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原理之 多普勒效应原理及应用(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汽车测速原理 雷达原理之 多普勒效应原理及应用(一)

雷达原理之 多普勒效应原理及应用(一)

2023-07-23 16: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多普勒效应: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

因为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蓝移);在运动的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红移);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波红移或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因此雷达领域测速便是根据多普勒效应而实现测速的,以下进行公式推导:

在雷达领域通俗来讲:当雷达探测的目标运动,由于物体辐射波长随波源与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变化,因此,雷达本身的回波信号频率和主波发射信号的频率,这两个频率会存在频率差,这个频率差被成为多普勒频率,fd = fr - ft (fd:多普勒频率,fr : 接收机接收到频率, ft:发射频率)

其中,若发射与接收信号在目标不动的情况下,fd = 0,因此,只有目标移动的过程中,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一般的发射信号为: St(t) = Acos(2 π \pi π * f0 * t + φ \varphi φ) 接收信号: Sr(t) = Acos(2 π \pi π * f0 * t + φ \varphi φ - 2 π \pi π * f0 * tr ) 其中,角频率为相位的导数(相对于时间), 瞬时频率:f(t) = d ϕ \phi ϕ(t) / (2 π \pi π * d(t))

在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