員 教宗 牧首/宗主教 大總主教 樞機 總主教(都主教) 主教 神父(司铎) 牧师 执事 非聖職人員 修士 修女 輔祭 平信徒 理事 長老 傳教士/宣教師/傳道師 注:標“*”的教會有時不被視作所屬宗派的一部分。 基督教主題 查论编天主教及其羅馬大公教會組織、教宗、教義和儀式傳統教会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耶稣 十二宗徒 早期教会 教宗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Papacy) 大公會議 十字軍東征 傳教使命 東西教會大分裂 西方教會大分裂 宗教改革 反宗教改革 各國的羅馬天主教(英语:Catholic Church by country) 聖座外交 教宗国 梵蒂冈城國 制度法典 教宗 樞機團 樞機 主教 宗主教 大總主教 督主教 首席主教 都主教 總主教 領銜主教 主教團 教廷大使 教區 教區正权主教 助理主教 輔理主教 榮休主教 副主教/主教代表 自治監督區 自治會院區 宗座代牧區 宗座監牧區 宗座署理區 軍中教長區 自治傳教區 個別教長管轄區 東方禮教區 司鐸 總鐸區 蒙席 陛下专职司铎 名誉教长(英语:Honorary Prelate) 宗座总书记官(英语:Protonotary apostolic) 執事 教理 天主 三位一體 降生成人 聖宠 欽崇 原罪 七罪宗 萬民四末 救赎 天主十誡 教會四規(英语:Commandments of the Church) 至一、至圣、至公、宗徒传承教会 大公教會 宗徒传承 信理(英语:Roman Catholic dogma) 灵魂与肉体(英语:Catholic theology of the body) 山上寶訓 七大聖事 圣洗圣事 堅振聖事 圣体圣事 告解圣事 终傅聖事 圣秩圣事 婚配圣事 聖母論(英语:Mariology) 天主教圣母论(英语:Roman Catholic Mariology) 圣母论研究史(英语:History of Roman Catholic Mariology) 聖母瑪利亞 称号 圣母卒世童贞 聖母無染原罪 圣母蒙召升天 聖人聖母论(英语:Mariology of the saints) 教宗聖母论(英语:Mariology of the popes) 敬礼圣母(英语:Veneration of Mary in Roman Catholicism) 神學家(教會聖師)大亞爾伯特 · 圣盎博罗削 · 圣安瑟莫 · 帕多瓦或里斯本的聖安多尼 · 圣托馬斯·阿奎那 · 聖亞他那修 · 希波的圣奥思定 · 該撒利亞的巴西略 · 可敬者伯達 · 羅伯·白敏 · 聖伯爾納鐸 · 聖文德 · 圣伯多禄·卡尼修斯(英语:Peter Canisius) · 聖加大利納 · 金言聖伯多祿(英语:Peter Chrysologus) · 金口若望 · 亚历山大的圣济利禄 · 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英语:Cyril of Jerusalem) · 彼得·达米安 · 聖厄弗冷 · 聖方濟各·沙雷氏 · 教宗額我略一世 · 額我略·納齊安 · 普瓦捷的依拉略 · 圣依西多禄 · 圣热罗尼莫 · 聖若望·達瑪森 · 十字若望 · 圣劳伦斯·布林希(英语:Lawrence of Brindisi) · 教宗良一世 · 聖亞爾豐索(英语:Alphonsus Maria de' Liguori) · 聖女小德蘭 · 聖女大德蘭 · 亞維拉的若望(英语:John of Ávila) · 宾根的希尔德加德 · 納雷科的聖額我略教宗方济各2013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 · 就职典礼(英语:Papal inauguration of Pope Francis) · 神學理論(英语:Theology of Pope Francis) · 《信德之光》通諭(英语:Lumen fidei) · 《福音的喜樂》勸諭(英语:Evangelii Gaudium) · 《愿祢受赞颂》通諭 · 所宣圣者(英语:List of saints canonized by Pope Francis) · 国际访问(英语:List of pastoral visits of Pope Francis outside Italy and Vatican City) · 牧徽 · 住所歷任教宗本篤十六世 · 若望保祿二世 · 若望保禄一世 · 保祿六世 · 若望二十三世 · 庇護十二世 · 庇護十一世 · 本篤十五世 · 庇護十世 · 良十三世 · 庇護九世修道会本笃会 · 熙笃会 · 聖衣會 · 奧斯定會 · 加多森会 · 道明會 · 方济会 · 聖母升天會(英语:Assumptionists) · 聖母昆仲會 · 嘉布遣兄弟會 · 耶稣会 · 慈幼會 · 主徒会 · 圣十字架会(英语:Congregation of Holy Cross) · 圣母忠仆会 · 圣母圣心会 · 司鐸祈禱會(英语:Oratory of Saint Philip Neri) · 玛利诺外方传教会 · 白冷外方傳教會 · 巴黎外方传教会 · 宗座外方傳教會 · 主业会 · 聖母聖心愛子會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教會定義(英语:Subsistit in)」 《天主的啟示》教义宪章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英语:Gaudium et Spes)》牧職憲章 《教會》憲章 《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 《禮儀(英语:Sacrosanctum Concilium)》憲章 個別教會按禮儀劃分拉丁禮教會 羅馬禮 安博禮 薩拉姆禮(英语:Sarum Rite) 摩爾阿拉伯禮 安立甘習例 各东方礼教会 亞歷山大禮 科普特禮天主教會 衣索比亞禮天主教會 厄立特里亞禮天主教會 安条克禮(英语:Antiochene Rite) 马龙尼礼教会 敘利亞禮天主教會 叙利亚-玛兰卡礼天主教会 亞美尼亞禮 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 東敘利亞禮(英语:East Syrian Rite) 加色丁禮天主教會 敘利亞-瑪拉巴禮教會 拜占庭禮 白俄羅斯希臘禮天主教會 阿尔巴尼亚希腊礼天主教会 保加利亞希臘禮天主教會 克羅地亞和塞尔维亚希臘禮天主教會(英语:Byzantine Church of Croatia, Serbia and Montenegro) 希腊拜占庭礼天主教会 匈牙利希臘禮天主教會 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禮天主教會 马其顿希腊礼天主教会 默基特希臘禮天主教會 與天主教會共融的希臘禮羅馬尼亞教會(英语:Romanian Church United with Rome, Greek-Catholic) 俄罗斯礼天主教会 魯塞尼亞禮天主教會 斯洛伐克希臘禮天主教會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 會議活動 大公會議 世界主教會議 聖體大會 世界青年日 亞洲青年日 其他 .catholic  基督教主題  天主教主題  梵蒂冈主題 查论编基督教神學页面分类系统神学聖經神學 默示 正典 聖經研究 解經 律法與福音(英语:Law and Gospel) 释经学 神论 聖父論(英语:Paterology) 基督论 圣灵论(英语:Pneumatology) 三位一体 聖父 聖子(位格合一、道成肉身、耶稣、邏各斯、基督中心論) 圣灵 那靈 上帝中心论 不變性 无动情性 宇宙论(英语:Biblical cosmology) 創世 天使 天使等级 人论 堕天使 撒但 神義論 救赎论 赦免 收養(英语:Adoption (theology)) 確據(英语:Assurance (theology)) 赎罪 洗礼 改宗 信念 宽恕 得榮耀(英语:Glorification (theology)) 恩典 不可抗拒的恩典 Imputation 称义 Lapsarianism Means of grace 治死罪(英语:Mortification (theology)) Ordo Salutis 预言 復和神學 赎回 重生 悔改 死人复活 拯救 成圣 成神论 与基督联合 罪論 亚当 人論 人的堕落 自我中心 原罪 罪 神義論 全然败坏 教会学 圣礼 宣教学 教政体制(会众制、主教制、长老制) 教会会议 Conciliarity 末世论 历史主义(英语:Historicism (Christian eschatology)) 理念主义(英语:Idealism (Christian eschatology)) 时代论 未来主义(英语:Futurism (Christian eschatology)) 末世预言实现论 千禧年主义(千禧年前论/千禧年后论/无千禧年论) Adventism 敌基督 默示 启示论(英语:Apocalypticism) 圣约神学(英语:Covenant theology)/新圣约神学(英语:New Covenant Theology) 末世 神的國 地狱(阴间、火湖) 最后的审判 新天新地 新耶路撒冷 被提 耶稣再临 灵魂睡眠 大灾难 天使战争 歷史神學 基督教神学史 加尔文主义与阿民念主义的争论史 使徒时代 Canon 教父學 政教合一 半伯拉纠主义 聖像破壞運動 经院哲学 托马斯主义 會議至高論(英语:Conciliarism)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 反宗教改革 虔敬主义 大觉醒运动 实践神学 辨惑學 圣经律法 輔導學 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伦理学 讲道术(英语:Homiletics) 禮儀學 宣教學(英语:Missiology) 道德神学 教牧神学(英语:Pastoral theology) 反調 政治神學 解放神學 處境神學 聖經神學 舊約神學 新約神學 保羅神學 教派传统 东正教神学(英语:Eastern Orthodox Christian theology) 否定神学 · Cataphatic theology · 经纶 · Essence–Energies · 和子说 · Gnomic will · Metousiosis · Phronema · Phyletism · Proskynesis · Sobornost · Symphonia · Tabor light · Theoria · 成神论 · 诞神女 天主教神学 赦罪 · 宗徒繼承 · 聖母升天說 · 聖傳主義 · 大公会议 · 圣像画敬奉 · 圣母无染原罪 · 赎罪券 · 婴儿洗礼 · 基督教礼拜仪式 · Mariology(英语:圣母论) · 弥撒 · 現代主義 · 自然法 · 教宗无谬误 · 司祭職 · 炼狱 · 守十四日派(英语:Quartodecimanism) · 真實臨在 · Sacerdotalism · 圣礼 · 圣人 · 道茂學派 · 圣餐变体论(英语:Transubstantiation) · 越山主义 · 解放神学 · 圣母卒世童贞 圣公宗神学(英语:Anglican doctrine) Anglo-Catholicism · Evangelical Catholic · 高派教会 · 低派教会 · Latitudinarian 新教神学 普遍承认的新教神学 Adiaphora · Assurance · Believer's baptism · Priesthood of the believer Theology of other protestant traditions: Faith healing · Glossolalia 阿民念主义 / 卫斯理主义 Christian perfection · Conditional preservation of the saints · Imparted righteousness · Lordship salvation · Prevenient grace 信义宗神学(英语:Theology of Martin Luther) Two kingdoms · Loci Theologici · 十字架神学(英语:Theology of the Cross) Confessional Lutheran · Haugean · Lutheran Orthodoxy · Lutheran scholasticism · 新路德主義 加爾文主義 Free Grace theology · 神恩独作 · 预定论 · 五个唯独(唯独信心 · 唯独恩典 · 唯独圣经 · 一切荣耀归于上帝 · 唯独基督) · 取代论 · 全然败坏 · 加尔文主义五要点 其他传统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 再洗礼派 · 时代论 · 福音派 · 基要派 · 弥赛亚犹太教 · 五旬节派 · 虔敬主义 · 原始主义 基督教主题首页 查论编神學 神的概念有神論形式 自然神論 惡神論 單一主神論 赫密士主義 輪換主神教 非有神論 單拜一神教 一神論 神秘主義 萬有在神論 泛自然神論 泛神論 多神論 唯靈論 神即宇宙論 概念 神 神性 神的性別 男神 女神 守護神 一神神學各個宗教 亞伯拉罕諸教 猶太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巴哈伊信仰 佛教 印度教 耆那教 錫克教 瑣羅亞斯德教 概念 絕對 梵 流出說 邏各斯 上帝 身份 魔神 支撐神 時間神 三一神論 亞他那修信經 約翰短句 同質論 同本體論 本體相類論 基督人格 互為內在 三位一體盾 三位一體公式 三位一體 教父的三位一體 三位普救論 末世論各個宗教 佛教 基督教 印度教 伊斯蘭教 猶太教 道教 瑣羅亞斯德教 概念 死後生命 天示主義 天國 婦女神學 佛教 基督教 印度教 伊斯蘭教 猶太教女性主義 摩爾門教 女神 神名 基督教 印度教 伊斯蘭教 耆那教 猶太教 其他概念 太一 亞里士多德派 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的神性 二一神論 巨匠造物主 神性獨一 神顯 自神論 外星神學 大屠殺神學 基督教的神格 後期聖徒 宇宙的偉大建築者 大靈 否定神學 奧林妣 開放有神論 人格神 現象定義 斐洛的觀點 過程神學 天 不動之動者  各個宗教基督教 歷史 概述 正典 術語 基督論 聖經 教會學 倫理 罪論 彌賽亞主義 聶斯脫里主義 哲學 實用神學 索菲亞哲學 救贖論 印度教 阿亞瓦芝 毘濕奴派 伊斯蘭教 認主學 先知 聖書 天使 宿命論 末世論 猶太教 先知書 阿加達 宗教團體 卡巴拉 哲學 规范控制 BNF: cb11933629k (data) GND: 4060909-1 J9U: 987007548874505171 LCCN: sh85137555 LNB: 000049492 NDL: 00570172 NKC: ph118144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