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城市的人均GDP很高, 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不高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 为什么很多城市的人均GDP很高, 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不高呢?

为什么很多城市的人均GDP很高, 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不高呢?

2024-06-23 15: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GDP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方面的收入,还加上城市居民和农村二元化经济因素,即便没有注水,那也是根据城市不同的特点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形成了以财政收入、企业留存和居民收入三分天下的格局。

我国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平衡,并且农村和城市存在的二元化的模式,企业又是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更新换代时期。

按照2017年GDP总量为82.7万亿,其中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8万亿,占GDP比重的1/3。还有企业的留存和折旧等又占了1/3,余下的1/3才是真正属于居民的收入。2017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26万亿,还不到当年财政收入的90%,仅占GDP总量的31%。

而西方发达国家在财政税收、折旧、企业留存等方面的比重要比我国低很多,以美国为例: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到了GDP总量的70%。

愿意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在政府开支、转移支付、国防开支、企业发展等方面压力更大,需要更多的留存用于这些方面。相应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就会减少。也就造成了GDP总量大,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少的局面。

第二个原因,是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二元化经济格局,收入的不平衡也是一个方面。

在计算居民可支配收入时,一般先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远大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经过一平均那么整个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会快速下降。

而这种收入不仅包括了工资,还包括财产性收入、转移性净收入、经营性收入及偶然所得等多方面经济来源。

最后一个因素,产业结构不一样,那么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不一样。

财政收入的比重是不同城市也有所不同,但相对的比例差距不一定会很大。可产业特点不同,它的企业折旧和留存就不一样。

比如固定资产投入大的折旧就会多,资金密集型的企业财务成本就高,还有不同地区的工资成本也不同。

而类似于为了运作上市的科技产品公司,在经营利润、办公成本、融资成本等都很低,主要成本来自于人工工资成本为主的企业,还有高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就要占比高一些。

当然,对于那些税收不仅少,还有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少的城市,我们也不得不对这种GDP上报数据产生怀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