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三种主流物流模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内出口跨境电商发货方式有哪些 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三种主流物流模式

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三种主流物流模式

2024-07-03 17: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为四大商业快递公司运输流程)

优势:

▪ 安全性。全球网络下的时效性和配送环节的安全性是四大快递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国外到国内全程由四大商业快递公司自行配送,保证服务质量。

▪ 清关速度快。报关时,四大快递公司往往自行报关,并与海关实现数据对接,在海关的三个报关系统中,四大快递公司属于清关速度最快的快件系统。

劣势:四大商业快递公司主营业务是商业快递,在包裹的跨境运输上,并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2)两国合作直邮。该模式根据承运人性质的不同,又能细分为通过万国邮联渠道和两国快递公司合作运输渠道:通过万国邮联渠道(UPU框架),国内外的承运人都必须是万国邮联的成员,国外承运人包括美国邮政、英国皇家邮政等,国内承运人为EMS。

(图为两国合作运输流程)

优势:

▪ 万国邮联走邮政清关途径,批量报关,缩短了清关时间。

▪ 包裹的抽检率也要低于其他方式。

▪ 两国快递公司合作类似于UPU框架,但区别在于两国的快递企业不受万国邮联公约的约束,重视价格和时效性,往往是邮政或信誉良好的快递企业。

劣势:物流时效性不高。

2、转运

转运是国内消费者在消费前要先登记注册国外一家转运公司,下单时先将货物送到转运公司,然后由转运公司集中将货物空运至中国境内进行清关,然后再由国内的快递配送公司负责配送。

特点:转运是目前主流的海淘物流方式,但由于消费者需在网上搜索转运公司,且转运公司灰色通关导致消费者的税负不确定。对希望便捷且合法的主流消费者,转运模式过于复杂且存在法律风险。

转运主要分为转运公司参与寄递、报关企业参与寄递、灰色转运。

转运公司参与寄递。转运公司参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境外不提供直邮服务;直邮费用过高。转运公司作为中介,为消费者在境外签收货物,再将货物发回国内。

(图为转运公司参与寄递流程)

转运公司的主要运作模式如下:选取合适的地点租用房间做仓库;建立网站,搭建IT系统,为每个注册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名字,用来收取和管理货物;签约合适的中美货运公司发货回国。转运公司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方面:(1)通过揽收再寄递货物赚取中间差价;(2)提供货物的增值管理。转运公司一般按照重量收费,有若干线路回国,如天津口岸、重庆口岸、上海口岸、广州口岸,还有港澳线(港澳线最贵,主要是基于避税考虑)。

报关企业参与寄递。报关并不是寄递企业的核心业务,但是却是跨境网购寄递服务中最复杂的环节之一。报关环节对整个寄递服务的时效性、可达性和费用等都有影响。报关企业参与寄递。本质上是两国合作直邮中两国快递合作寄递和转运公司参与寄递的延伸,这两种模式下的报关环节一般为专业报关企业承担。报关企业参与寄递,在寄递服务方面并没有独特之处。

(图为报关企业参与寄递流程)

3、保税进口。

保税进口模式允许跨境电商先将货物运到国内的保税仓库,提前建立仓储。等有了订单之后直接从保税仓出货。以保税进口模式进行海淘,货物从国内出发,基本3天内就能到达。在税收方面,保税进口模式收取行邮税,而非进口税+增值税,且50元以下税额免税。

2013年起,跨境电商试点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各大城市迅速展开,这其中,保税进口模式被认为是未来海淘最具潜力的商业模式。目前很多跨境电商都是将进口货品先囤在进口口岸的保税区中,等消费者下单后,再直接从保税区发给消费者。

特征:“大宗货品”海淘的主要渠道,也海淘进口量最大的渠道;周期短,响应速度快,约5 天以内;若与自贸区政策结合,成长空间和想象空间巨大。例目前,中国的主要电商网站和物流公司均已进入该领域,开展跨境“直购进口”和“保税进口”业务。

优势:与传统进口贸易相比,保税进口模式胜在两点:

▪ 与传统物流全程串联的形式不同,保税进口实现了跨境运输补货与国内货物发送的并联进行,大大降低了客户的等待时间。

▪ 明确了电商企业“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报关模式。电商企业先按照清单通关,海关通关系统会定期汇总清单形成报关单进行申报,避免了传统通关中每批货物通关都要走一遍完整流程的窘境。

总的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转运模式将会大幅度减少,直邮模式和保税进口模式因各有特色,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共存。

与传统转运商以及跨境电商企业是合作互利而非竞争关系,平台的生命力强。同时,避免了新设电商平台必要的巨额推广开支,也避免了与海外电商一家家商讨合作的繁琐程序,达到了扬己之长,避己之短的效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