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未来简史读书推荐 未来简史

未来简史

2024-06-24 21: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8世纪末的英国哲学家边沁主张, 所谓至善就是"为最多人带来最大的快乐", 并认为国家, 市场和科学界唯一值得追寻的目标就是提升全球的快乐. 政治家应该追求和平, 商人应该促进繁荣, 学者应该研究自然, 但不是为了荣耀什么国王, 国家或者神, 而 是为了让你我都享有更快乐的生活.

现在的思想家, 政治家甚至经济学家, 都呼吁要用GDH(国内幸福总值)来补充甚至取代GDP. 毕竟, 人们到底想要什么? 他们不想总是忙着生产, 而是想要幸福快乐. 生产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能够为幸福提供物质基础. 但这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

目前, 我们的三大议题似乎是不死, 快乐和神性. 但只要一接近达成这些目标, 所造成的动荡就有可能使偏离, 走向完全不同的目的地. 了解智人究竟是怎么样的生物, 人文主义如何成为主导世界的宗教, 以及为什么实现人文主义的梦想反而可能导致人文主义的崩塌.

大象, 黑猩猩等有社交能力的哺乳动物, 虽然合作起来比蜂蜜更加灵活, 但它们的朋友与家人数量都太少. 它们的合作以彼此认识为基础; 如果你我都是黑猩猩, 而我想你合作, 就必须认识你, 知道你是只怎么样的黑猩猩; 你究竟是猩格高尚, 还是猩品低下? 如果我不认识你, 怎么可能和你合作? 据我们所知, 只有智人能够与无数陌生人个体进行非常灵活的合作. 正是这种实际具体的能力, 决定了为何目前主宰地球的是人类, 而不是什么永恒的灵魂或者独有的意识.

只要智人住在相信同样一套故事的地方, 就会遵守一样的规矩, 于是不仅很容易预测陌生人会有什么行为, 也很方便组织大规模合作的网络. 智人也常常用可见的标记(例如头巾, 胡子或者西装)来代表"你可以信任我, 因为我跟你信的故事是一样的". 但我们那些黑猩猩堂兄弟无法创造并传播这样的故事, 因此无法的大规模合作.

人之所以很难理解"想象的秩序"这种概念,是因为人觉得现实只有两类: 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 所谓"客观现实", 就是事物的存在与我们的信念和感受无关, 例如重力就是一个客观事实, 早在牛顿之前便已存在, 而且不论我们信与不信, 都会受到重力影响. 相反, 主观事实取决于个人的信念和感受, 然而, 显示还有第三个层次, 互为主体(intersubjective). 这种互为主体的现实, 并不是因为个人的信念或感受而存在, 而是依靠许多人类的沟通互动而存在. 比如, 金钱并没有客观价值, 1美元不能吃, 不能喝, 也不能拿来穿. 但只有几十亿人都相信它的价值, 你就可以拿它来买吃的, 买喝的, 买穿的.

实际上, 人类合作网络的力量就是依赖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微妙平衡. 不过扭曲现实, 力量就会被削弱, 让你敌不过那些能看清现实的对手; 但想要有效壮大组织力量, 仍然得依靠那些虚构的神话. 如果坚持一切都要百分之百的现实, 绝不加入任何虚构, 追随者肯定不会太多. 就像法老统治下的埃及, 欧洲的各个帝国以及现代的学校系统, 这些真正有力的人类组织, 并不一定都能把现实呈现得清清楚楚. 这些组织大部分的力量, 都在于能够将虚构的信仰建立在一个让人顺从的现实之上. 例如, 货币的整个概念正是如此. 政府制作出本身并无价值的一些纸张, 宣布它们是有价值的, 接着就开始用它们来计算一切的价值.

怎么知道某个实体是否真实? 答案很简单, 只要问问自己"它是否会感觉痛苦"就行了.

宗教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