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武作品:失落的衙前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宋代行政区域名军 宋文武作品:失落的衙前街

宋文武作品:失落的衙前街

2024-07-15 12: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封建时代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九〇三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在西门岗子上建立了教会学校含美学校(怀远一中前身),六年之后,开设了教会医院民望医院、民康医院;作为怀远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兴办于此的启慧女中、培德道学院。现在,它们分别是隔路相望的怀远一中北、南校区。解放后,由东南医学院分出的安徽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前身)、旨在“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淮河水利学校(安徽省水利电力学校、安徽省水利职工大学的前身)先后入驻西岗街一带,成为建在小县城的高等院校。此外,有一家省级单位——安徽省荣军医院,作为一所专门治疗精神疾病的军队医院,就是在怀远县衙的旧址上建起来的。

可惜,安徽医学院只在这里歇了一下脚,很快就继续踏上它从上海风尘仆仆而来的搬迁之路;安徽省水利电力学校终于还是去了省城合肥,以便与“安徽省”的冠名相配,学校规格也升级了;安徽省荣军医院重新选址并落户涡北,十分凑巧的是,地基下竟然有一座汉代古墓,这里比原址的历史可能更为久远;老卫生局、防疫站门口挤着打防疫针的景象随着搬迁而不再有;以前的人武部,现在只是一个生活小区,叫“淮风苑”,完全看不出它和人民武装有什么联系;曾经给全县百姓餐桌上提供过各种酱菜的酱园厂倒闭了,那些酱菜成为怀城人民的集体记忆;以前的酒厂没了,闻惯了的酒糟味,再也不会从南大街随着运载它的马车、驴车一路飘散;计划经济时代举足轻重的部门粮食局就像一个腾空了粮食的仓库;乳泉小学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基督教礼拜堂;怀远三中搬走了,这所学校里的学生不会再和怀远一中的学生在西岗街、衙前街约架了,荆涂学校的初中、小学的毛孩子是不敢前来冒痞的;下一步,如果怀远一中也搬走的话,西岗街、衙后街、衙前街恐怕不会再有往时琅琅书声的浸润,每天清晨打破这片宁静的,也将不再是匆匆而过赶着去学堂的清脆跫音;……

据相关资料记载,并有实物为证,历史上的衙前街及其附近,曾经十分繁华,毕竟这里是全县的政治、文化中心。尽管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黄河夺淮入海以及淮河自身原因造成泛滥的情况,但是衙前街、西岗街一带因为傍山,地势高,是县城的风水宝地,基本上不受什么影响。在怀远的文化传承上,大禹文化、卞和精神、淮河文明是其中重要的内核。因涂山禹王宫,荆山白乳泉、卞和洞、凤凰池等景观名气太大,自然会吸引众多文人墨客、过往游人前来拜谒观瞻,凭吊怀古;而在这里任过职的官员,也对自己治下的怀远风物加以赞颂,明代,曾在怀远担任过县令的经仁恒,写下了著名的《怀远十二景标奇》,对怀远传统的景物大事渲染。怀远,在他们的诗文里为世人所知,广为传颂。衙前街以南,是官办学校——黉学所在地,向西是文昌宫。直到现在,这里还保留着“黉学巷”的名称,在以前黉学的院子里,几株高大繁茂的老银杏树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盛况。传说中,有一只凤凰曾经落在荆山,却因当地县令贪心而飞走。怀远人民深切怀念,为了唤回凤凰来栖,特意建了一座高耸美丽的“还栖楼”,表达赤诚之意。后来,这三个字慢慢地被念白了,就成了“唤鸡楼”。现在,楼已不复存在,它的名字成了谜,也变得俗气了,失去了原意,只给人留下无尽追思。

衙前街附近的古迹已经几乎荡然无存。“慷慨性存”牌坊倒了;薛家牌坊(天留坊)拆了;一人巷没了;关帝庙废墟上的砖瓦风化了;魁星阁摇摇欲坠;文昌宫只留下回忆的背影;“三山夹一井”奇观,剩下的一口老井,被圈进高高的围墙,Π的三面围墙已被取直,失却了所有的艺术美感和关于历史的遐想;古老的西岗街,并排的三列石板被旁边的水泥路绑架着,趔趄前行,很快就消失在与水泥路相接的尽头,像一条断头河,栽进了时间深处;而衙前街本身,从已经面目全非的青龙桥方向西来,水泥街道越往西越窄,越往西越曲折,拐上陡坡,攀到高处,就是与之相依相靠的西岗街,它们是一起历经风雨的苦难兄弟。

许多地方的历史,是慢慢地被时间掩埋在了黄土之下的。而衙前街、衙后街、西岗街这一片是荆山北麓的延伸,这里的古迹会坍塌,但不会被掩埋,因为脚下是坚硬的山体基石。人们清理完断砖烂瓦之后,在原来的地基之上,盖起新的建筑,也许还会用到以前的山石、青砖、灰瓦,它们被巧妙地嵌进墙面,或作为墙基,抵挡风雨的侵蚀。历史就在这些建筑上延续,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一段历史就是一个奔跑者,它们稳稳地交棒,每一棒都跑得坚实而有力,沉着而勇毅。就算是不能再派上大用场的碎石块,虽然是就地取来的,不消多少代价,也不会浪费,它们会被安排来垒成院墙,抑或是作为菜园的围栏,围成一片闹市之中的幽静恬淡,成就目光可及的诗与远方。

我一直十分向往江南的古镇,每每在游玩之时会陶醉于它们的古色古香,惊叹于那些保存完好的古迹。只是,我们这里没有如此的幸运,没有被开发成旅游景点,接纳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也没能由他们将这里的古韵新风带向天南地北。但同时,这里也是幸运的,这里的古迹虽然大多已不复存在,但是这里的清幽静谧也没有被破坏。这里曾是繁华之地,现在已成寻常巷陌。寻常巷陌,其实并不寻常,若六朝古都王谢堂前飞燕,似如梦金陵台城堤上烟柳,只有历经过繁华,才能深知落寞的滋味。

有资料对比安徽省各县历史上参加科举的情况,徽州文化圈里的婺源、歙县、休宁、桐城等县考取进士的人数最盛,还出了不少状元,不仅有状元县,更有状元村,仅一个村考取功名的人数就让皖北各县举全县之力而望尘莫及。在皖北,怀远历史上共走出二十三位进士,虽不能与江南相比,但在皖北还是位居前列的。丰厚的历史文化的浸润,使得怀远颇有文名,从清代“怀(远)诗、寿(县)字、定(远)文章”的评价中可得印证。

位于西岗街最高处的怀远一中,一九六〇年高考取得大满贯,所有参加考试的一百名考生全部考中,总平均分名列全省第一,据说是全国第二。曾经,那些走过衙前街、衙后街、西岗街、酸腿岗的莘莘学子中,走出了共和国的开国将军,走出了“两院”院士,走出了商界“巨人”,走出了无数优秀人才。如今,在这所学校的一角,筚路蓝缕的怀远县一二三高考辅导班,因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打开了怀远一中南校区的东门,在建校十六年后,终于挂出了属于自己的招牌,虽然它的名号早为人所知,虽然学校已锻造了响当当的品质。

进出东门,每天上下班都要匆匆途经衙前街。终于在暮春时节一个赶着上班的早晨,在泡桐花的甜香里,我穿过黉学巷,想要探寻一番。本该是黉学巷,却不知是因为怕人不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小巷两旁各家各户门牌上统一印制的“红学×巷”的字眼让人捉摸不透。

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有来过这里了,印象中,那该是许多年以前的事了。尽管县城很小,尽管在县城生活了已近三十年,却很少来到这里。小巷深处,一片宁静,偶然间邂逅了一些年少时候见过的面孔,便觉得虽与他们相居有隔,却像是日日相见的近邻。来源:怀远生活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