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九成的故事 说古道今

说古道今

2023-08-10 04: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0年,苏州的夜一出场便惊艳全场

今年

苏州将进一步做优“江南小剧场”

做精55座“江南小书场”

还推出了夜经济多项升级举措

“最美夜江南”升级啦

春风如贵客

一到便繁华

在这个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

还有什么比来苏州更好的呢

(李博 摄  来源:苏州发布)

你若去苏州,一定要去悠长又寂寥的老巷子里走走。走在江南的古巷,转角进入一处园林般的小剧场,听上一曲评弹,细品一段昆曲,那婉转的曲调是“流动的园林”,瞬间坠入夜江南的梦里...... 

往事如烟,红尘滚滚,能在记忆长河里留下的,才是值得记下的,更是值得我们去寻访的。

九如巷就是一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条巷子是人物依托着故事,故事又依托着风物的久远见证。走进九如巷,你会凝望百年前的沧桑岁月。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条满载传奇色彩的街巷——九如巷,以及巷子中对昆曲的爱贯穿一生的张家四姐妹的故事。

五卅路街区算得上宁静,一栋栋老洋房、一排排法国梧桐构建出的民国风情,让人们一走上这条路就神思飘渺,内心激荡。在十梓街与五卅路交界处,向北走,到第一个小弄径直走进去,就是九如巷。

巷名来历一直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是元末吴王张士诚宫女所葬的地方;一种说是张士诚宫女埋玉的地方;还有一种是说巷形弯如玉钩。后来“钩玉巷”讹传成了“狗肉巷”,着实不雅,在清乾隆时期就改成了九如巷。

▲九如巷

◆“九如”出自于《诗经・小雅・天保》: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诗中连用九个“如”字,九个如字都是祝颂君主的,字面也有“茫茫九派流中国”的意思。既雅致又吉瑞,含有祝贺福寿延绵之意。

     九如巷近年来很出名,不少外地来客都慕名要实地寻访。因为九如巷3号生活过的张家,更因张家秀外慧中的四个女儿: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她们被人称为“张家四姐妹”。

▲张冀牖故居简介

四姐妹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张冀牖,1918年带着妻儿辗转多地后,最终在苏州九如巷落下脚来。四姐妹基本上都是在这条小巷长大成人的。

张冀牖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他在苏州兴办新式教育,不惜倾尽家财,在人民路憩桥巷创办了一所专为女子读书学习的乐益中学。“乐益”一词取“乐观进取,裨益社会”之意。

▲乐益女子中学

1923年,位于体育场旁边的新校址投入使用。两年后,五卅运动爆发,在张冀牖的支持下,包括四个女儿在内的乐益女校的师生们义演、募捐,全力支持这场爱国运动。

抗战爆发后,乐益女校消失在战火中,但当年张冀牖亲手种下的那棵雪松,虽历百年风雨却依旧苍劲挺拔,树立着一代人的风骨。

张冀牖除了热衷教育,还酷爱买书、读书和昆曲。据传,张家藏书之多、之杂、之新,在当时的苏州都是有名的。

母亲陆英是个戏迷,四姐妹小时候耳濡目染。起初她们只是觉得好玩,后来越来越喜欢昆曲,渐渐也痴迷其中。张冀牖见孩子们喜欢,还特意请来了当时的昆曲名伶到家里演出和教学。

▲张冀牖与四个女儿

昆曲丰富着张家四姐妹少女时代的学习生活,她们对昆曲的爱贯穿一生。张允和后来成为昆曲艺术家、研究家、传播者。充和更是为传授书法和昆曲默默耕耘,让艺术之花在异国的象牙塔里灿然绽放。

据悉,张家兄弟姐妹们曾在家中合办了一本家庭刊物《水》,杂志集文学、艺术和生活于一身,本是亲戚朋友自己看着玩的。

▲张家的家庭刊物《水》

多年后再回味,那份小小的刊物竟成为兄弟姐妹们共同经营的一片精神沃土,也是他们几十年后的集体记忆。

     叶圣陶赞叹一句:“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后来果然应验。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四姐妹的爱情故事,则是张家众多传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家四姐妹

元和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琴瑟和鸣。沉稳聪颖的元和,从小酷爱昆曲,在20出头的年纪,就狂热地去听曲。台上的他曲调清丽婉转,缱绻绵绵,台下的她静默聆听,沉醉其中。

▲张元和与顾传玠

允和结婚最早,夫婿是语言学家周有光。她秉性热情大胆,活泼奔放,也工于昆曲、诗词。

▲张允和与周有光

兆和的婚恋足够轰轰烈烈,一直是为人熟知的文坛佳话。沈从文这个湘西才子对大家闺秀的痴痴爱恋堪称长跑,正因有一身的诗意,才能在情书里飘出经典:“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很多次数的云,喝过很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先生自称为乡下人,一路从热情澎湃,赤诚浓烈,到诚惶诚恐,惴惴不安,硬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如愿喝上了一杯甜酒。沈从文亲切称为“三三”昵称的兆和,也成了小说《边城》、《三三》、《长河》里女主角的原型。

▲张兆和与沈从文

充和最有才情,她工诗词、擅书法、国画和古文诗词也都造诣非凡,被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充和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她在北京大学跟外籍教授傅汉思相识相恋并走入婚姻。

▲张充和与傅汉思

没有情诗的缠绵浪漫,却收获了另一种温柔。婚后去美国定居的他们,在名校任教,共同致力于传扬中国文化。傅汉思曾经写道:“我的妻子体现着中国文化中那最美好精致的部分”。

▲晚年张充和

九如巷3号,一栋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的老建筑,普通的民居,却因民国张家的居住而被世人记下,让心向往之的人们不远千里也要亲临旧地。

老宅里的一口古井上勒痕深深,那是岁月磨下的印迹。古井一如既往地静静守候在那里,似乎在无声中已经向来来往往的过客们诉说了一切。

▲张家院子里的老井

如今,小巷再不是往日光景,门内曾居住的人也陆续老去,故去。

然而,穿越历史的浪潮,时过境迁里,光阴流淌里,九如巷在蒙尘岁月沉淀出的往事却历久弥香。

偷得浮生半日闲,趁着春光明媚,如果你也爱那一条条窄巷,请在春天里,去走一走吧!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