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斗鱼肉瘤病防治系列(一)浅谈中国斗鱼与肉瘤病的防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圆尾斗鱼吃鱼吗 中国斗鱼肉瘤病防治系列(一)浅谈中国斗鱼与肉瘤病的防治

中国斗鱼肉瘤病防治系列(一)浅谈中国斗鱼与肉瘤病的防治

2024-06-13 13: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病理研究:龘之赫

                      文章作者:龘之赫

                      所属团队:知鱼之乐团队

              浅谈中国斗鱼与肉瘤病的防治

中国原生斗鱼包括:

红蓝叉尾斗鱼,通称:普叉/沙蛮/花手巾等;香港黑叉尾斗鱼,通称:黑叉/HK;壮家黑叉尾斗鱼,通称:壮黑/越黑;中国圆尾斗鱼,通称:圆尾。这四种原生中国斗鱼再加上以原生斗鱼为基础,通过杂血、定向选育或其它方式衍生出的各种“改良品种”。其中普叉的天然分布最为广泛,可能也是不少鱼友的童年。

我与国斗的相识算是比较晚,泰斗退坑之后才开始慢慢接触,是这几年的事了。怎么讲好呢,对我来说国斗有一种别样的美感,充满生命的活力,甚是惹人喜爱。

大概是我饲养国斗的第二年,不幸遇到了“肉瘤病”。自那之后的业余时间里,我一直在做肉瘤病相关的药物研发与抗体鱼的选育尝试。保守估计花费小万有余。没别的原因,单纯就是因为真心喜爱国斗,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个族群做些什么,尽一份绵薄之力,仅此而已。

一路走来,感谢这些年来所有对我提供过帮助与鼓励的朋友们,衷心感激。感谢我的战友碰碰车,有你在,抗瘤之路上我才并不孤单。

本人非鱼商,非药商,单纯发烧友一名。喜欢养鱼,热爱原生,热衷对各种鱼病机理与防治的研究,仅个人兴趣。文中所述,只是我自己较认可的观点与实践的经验之谈,仅供参考,欢迎朋友们参与讨论。

龘之赫原创文章,本人谢绝任何形式转载。独立研发者不易,望互相尊重,请勿盗文!

闲扯了一些有的没的,回到中国斗鱼的肉瘤病这个话题。肉瘤病的正式名称为鱼淋巴囊肿病,出于习惯性,咱们还是沿用肉瘤病这个称呼。导致中国斗鱼肉瘤病的核心外因是唯一的!即虹彩病毒感染导致,更准确的讲是虹彩病毒科的淋巴囊肿病毒属。

虹彩病毒是一系庞大的病毒家族,目前下分了五个属。虹彩病毒属、蛙病毒属、绿虹彩病毒属、淋巴囊肿病毒属和类金鱼病毒属。引起中国斗鱼肉瘤病是就是淋巴囊肿病毒!该病毒为双链DNA的病毒,电镜观察下胞浆中大量堆集的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虹彩病毒。病毒粒子呈周期性间隔的异常整齐排列,形成晶格平面并互相重叠,光源斜射时呈现蓝色或紫色。病毒核蛋白核心被富含脂质的结构蛋白亚单位组成的膜所包围,部分病毒的病毒粒子成熟后再获得一个来自胞浆膜的囊膜。该囊膜可增强病毒的感染性,但对病毒增殖并不是必要条件。

上面一段主要是虹彩病毒相关的基础背景,有兴趣想多了解的朋友可以去自行搜寻/查阅论文资料,会更加详细,我这里就不再过多陈述了。

鱼淋巴囊肿病(肉瘤病)流行广泛,遍及世界各地,多种海水鱼和淡水鱼是淋巴囊肿病易感染鱼种。如:牙鲆、鲈型、真鲷等。对中国本土而言,该病毒属外来入侵病毒,目前很多地区早已广泛散布。中国本土水域中存在的淡水虹彩病毒株较原始淡水病毒株,具有更高的耐碱性。个人非常怀疑最初的入侵病毒携带鱼是多宝/真鲷。

该病毒传染性强,生存能力也强,水体中只要存在该病毒,长时间内几乎无法自然消除。除易感的中国斗鱼外,各种淡水鱼/水生生物/昆虫/水生植物/有机物都可能成为病毒的暂栖息物,黏性惊人。嘌呤状态下病毒也能存活数月甚至更久。该病毒怕热不怕冷,持续高温可使其失活,低温零下20℃可保存病毒存活一年以上,对酒精/甘油/氯仿等脂溶性溶剂敏感。阳光对嘌呤状态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力,但对病鱼身上的病毒抑制作用较弱。这是因为入侵鱼体的病毒受到了鱼自身细胞组织的保护。

以中国斗鱼为例:当鱼只被感染后,通常会在两周内发病,但也可能长期潜伏隐性携带病毒,暂时无明显体表症状!这种隐性携带病毒的阶段,可以维持数月甚至更久,充满欺骗性。是的,被感染的鱼,两月以后才发病很常见。潜伏期病毒感染能力相对低,但依然具有传播性,不可忽视!

中国斗鱼发病后的表现通常比较直观。细胞异化增生,全身多处出现膨大水肿、肉疙瘩或形似花椰菜的囊肿物。异物肉眼可见,鱼只全身体表多处可见,鱼眼,鳃,鱼口及其口腔,三鳍等部位出现不同形状的实体瘤。

更重要的一点!肉瘤病绝不是单纯的鱼皮肤病!很多时候外部病状只是标,内部病变才是本。这种鱼病更接近由病毒感染诱发的恶性肿瘤,是鱼的癌症!病毒入侵鱼全身造血及淋巴细胞,不仅限于鱼体表囊肿,也会引起内部多脏器病变。脾及肠道,肝,心血系统及肾脏系统等多脏器同样会出现实体瘤。随着病情的持久恶化,继而引起脏器肥大,心血功能异常,呼吸系统障碍,肾腹水,直至肾衰竭死亡。这是个漫长且痛苦的病变过程,理论上全周期可逆。但实际治疗的难度很大,非常繁琐。

病鱼生长受到抑制,发育缓慢/完全停滞。一般来说短期不致死。少数鱼可自愈,这和鱼的品种差异,个体免疫力差异及环境因素有关。以个人实践结果看,可以靠激活抗体的方式让斗鱼得到免疫抗性。此类免疫抗性是永续还是阶段性,目前还不敢断言。这种差异性结果,可能和个体的体质差异及免疫治疗时采用的干涉思路有关。

此外,细胞组织及粘膜的损伤可能会引起其他条件病原体的并发感染。但肉瘤病本身只是病毒感染,这点毋庸置疑。它不是寄生虫,不是细菌,不是真菌,不是钙化或一般增生,也不是垂直继承的遗传病!至少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会在斗鱼身上垂直遗传。该病毒在部分昆虫身上会垂直遗传。即公母虫如携带病源,后代也直接遗传病毒,成为永续型病毒传染载体。如:红虫/水蚤我就非常不推荐鱼友使用!

人工环境下的中国斗鱼饲养:当水体存在病源时,外伤/代谢污染是常见的感染途径。另外,普遍被玩家所忽视的鱼类应激反应,更是导致病毒携带鱼直接发病的最大诱因,甚至是没有之一的!

这种情况多见新鱼购买或野生鱼捕捉后的一两周内。有不少鱼友说起,他买鱼之前或抓鱼的时候没看到异常,也仔细检查过。但是,回去饲养一段时间后鱼就发病了。这正是因为环境改变或捕捉恐惧等应激因子导致鱼出现了应激,从而引起诱发。避免应激或抗应激处理是鱼病预防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并不是只有严重不服水或趴缸的鱼是应激,这个话题咱们回头单独开一篇聊,暂时就不展开了。

注意:外伤/代谢污染/应激诱发都有一个唯一前提,就是水体有该病毒/鱼原本就携带了该病毒!假设无病源存在,任何其他因素都不可能导致中国斗鱼肉瘤病!感染源是唯一的,即虹彩病毒科鱼淋巴囊肿病毒属!

正如我之前发布的肉瘤病治疗视频中所述,中国斗鱼的肉瘤病是可以通过药物干涉来治愈的。肉瘤病发早期~前中期症状相对固定,勉强算是比较理想的干涉期。病情进入中后期之后,不同个体的恶化差异性巨大,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配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成本精力投入大,治疗流程繁琐,并且也没有绝对把握。预防为主/早发现早干涉是绝对的优选!

关于治疗与防控的具体思路本文先简单聊几句。个人观点:这个鱼病治疗困难,一是的确疑难,二是很容易陷入单纯的抗病毒思路误区!!忽略对脏器以及免疫功能的调理。

“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这句话只存在于书本上,现实中大多数时候恐怕是行不通的。实际上免疫功能在这类疾病中起到的作用甚为重要,任何祛邪的手段都要以本元为核心。对免疫功能调节大概可以分成三个方向:一是正向调节,二是逆向调节,比如抑制类激素/类激素性质的药物,这个方向就会伤本,可用,但必须要慎重!三是双向调节,也就是致中和。视元气为本,固本扶正,使卫气充沛且不亢,兼以祛邪是我核心的思路。固元为略,祛邪为术。略既定则不变,术以略为宗,可变不可逆上。各种苦寒、收敛、攻毒、生物类药材均可作为祛邪的手段,比如黄芩,板蓝根,大黄,苦参,龙衣等。固本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元气补益,二是对卫气表达的调节,比如黄芪,地榆,甘草,藻类及藻类提取物等。

多维的摄入对治疗可起到补充增效之功,但需要注意一点!虽然VB不仅能起到诱食作用,还能对鱼体表修复有所帮助。但是,VB同样会对病毒感染的病变细胞恶化起到负面推动效果!其中利弊需要权衡决断。

这个病毒从被发现至今,已有大几十年/百年。目前依然尚无针对的特效药,也就是说没有简单高效且低成本的治疗方法。疫苗方案或许才是解决这个疑难最终手段,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常用的广谱类抗生素基本是无效的。不对症的滥用抗生素或粗暴的采用物理去除都很容易引起病情快速恶化,导致不可控后果,请务必小心。

个人建议:没有药理经验的鱼友采用绿水环境法。在确保溶氧与光照适合的前提下,依靠藻类水体的诸多特性治疗病鱼。从实际经验看,这种办法虽然很低效,但有用。通过绿水持久战能够帮助一部分病鱼康复,有需要的鱼友大可以尝试下。藻类的特性之一是光敏性,也就是光动力疗法。利用藻作为光敏物与光照形成合相,对病毒及病变细胞进行光杀!常见的同类性质的药物还有姜黄等。

从长远计国斗肉瘤病应以预防排除为主,尽可切断病源。斗鱼苗发育早期,从鱼苗孵化至2厘米左右,这个阶段处于母源保护期,拥有强大的免疫抗性,是避免病源/抗体选育的最佳入手期。育苗及日常管理中严格把控风险,做好水质维护与分缸避险。至少在人工饲养环境下,通过引种与淘汰选育,我们可以做到对该病源的基本断绝!源头控制是能够实现的。养成良好防疫意识,对病源的零容忍需要行业整体与每一位中国斗鱼繁殖玩家的重视!

待续…

个人ID:龘之赫      VX号:ZPAaiytb

真心期望能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待闲暇时间,大家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我们一起努力,早日完全攻克中国斗鱼肉瘤病这个疑难!我一向认为交流与讨论远比各自闭门造车更加高效。朋友,知鱼之乐团队衷心欢迎您的加入~(^O^)!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