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放飞思想的古诗词 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2024-05-30 2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宋平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也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目标之一。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掌握古诗词鉴赏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文章从加强诵读、解读意象、挖掘内涵、引申情感、能力迁移等角度探析了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学生美感、思维、表达技巧、诗词主旨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104-01

        古诗词鉴赏在高考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加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中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然而,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文体、短句和独特的技法,学生很难理解。下面是一些具体的讨论。         一、加强诵读,读出美感         首先,应该把字音准确读出,读懂大意,这属于初读的关键环节,要注意生僻字、通假字怎么读,包含历史典故的诗句,查出典故出处。教师尽可能不要串讲,应该给学生独立理解的机会,教师在巡视中适时为学生点拨迷津。         其次,读好节奏,读出美感。古诗词讲究韵律,因此,朗读时要注意节奏。四言诗为22节奏,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五言诗一般为221节奏,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诗一般为223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要注意节奏的划分,古诗词的韵律美通过朗读可以得到很好地展示。同时注意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握住情感。如读《归园田居》,要读出陶渊明回归田园的悠闲、愉悦之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应该读出苏轼的铿锵有力、激昂之感;读《雨霖铃》,要感受到柳永的凄婉伤感之情。朗读期间,教师可以播放适宜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感情,享受阅读之美。         二、解读意象,建立感性思维         意境是诗人借助许多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创造出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情景。诗词创作注重情景交融,意境抒发主题是诗人常用的手法。如学习李商隐的《锦瑟》,学生不容易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阅读之前,教师要先讲解李商隐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此诗的心境。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李商隐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学生思考并开展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侃侃而谈,会加深对诗的理解。李商隐于晚年阶段作诗《锦瑟》,把心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影像,饱含象征意义,然后教师再展开及时的提示和点拨。教师应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确立思维导向,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系统。通过集体分析,学生可以对李商隐的诗词风格和心境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当他们再读这首诗时,他们的认知就会不断丰富。         古人常用菊、梅、松、竹代表坚贞、高洁的品质;月亮代表思亲、思乡的感情;寒蝉表示悲凉,杜鹃哀叫表达凄清;把浮云比喻为漂泊异乡的游子,等等。品味意境离不开联想、想象,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作者所描写的图景。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学生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描绘出“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乡村图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讲述出来,进而深入理解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挖掘内涵,学习诗词表达技巧         古典古诗词具有明显的美感,但学生在体验美感时往往停留在表面,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不熟悉。所以,教师要集中解析古诗词表达技巧,辅助学生建立起更形象的认知。如学习《蜀道难》时,教师先让学生讨论李白的诗词风格,由于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时期都接触过李白的诗,掌握了较多关于李白的知识,因此,很快得到共识,即李白为我国古代豪放派的典型代表诗人,艺术表现手法就是热情奔放、豪放飘逸。之后让学生阅读《蜀道难》,总结这首诗的写作技巧。尽管学生具有感知差异性,但是这首诗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特点,学生普遍都能回答出。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写作技巧,可以使学生贴近诗词内涵核心,发现诗人内心深处的呐喊,让文本思维对接生本思维,推动学生形成多彩的认知体系。         四、引申情感,探知诗词主旨         诗词作品饱含情感因子。教师应该重视阅读,多开展外围工作,深入挖掘作者的观点和人生经历等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最终掌握诗词的主旨,并将感知体验上升到更高层次。         如鉴赏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借古伤今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诗词深沉的感情,领会诗词的主旨,使学生形成对这首诗的完整印象。首先让学生找到作者“怀古”的对象,包括刘备、诸葛亮、庾信以及宋玉、王昭君等,之后解读重点词语,包括“独留”“空归”“怨恨”“一去”等,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什么。通过以上的学习环节,学生可以多维度认知这首诗深沉的情感,即借助缅怀古人表现深沉的怨恨。这种鉴赏环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更具条理性,并使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从表象转移到内质。         五、能力迁移,实现认知本质升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教师还应该不断地进行巩固训练。在高中阶段学习古诗词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内容,也应该适当地拓展到课外的文本,使得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学会知识的“移花接木”。         古诗词中的很多知识是相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点拨学生不同类型题目的解决方法,或者给学生提供基本的思路、格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章可循。如内容上,古诗词包括两个类别,即借古人古事寄托个人情感,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另一个就是表达对于时局的忧虑或者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表现手法上,包括借景抒情,如《石头城》;借人或者借事传情,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当学生掌握了古诗词的特点后,遇到同一题材的内容就可以做到更好的答题“迁移”。         总之,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以此满足高中古诗词鉴赏对教师文学理论知识储备要求,教学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诗词教学水平。借助科学的古诗词鉴赏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有序解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努力调整学生的认知思维,促进其认知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侯万涛.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2) :126. [2]周莉.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天地,2014,(31):44-45. [3]肖丹梅.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J].课外语文,2019,(27):13+15.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