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代一个人“值多少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国期的琵琶值多少钱一把 民国时代一个人“值多少钱”?

民国时代一个人“值多少钱”?

2023-12-24 13: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生命诚可贵,价格直接标。若是谈得拢,也是可以抛。

晚清民国时期,商品化的程度高得烧脑洞,世上一切都可以明码标价。

回到百年以前,看看人值多少钱。

 人命的价格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像是被冻结。

除了人口数量在增加,其他的社会财富、生产力、物价什么的,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其他因素不变,人口增加则意味着单个个人的贬值。

可是人在社会上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阶层的人,身价自然不同。

先看社会底层人的价格。

天灾人祸,活不下去了,插个草作为卖身的标记,有钱人就可以合法地买走,以后生就是这家的人、死就是这家的鬼。

以前电影老有这样的镜头,这是真的。

清代人口买卖合法,男仆女婢的交易价格大致在十两银子左右。

1725年,雍正查抄年羹尧,仆婢304人,人均折算10.8两银子,变价3285两银子充公。“根据不同抄家档案,人口在清代的价格大致在十两上下。”①

也就是一条人命大约10两银子。俗话说,宰相的的家人七品的官。普通人可值不了这么多钱。

根据湖北省黄石市文物局保存的一份资料,光绪二年(1876年)九月,湖北省兴国州(今阳新县)胡人山煤矿工头的甘结(采矿承诺书)记载:

“倘遇煤矿不测,各安天命。应得恤款照军营病故例,每名给发银伍两。”

这份甘结,透露出两个信息:

其一,矿工遇难,丧葬、抚恤等各项费用五两银子包干,不能再去矿上闹事。

其二,矿难处理费用的标准,比照军营军人病故的惯例,显然标准有所抬高。军人病故(非战斗死亡)处理费用每人就是五两银子。

可以看出,从雍正到光绪过了一百年,物价没涨。矿工、军人的生命,价值五两银子,只有年羹尧家仆身价的一半。

如果是个上流社会的人,身价就大不同。

1927年10月17日晚,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张元济被绑,绑匪勒索30万元。

张元济见绑匪把自己当成大财主,不禁“大笑”,让他们去弄清楚。

张元济是职业经理人,并不是绑匪想象的大富人。

出版家张元济

没文化连土匪都当不好。

最后,张元济托人想方设法凑了一万元,赎身回家。②

一万元,当时仍然是个天文数字,相当于底层人生命价格的一千倍。金贵。

至于当时大官僚、大资本家的身价,他们自认无价,没法比较。

以上几个例子,钱和命是可以划等号的。生命有价,钱能买命。

命有几等,有人贵,有人贱。

人力的价格 

卖身卖命毕竟少数,更普遍的是卖工。这样,生命的价格就转化为人力价格。

人力价格主要体现在工资上。工种、性别、地域的不同,工资不同。

还是从底层看起。

 农民工收入 

齐白石回忆,祖父和父亲给人打零工,“吃了主人的饭,一天才挣二十来个制钱的工资。” ③

齐白石1864年生,他的回忆,时间大致在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地点在湖南湘潭乡下。

按一块银元换制钱一千文、一年打工200个算,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收入只有两块银元。一生打工按30年计算,可以获得工资性收入60块银元。

60块银元,就是当时一个农民的价值。

差不多小了齐白石31岁的冯友兰回忆,河南乡下女佣的工资一年只有几百个铜钱,不到一块银元。

时间大致应该在1905年前后。④

女性工钱只有男性的一半。

 军校学生津贴 

1912年,蒋百里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学校学杂费全免,吃穿全包,每人每月还有两元的津贴。⑤

军校生都是从部队选拔来的军人,军校生的待遇不会低于原部队,说明一般士兵津贴每月不高于两块银元。

理论上看,士兵的价值至少是农民的12倍。

 工人工资 

1920年代的上海, 看看当时商务印书馆工人的待遇。

工人每天工作九小时,每周六天。刚满师的徒工月薪10元,熟练工头月薪50元。

每年国庆、新年各放假一天,加上春节四天假,全年共六天假。另给予5——10天带薪婚假或丧假,女工有无薪产假两个月(给予10元红包)。

附属幼儿园免费,小学有奖学金,低工资工人子女有助学金。公司诊所看病每次仅收三分钱。⑥

一线城市工人的工资收入,取中位数30元,是农民的180倍。

 教师工资 

小学教师月薪可达20元,是农民工年工资的10倍。

1920年代,钱穆中学辍学后到家乡的小学任教,工资根据工作量不同有所区别。

三兼小学,教高级班和低级班各一班,每周36小时,月薪国币14元。

鸿模小学,高、初八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带高三国文、史地课,每周24小时,月薪20元。

中学教师月薪可达80元,是小学教师的4倍,是农民工年工资的40倍。

钱穆转至中学,月薪24元。后受聘于厦门集美学校,月薪猛涨为80元。⑦

胡适1908年在中国新公学教英文,每周30课时,月薪80元。⑧

大学教师月薪可达300元,兼职后收入达到500元,是小学教师的25倍,中学教师的6倍,农民工年工资的250倍。

冯友兰1923年留学回国,“傅佩青来找我,说他在北京,担任了好几个大学的哲学课,每月可以收入四五百元”。

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我已收到中大(注:中山大学)聘书,月薪二百八,无年限的”。⑨

以上可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收入差距巨大,也说明文化人稀缺。

 官员工资 

1913年,蒋百里任总统府军事处参议,袁世凯特批每月工资300元。

北洋政府官员工资定的很高。蒋百里在将军府任将军时,曾月支2000元,后来政府闹钱慌,改为800元,又减为400元,最后还是回到不足300元。

1911年云南独立后,蔡锷任都督,每月薪俸120两。

滇军军官分三等九级。

上等为都督、副都督、协都督。都督为一省军政首脑。副都督由师长担任,月薪也是120两。协都督由副师长担任,月薪100两。

中等为正都尉、副都尉、协都尉。正都尉由旅长担任,月薪80两。副都尉由副旅长担任,月薪60两。协都尉由团长担任,月薪50两。

次等为正校尉、副校尉、协校尉。正校尉由副团长担任,月薪35两。副校尉由营长担任,月薪20两。协校尉由副营长担任,月薪16两。

文官比照执行。

 县令收入 

1907年,冯友兰父亲任湖北崇阳县令,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年薪、养廉银、陋规。

清朝对官员采取低薪俸政策,知县年薪只有45两银子。靠这肯定不能生活。

养廉银。养廉银来自火耗,就是征收正赋时的损失,因为年薪太低,县官们普遍征收10%左右的火耗,朝廷后来默认,称作养廉银。

养廉银各地不同,湖北各县约600两—1700两。

这个钱,是用来维持县衙运转和贴补县官收入不足的。也就是县衙全体干部的收入补贴。冯友兰父亲自取仅四五两银子,其他均分。

陋规。一是粮食浮收。征收各种税赋时候多征少交,完成朝廷田赋、漕粮等上交以后,余粮都归县衙。

二是银钱浮收。清朝采取地方上交粮额包干的办法,即按每两银子折合铜钱两串(2000文)核算上交。

老百姓上交是交的铜钱,朝廷收的是银两,县官在市面上用铜钱购买银两上交。而这个铜钱兑银两的价格是浮动的,差价就是县官的收入。

其他的敛财手段,巧取豪夺、贪污腐败类的因人而异,不表。

显然,这个制度设计存在很大弊端,为县官盘剥百姓留了一个窗口,实际上朝廷默许县官有限度的贪腐。

官僚阶层等级分明,基层官员收入有点紧。

 人生保障需要多少钱 

百年前的中国没有社会保障制度,人生保障以货币来表现。大概需要多少钱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

一般人的养命钱大约是半年的工资。

1912年,云南滇军退伍安置,士兵一共分六级发赏金。分别为:上士15元,中士14元,下士13元,上等兵12元,一等兵11元,二等兵10元。⑩

参照保定军校生2元的月津贴,大概军人退伍安置也就是半年的津贴。

士兵退伍赏金,类似于现在国企职工买断身份的钱。

这个费用只是一次性的安置费,并不是一名士兵一生的生活费。士兵退伍后,还可以继续干活养家。

如果对比士兵病故五两银子的丧葬费标准,蔡锷对士兵确实不错,给的够高。

贫富差距极大。

蒋百里

蒋百里在袁世凯的总统府工作时,月薪300元,每月固定给妻子佐梅200元过日子。

200元,是他们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佐梅还常常一月顾不到一月。

蒋百里想给佐梅买个钻戒,就给了她4000元。佐梅舍不得把4000元戴在颈子上,就用这个钱在北京买了一个四合院。是一个四合院!

齐白石在1903年时候,已经小有名气,往来的都是省级干部,卖画收入颇丰。好友想推荐他去宫里给慈禧画画,吃个六品俸禄,被他婉拒。

这个时候的齐白石,远远不是他祖父一辈子积蓄六十块银元的眼界。

“我没有别的打算,只想卖卖画,刻刻印章,凭着这一双劳苦的手,积蓄得三二千两银子,带回家去,够我一生吃喝,也就心满意足了。”

三千两银子,管的是他们一大家子的生活。

当时齐白石全家包括他的父母、他们夫妻、五个子女,共九人。另有六个弟弟和三个妹妹,独立成家收支分开。

就算按十个人的标准,人均达到300两银子,相当于当地农民人均一生收入的五倍。确实够他们在农村“一生吃喝”。

结果是,齐白石当年就带着两三千两银子衣锦还乡。

后来齐白石北漂,成为中国画的领军人物,画作得到中外藏家的追捧。人上了更高的层次,两三千两银子,那都不是事儿。

 购买力换算 

了解了百年前人命和人力的价格,再看看以当时的收入能买些什么,生活的怎么样。

百年前的货币很混杂,既有贵金属金银和铜钱充当货币,也有朝廷发行的银元和代表银元的纸钞,外来银币也能流通。

但总的来说,主要货币还是白银(以两为单位)以及白银的替代品铜钱(以文为单位,500文一吊,1000文一串)、银元(以元为单位)。

银元兑银两。

银元的试铸,在光绪十三年由广东省进行,重七钱三分。⑪

一般一块银元按银子的成色七钱三分换算。但是实际生活中,银元一块和银子一两是相等的。

比如1910年代的云南,银元一块约等于银子一两。

《蔡锷自述▪援蜀篇(二)》《饷需及其筹集》记载:“旧例,云南岁运京铜供清政府鼓铸用。…计铜六十八万余斤,始运鄂发售。每万斤值洋二百八九十元,计合银二万两左右。”

按此计算,银元一块和银子一两基本相同。

齐白石记载他十二岁时(1875年),祖父去世办丧事,家里能够拿出来的钱只有六十千文,也就是六十块银元,“总算对付过去了。”

一两银子等于铜钱一千文。银元的一块和银子的一两也是相等的。

当然铜钱兑银子,价格也有波动。特别在晚清,银价相对于铜钱涨价厉害。

据冯友兰回忆,1907年,他父亲任湖北崇阳县令。之前三年在武昌,“一两银子只值七八百铜钱。可是当父亲在崇阳的时候,要买一两银子就需要一千二三百铜钱。” ⑫

白银三年涨了62.5%,这是多猛的通货膨胀。清帝国与民国的末路何其相似。

银子兑大米。

古代中国,与金银一样具有一般等价物功能的商品就是大米。

根据《大清会典事例》卷二〇一《漕运》记载,咸丰三年的粳米价每石约2800文,合银两一两四钱。漕粮价格含运费和耗米在内,高出市场价二钱到五钱。

每石稻米重量120斤⑬,价格为一两银子,银一两等于银元一块。

十两银子卖身钱,可买1200斤大米,按一个人每天八两米的食量,可保大约四年不饿肚子。

一家两口人呢?三口呢?照此计算。

一般劳工按照一年两块银元的收入计算,干满三十年,六十块银元,恰好能办个齐白石祖父那样的丧事。

这个数据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人多地少,劳动力价格极其低廉。

当时,一个人如果仅靠卖力气过活,终其一生,基本白干。没什么积蓄剩余。

 折合现在的收入 

如果需要更直观一些,看看那时的收入、物价折合现在多少。

白银价格

据上海黄金交易所2018年10月17日行情,白银9999价格为人民币3548元/千克。清末民国衡器采取十六两制,每两37.3克,一斤596.8克。⑭

现价白银折合每两132.34元。

大米价格

据《中国大米网》,2018年10月15日大米价格,标一粳米和标一中晚籼米分别为批发价1.85元/斤、1.90元/斤,零售价都是2.20元/斤。

大米价格按2.20元/斤算,一石米120斤合264元。比一两白银的价格正好高一倍。

这个原因大概是现在的社会粮食比银子更刚需,已经失去货币功能的白银需求不足。相对于那时候,白银价格被低估。

因此白银现价不能真实反映当时物价,且仍按一两银子折合一石大米价格计算。

清朝的人命价格, 如果按十石大米(折合当时十两银子)计算,1200斤大米,约合2640元。

如果按五两银子计算,只有1320元。人命贱得难以想象。

 晚清民国的人力价格 

齐白石的祖父和父亲,一年打工收入每人约能拿到手两块银圆,折合二两银子或两石大米,528元。

河南乡下的女佣一年吃喝除外,可以带回去264元。

保定军官学校的军校生每月吃喝除外还有528元的津贴。

商务印书馆的徒工每月工资2640元,工头每月拿到13200元。

无锡乡村小学教师月薪相当于5280元。中学教师月工资达到21120元。

总统府官员和大学教授每月工资79200元。

蒋百里在北京买的四合院大约1056000元,他们家一个月的生活费是52800元。

把蒋百里一个人的收入作为他们的家庭总收入,当时北京的房价收入比仅1.1。

如果按照工人收入月薪30元计算,北京四合院的房价收入比是11,也就是普通工人一个人11年的收入可以买一个四合院。

当时北京的房价是真低,官员的工资是真高。

鲜明对比的是,湖南乡下齐白石祖父去世,家里所有的积蓄只有15840元,勉强办了个丧事。

自古以来,草民生存,皆不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