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欧洲反美国和二战时反法西斯一个道理,俄乌战争已有二战效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现在欧洲反美国和二战时反法西斯一个道理,俄乌战争已有二战效果

现在欧洲反美国和二战时反法西斯一个道理,俄乌战争已有二战效果

2023-04-20 05: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战结束至今的70多年,欧洲和美国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如果看不到这些变化,就很难看懂马克龙的欧洲自主言论。

可以从两个视角看美欧关系之变。一个视角是二战后全球视角,另一个视角是和二战做比较。

先从二战后的全球视角看。

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出现了一波独立潮,开始纷纷挣脱西方列强的殖民体系,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实际上中国的建国也是发生在这个期间。

西方列强们之所以“允许”殖民地独立,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整个欧洲都被打烂了,法国已经亡国,英国也濒临亡国,然后不可一世的德国又被美苏联手干翻,反倒成了殖民地,现在德国还有3万多美军驻军!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二战后欧洲和亚非拉的变化是相反的,亚非拉是去殖民化、独立化,而欧洲则是殖民化、去独立化!亚非拉的独立性是在逐渐增强的,而欧洲的独立则是在逐渐下降的。

但是,遗憾的是,二战后欧洲的殖民化和去独立化普遍被无视和忽略了,仍以发达国家称之。其实他们并非什么发达国家,不过是有钱的被殖民国家,有钱的奴才和家丁而已。

德国、日本通过美军驻军的方式,成为美国的直接殖民地,而其他欧洲国家,则通过加入北约这个笼子,而成为间接殖民地。

所以才会有俄乌战争后,欧洲愚忠地,以破坏自身利益方式,跟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亚非拉国家反而纷纷依据自身的利益,做出独立决策,决绝跟进。

以此来看,欧洲的独立性实际上已经远低于亚非拉。我此前提出一个判断,说欧洲已经亚非拉化了,其实也不准确,而是独立前的拉美化,即殖民化、去独立化。

作为拥有美军驻军的直接殖民地,德国的去独立化程度和对美国的奴性也是最严重的。所以我们看到,德国不仅自残式地断掉对俄罗斯能源的进口,而且即便自家的北溪线被美国人炸了,连屁也不敢放一个。

日前,在中国访问的德国外长被记者问到,对北溪线被炸的调查进展如何,这娘们的回答实在让人“惊叹”。

她说:“你刚才提到了北溪-2管道被炸毁的事情,实际上我们有北溪-1管道,还有北溪-2管道,一直比较受争议,你刚才所说的北溪-2管道被炸毁,对全世界能源情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要否认这一点,并不是如此……”。

现在的德国连晚清都不如,晚清尽管对西方强权尽管是屡战屡败,丧权辱国,但也屡败屡战,以耻辱为耻辱,从未放弃抵抗,而且以蛮夷称之。

但是这位德国外长,压根就是否定和掩盖丧权辱国的事实。这哪是德国外长,明明就是德奸啊。与她相比,李鸿章的操守高洁N倍,就是爱国志士。人家李中堂好歹也是玩过洋务运动的,誓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要问现在的欧洲有多奴,请看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在的亚非拉个个都支棱得很,都敢对美国说不,都要美国尊重自己的主张和判断,不再容忍别人教自己做事。

再从拿现在和二战比较的视角看。

美国和俄罗斯都曾威胁过,俄乌战争有可能升级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但从基本属性和实际效果看,俄乌战争已经是世界大战的,尤其是已经有了“二战效应”。

从欧洲的短暂的历史看,“一战”和“二战”都是具备革命性的,因为此次战争改变了欧洲的历史,变革了欧洲的文明属性。一战让西方出现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二战则让欧洲“去殖民者”化,甚至变得被殖民化。

一战的原因就是西方列强在瓜分世界中的分赃不均,而分赃不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出现了几个新成立的西方列强,当他们成立独立的国家时,全球的好殖民地都已经被先行者瓜分殆尽,于是,新兴的列强要想获得大量殖民地,就必须向老列强虎口夺食。

新兴的列强主要有: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这三个国家都是成立于19世纪下半期,此时西班牙、英国、法国这些老列强已经搞了两三百年了,好侵略瓜分的都已经被侵略瓜分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对弈一方的三国协约就是德、意、奥匈,另一方则是英、法、俄,他们是老列强。尽管沙俄参与的相对要晚,但也早于德、意、奥匈的独立。而且后进的沙俄和更早进的英法因为争夺殖民地也爆发过战争。

一战的结果是,不仅是三个新兴列强战败的问题,而是让西方的社会出现革命性变化。不仅奥匈帝国解体,而德国也被逼的搞起了复仇式法西斯主义。更重要的是,沙俄出现了十月革命,与西方决裂,搞起共产主义。

这意味着,一战实际上已将为二战埋下了战争的种子,或者可以直接说,二战就是一战的延续,甚至是升级。

尽管一战时西方列强间也有战争,但是,他们的主要侵略对象依然是针对非西方的亚非拉,而二战时德、意搞的法西斯主义却不同,是直接将其他西方列强作为侵略对象、战争对象。

法西斯的实质就是一种极端的侵略主义,升级版的侵略主义,老侵略主义的侵略对象是非西方,而法西斯却直接将西方也列为侵略对象。

二战时搞法西斯主义的有三个国家,一战协约国成员的德国、意大利,再加上东亚的新新兴列强日本。

因此,反法西斯主义,实际上也是反侵略主义、反殖民主义,实际上西方列强在殖民侵略上内卷的结果。侵略来侵略去,结果侵略到自己头上了,导致了西方列强内部的火拼和自相残杀。

实际上,当时的德国已经基本吞并整个欧洲了,但它还人心不足蛇吞象,还要招惹大苏联,这也使得最终打败法西斯的力量都是来自西欧之外,主要有三国所组成:苏联、美国和中国。其中核心力量是苏联,而中国自在东方困住了日本,美国则更象一个投机和谋利者。

二战结束最大的效应是,为传统的欧洲列强带上了笼头,让其实现去殖民者化,德国一分为二,并且分别被美国和苏联驻军。

于是作为西方列强原殖民地的亚非拉,出现了独立潮,纷纷成立独立国家。而欧洲则陷入美苏的新霸权之中。

美国和苏联尽管体制不同,但是在新霸权上却存在一致,实际上这是一种软性的殖民主义,软性的法西斯主义。尤其是苏联解体后,希特勒没有实现的统治全球梦,意外地被美国捡到了,搞起了全球霸权主义。

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不仅包括作为传统殖民地的亚非拉,更是包括欧洲,以及苏联解体后孜孜于加入西方集团的俄罗斯,把全世界都当成自家予取予求的自家后院和私产。

另一方面,有着最悠久独立自主史,也是二战反法西斯主义三大国之一的中国,自建国之时,便坚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并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地,将尊重独立自主当成自己外交原则的基石,与世界,尤其是与亚非拉交往,向他们推广和普及独立自主的思想。

70多年的耕耘,终于迎来收获。尤其是2010年之后,中国崛起被迅速确认,尤其在为捍卫独立自主而坚决与美国对抗,并且不落下风之后,为亚非拉世界在坚持独立自主上带来极大鼓舞。

同时,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依然秉持美苏争霸的余辉和骄傲,无法做到像欧洲一样屈从美国霸权。受到中国独立自主思想的激励后,毅然决然地发动与美国直接对抗的俄乌战争。

然后在关于是非制裁俄罗斯上,已经成为全国各国独立自主程度的衡量标准:凡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国家皆拒绝参与对俄罗斯的制裁,而凡是服从美国而参与制裁的,皆是失去独立自主的,其主体是欧盟,然后是其他的美国愚忠者。

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欧洲又开始出现觉醒的声音,主要代表国家有两个,一个是作为欧洲领导者的法国,另一个则是欧盟的“边缘性”国家匈牙利。

在制裁之初,欧洲是诚心地服从美国,而全力参与到对俄罗斯的制裁之中,但是逐渐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损失巨大,而美国则获利巨大。更让欧洲的尚保留理性和独立意识的人出离愤怒的是,美国是损人利己,甚至趁火打劫的方式对待欧洲。

美国不仅在欧洲切断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后,高价卖气,甚至还卑劣地对北溪线进行炸断。然后又对欧洲大搞贸易保护,补贴自家新能源,吸走欧洲的投资。

欧洲因参与制裁俄罗斯付出惨痛代价,不仅有能源危机,还有通胀和银行危机。但究其本质,是盲目顺应美国霸权的结果,也是二战以来欧洲陷入殖民化、逐渐失去独立的结果。与世界其他部分相比,与亚非拉相比,尤其是与中国和俄罗斯相比,欧洲失去独立是非常显著和严重的。

这意味着,欧洲象亚非拉一样,甚至比他们更迫切地需要独立自主,而独立自主的对应面就是反美国霸权。也就是说,在反美国霸权上,欧洲实际上已经成为亚非拉的“同志”。只是现在觉醒的是少数。

近日的美国的全球霸权,和二战时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实质相同。今日欧洲的反美国霸权,也和二战时期反德国法西斯主义实质相同。还相同的是,二战时的欧洲没有独立的反法西斯主义的能力,现在的欧洲也没有、更没有独立的反美国霸权的能力。

二战时,欧洲反法西斯靠的是欧洲之外的苏联、美国和中国,而现在欧洲要反美国霸权,就要靠以中国、俄罗斯为领导,亚非拉广泛参与的反霸世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