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非遗:胶东传统编结技艺(牟平、招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柳条编筐图片 烟台非遗:胶东传统编结技艺(牟平、招远)

烟台非遗:胶东传统编结技艺(牟平、招远)

2024-06-30 18: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筐、编篓,家家都有”,这里说的编筐、编篓就是柳编。柳编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手工技艺,是人们为了生产生活需要而创造发明的,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柳编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出现。柳编制品是人们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必需品,用途极为广泛。生活用品包括:笊篱、篓子、儿童玩具、装饰品等;生产劳动用品:笸箩、簸箕、揹筐、花筐、囤子、斗、升、果筐等。专门制作柳编的场所,民间叫做地窨子,建在地势较高的地下3米处,每个面积约25平方米,中间顶部开有一个天窗,窨口一侧设有一个架子门,作业人员进出窨子要爬梯子,门很窄,梯子很陡,上下必须小心翼翼。地窨子有个特点,就是冬暖夏凉,适合四季劳作,且能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可保持条子的水分和柔韧性,适合编制。当年那些柳编艺人在地窨子里爬进爬出,长年辛勤地劳作,年岁大时都累弯了腰。用于柳编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棕锤、麻绳、梁子、枝剪、旋刀、镰刀、三棱搜子、锥子、拐子、小刀等。

牟平柳编工艺的主要原料有柳枝、柽柳枝、桑条、荆条、紫穗槐条等,过去在田野山坡、河涧溪边俯拾皆是,来源十分广泛,取材非常方便。每年的冬闲时节,人们便选择细滑而韧性强的枝条,泡制加工成洁白如玉的细柔条料,通过新颖的设计,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生产生活用品。

柳编制品工艺比较细致讲究,所需制作工具和材料有锤、刀、筒锥、方锥、果木剪、镰刀、柳条帽、麻绳等几十种,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其中,平编主要用于编织平面席箔类物品,绞编主要用于蒲草、细柳、桑条的编织,勒编主要用于编织簸箕、箩筐、柳条包等,砌编主要用于编织墩子、饭篓、字纸篓等,缠边主要用于编织腊杆家具、柳编制品及屏风等的包边和衔接部。柳编制品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席、筐、篓、簸箕、笆斗、笸箩、笊篱、食盘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柳编不再是人们家居、劳动的“主角”用品,但它依然保持着传统本色,且不断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品种多变。远销国外,受到人们喜爱,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招远柳编的制作过程可分五步,一是泡条子:将条子放于水中沤泡,柳条一般1-3小时,桑条、荆条等需七天以上。二是晾条子:将泡好的条子从水中取出,置于地窨中,至湿度和柔韧度适宜时,方可编制。三是分条子:将条子按大、中、小分为几等,各自放置备用。四是编制:用“梁子”作为辅具,严格掌握尺寸,这是柳编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要求精心制作,一丝不苟。五是修饰:用刀子将编好的成品打掉杂毛,使它光滑、美观。

招远柳编技艺是门老手艺,凝结着招远人勤劳、质朴的品格,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也编出了新产品,如鲜花店花篮和家居装饰的挂件等等,找到了新市场。保护、继承和发展好招远柳编技艺,对于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平台内容出自公益服务目的编制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