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根吉他长笛二重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吉他演奏古典音乐的特点是 哈根吉他长笛二重奏

哈根吉他长笛二重奏

2024-06-24 19: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音乐会最初的两首作品充满了印象主义色彩,深受拉威尔、德彪西影响的法国作曲家雅克·伊贝尔用灵动的笔法,写下了戏剧《他的荣誉医师》的配乐《幕间曲》。

擅长于使用管乐器来创作的伊贝尔在这部短小精悍的作品中,融入西班牙风情与阿拉伯特色。温柔而梦幻的音乐主题过后,吉他以强烈的弗拉门戈轮指,与长笛展开激烈的对话;一番喋喋不休之后,两件乐器又回到了开始时的优雅之中,达到了琴瑟和鸣的境地。

随后,一曲拉威尔的《哈巴涅拉练声曲》,吉他轻巧的拨弦与长笛灵动的泛音,让音乐的律动感增强。萨瑞德·希德班将长笛的歌唱性发挥到了极致,透亮却不单薄的音色加上二拍子舞曲的节奏,别具一格。

两位演奏家对不同时期的音乐都有探索与研究,演奏C.P.E.巴赫的《汉堡奏鸣曲》和莫扎特的《C大调长笛协奏曲“行板”》时,展现出原汁原味的古典主义音乐特点。

《汉堡奏鸣曲》虽然没有极为艰深的炫技,但优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快速切换的强弱力度,都令人过耳难忘。当时,C.P.E.巴赫摆脱了多年来宫廷的束缚,因而长笛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难得的力量感,坚定而短促的吹奏更显迷人。

对巴洛克音乐的了解让两位音乐家在演奏维拉-罗伯斯的《第五巴西的巴赫风格曲》时,也颇为得心应手。巴西音乐与欧洲早期的传统音乐相融合,特别的曲调让人在初听时想起了巴赫的康塔塔和清唱剧中的咏叹调。

《C大调长笛协奏曲“行板”》原是莫扎特为长笛和乐队所作,莫扎特赋予长笛极具歌唱性、明亮而单纯的性格,难度不高,不用华丽的音响,伴奏仅仅起到支撑长笛独奏的作用。这也是莫扎特一系列管乐协奏曲的共同特质。如今,哈根吉他长笛二重奏选择了用吉他来替代乐队,在听感上又换了另一种味道。

莫扎特曾经用“我的宁静”、“安慰”、“平静”三个词来描述他的长笛协奏曲所要表述的内涵,而当长笛与吉他相遇,这样的感觉更是明显。尤其是两位演奏家在演奏中相视一笑时,更显岁月静好。

在音乐会中,两位瑞典音乐家也让上海的观众听到了纯正的瑞典民歌。瑞典女作曲家安德莉亚·塔罗迪受这支二重奏组合的委约,写下了《四月的雪》。这首短小的作品共分三个乐章,来源于同样以短小精悍著称的三首日本俳句。长笛与吉他虽然都是西方乐器,但在此作中却展现出了朦胧梦幻,如山水画般的的东方式意象。

作曲家丹尼尔·尼尔森从小成长于瑞典,他的作品《战胜恶魔》既拥有充满节奏感的极简主义,时不时地还有着小俏皮与讽刺。战胜恶魔组曲总共有五个乐章,据说作曲家用这个曲名其实是为了掩饰他为吉他创作的胆怯,而吉他就是这只“恶魔”。

吉他演奏家琼瑶金·伦德斯最早与自己的好友组成了吉他二重奏,在瑞典颇具名气,但在遇到了当时在交响乐队中演奏的长笛演奏家萨瑞德·希德班之后,他很快就坠入爱河。

志趣相投、情意相通,两位演奏家不仅成为了生活中的伴侣,也在音乐中组成了二重奏。有演出时,他们就会一同环游世界;平日里,他们就在自己家的庄园中,品茶养花,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

在琼瑶金·伦德斯的吉他演奏中,总有难以掩藏的爱意,塔雷加创作的四首吉他小品曲在他手中更是凸显了浪漫风情,虽都是技巧简洁的作品,却重在其中的情谊。塔雷加创造了轮指等全新的吉他演奏法,让这件几乎要被管弦乐器盖过“风头”的乐器,重新焕发了光彩。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是皮亚佐拉的《探戈的历史》。皮亚佐拉开创性地在探戈音乐中加入了古典音乐的严谨和爵士乐的即兴,彻底打破了传统探戈音乐一成不变的旋律和不断重复的节奏。即使这部作品曾经在星广会的舞台上演出多次,也总能让观众听见不同的演绎。

长笛稳健有力,吉他温和安静,两位演奏家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节奏上的强弱倒置让音乐有了后坠感,产生了与众不同的音响。在作品中,探戈的发展衍变也一一娓娓道来,它早已不是酒馆里的音乐,而是走进现代音乐厅,让世界听见了属于阿根廷的音乐。

在观众的掌声中,哈根吉他长笛二重奏又返场带来了一曲瑞典的民歌。即使我们从未听过这些曲调,也依然会为长笛和吉他的和谐之声所动容;即使语言不通,我们也能从音乐中感受到两位演奏家之间的信任与爱。

音乐会结束后,两位音乐家还进行了专辑的签售,场面火爆可见听众对他们颇为喜爱。

©x0

音乐会完整实况录音

阅读原文”链接可回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