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古体诗填词三种押韵有什么区别 一文说明诗词押韵的秘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体诗的基本要求 近体诗古体诗填词三种押韵有什么区别 一文说明诗词押韵的秘密

近体诗古体诗填词三种押韵有什么区别 一文说明诗词押韵的秘密

2024-06-08 10: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第一句押韵的,可以用邻韵

例如唐朝钱起的这首排律《湘灵鼓瑟》,单数句都是仄收不押韵(白脚),双数句都押平声韵(韵脚)。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可以看到韵脚都是平声:灵、听、冥、馨、庭、青;白脚都是仄声:瑟、舞、石、慕、浦、见。讲究的诗人对于白脚也很注意,尽量把上、去、入三种仄声循环使用。这一点大家可多观察一下唐人的律诗。

刚才说过:3)第一句押韵的,可以用邻韵,例如齐己 (唐)的《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

曾此栖心过十冬【冬:二冬】 今来潇洒属生公【公:一东】 檀栾旧植青添翠,菡萏新栽白换红【红:一东】 北面城临灯影合,西邻壁近讲声通【通:一东】 不知门下趋筵士,何似当时石解空【空:一东】

第一句也是韵脚,但是可以放宽到诗韵的邻韵:【冬】,其他都是【东】韵。这里要说明一下,宋朝的《平水韵》是合并了唐韵的邻韵(可通押的邻韵)而成,因此唐诗基本都符合平水韵。

2、古韵与新韵

新韵几乎就是普通话,这两年中华诗词学会在中小学推广《中华通韵》就是最新的版本。几乎就是用普通话押韵,不需要查询。

古韵,从隋朝切韵一脉传承到宋平水韵,之后一直到民国的诗人作诗基本以平水韵为标准。

平水韵中有106部,平声韵30个韵部,仄声韵分上去入三部:上声(三声)29部,去声(四声)30部,入声(普通话中消失了,方言中还有)17部。其中很多普通话押韵的字,在古韵中不能通押。

例如【冬、东】不同韵,【江、阳】不同韵,【寒、元、删、先、盐、咸、覃】不同韵,这些字分属于不同的韵部。

做律诗的时候,邻韵仅仅可以用在第一句(例如上面举例的齐己《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使用冬、东韵),双数句押韵不允许混用。

用古韵作近体诗的话,需要经常按照韵部检查是否落韵。这不仅仅是现代人的问题,古人作诗押错韵也是常有的事情。因为生活语音随时在变化,唐朝的平声字在宋朝就可能成了仄声字,而诗人用的韵书变化却不大。

但是,近体诗的这种押韵规则很简单直接。反而是古体诗和词的押韵形式太多。

二、古体诗的押韵

古体诗可以押仄韵、可以押平韵、可以换韵,而换韵也有不同方式。

古体诗可以用邻韵通押,例如上面说的【冬、东】;【江、阳】;【寒、删、先】等邻韵可以作为一组韵通押。

古体诗的押韵主要有四种:

1、押仄韵的古体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第2、4句必须押韵,第三句不押韵, 白脚平声收。第一句可以押韵可以不押韵,不押韵一般也以平声收(仄收不多)。

2、押平声韵的古体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2、4句必须押韵,第三句不押韵, 白脚仄声收。第一句可以押韵可以不押韵,不押韵一般也以仄声收 。

注:可以看出,韵脚和白脚的平仄,基本都是相反的。这种讲究,从南北朝永明体诗人沈约等人研究四声八病就开始盛行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四声八病中的上尾:《

诗词创作不可不知的四声八病 10分钟搞懂平头与上尾》

3、换韵的古体诗

长诗中有换韵的现象,有两句一换、有三句一换、四句一换,也有更多句一换。

每一次换韵,都类似一个单位内的押韵,假如不是句句押韵的话,一个单位内押韵也都遵守上面1、2所说的规则。

下面看看岑参 (唐)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换韵用...隔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两句一组,每句都押韵:【折、雪】;【来、开】;【冰、凝】;【客、笛】;【门、翻】。四句一组,2、4必须押韵,1可以押韵可以不押韵(押韵居多),3不押韵且白脚与韵脚大多数平仄相反。第五句开始的这一组是入声韵:【幕、薄、着】;最四句是去声韵:【去、路、处】

4、句句押韵的古体诗

例如岑参 (唐)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前两句押韵,后面三句一换韵,句句押韵: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句句押韵的诗,有的换韵如岑参这首,有的不换韵,例如曹丕的这首《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句句押韵的诗,都是韵脚,没有白脚。

注:诗的押韵,四声分明,一般上声和去声很少通押,例如马、骂极少通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察一下古体诗的白脚,很难找到上声和去声通押(换韵诗同一组内,不换韵整首诗内)的例子。

三、词的押韵

词的押韵类似于古体诗押韵:唐宋人填词常常用诗韵的邻韵通押。后来清朝人编撰的《词林正韵》几乎就是诗韵的邻韵合并版。

填词必须依谱填词,所以不像古体诗那么自由。是否押韵,怎样押韵,词谱里都有固定的模式,甚至连位置都规定的清清楚楚。

词也同样分为押平韵、押仄韵、换韵,其中仄韵里上、去韵可以通押,入声韵独用。换韵中还有叶韵。

1、平声韵

例如:《采桑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蝤蛴领上诃梨子,绣带双垂。椒户闲时,竞学摴蒲赌荔枝。 ⊙○◎●○○● ◎●○△ ⊙●○△ ◎●○○◎●△ 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无事颦眉,春思翻教阿母疑。 ⊙○⊙●○○● ⊙●○△ ⊙●○△ ⊙●○○◎●△

△,表示必须要平声韵。

○,平声;●,仄声。⊙,应该平,可以仄;◎,应该仄,可以平。

2、仄声韵

例如《生查子》:

深秋更漏长,滴尽银台烛。独步出幽闺,月晃波澄绿。 ○○○●○ ●●○○▲ ●●●○○ ●●○○▲ 芰荷风乍触,一对鸳鸯宿。虚掉玉钗惊,惊起还相续。 ●○○●▲ ●●○○▲ ○●●○○ ○●○○▲

▲,表示押仄韵。

3、换韵

例如《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换仄韵) ◎●⊙○▲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换平韵)⊙○⊙●△

前两句仄韵(入声韵):织、碧;三四句换平声韵:楼、愁;五六句换仄韵(也是入声):立、急;七八句又换平水韵:程、亭。

换仄韵时,用入声或者上去声都可以。例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第一组仄声韵用入声:灭、雪;第二组仄声韵用去声:镜、映。

4、叶韵

叶韵也是换韵,但是必须在本韵部内换韵:

例如《西江月》:

凤额绣帘高卷,兽钚朱户频摇。 ◎●◎○⊙● ◎○⊙●○△ 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恹恹难觉。 ◎○⊙●●○△ ⊙●⊙○⊙▲叶韵 好梦枉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 ⊙○⊙●○△ 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 ◎●⊙○◎▲叶韵

平声:摇yáo、梢shāo;仄声 觉 jiào、liǎo。在词林正韵中都是一个韵部(平韵和仄韵同韵部)。用今天的拼音来看,韵母都是ao。

5、叠韵

作诗的时候很少用同一个字作韵脚,比较有名的是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押了两个“船”。但是在有些词牌里,这种押韵叫做叠韵,是词谱的要求。

例如《梅苑》(又名如梦令):

疑是水晶宫殿,云女天仙宝宴。 ○●●○○▲ ○●○○●▲ 吟赏欲黄昏,风送一声羌管。○●●○○ ○●●○○▲ 烟淡,霜淡○▲ ○▲ 叠韵 月在画楼西畔。 ●●●○○▲

第五六句,用重复的韵脚:淡。

结束语

从押韵规则来说,近体诗押韵最好理解,但是创作时押韵最难。

词的押韵方式很多,但是词韵的上、去声韵可以通押,古体诗中一般上去不通押,从这方面来说,词韵似乎略微简单一点。

但是古体诗天马星空、自由自在。除了绝句以外,古体诗随时可以换韵,不受词谱或者格律的约束,所以综合来考量,古体诗的押韵最简单。

要说明的诗,以上是指用古韵(平水韵、词林正韵)创作。

@老街味道

落韵的幸运举子竟然状元及第 杜甫苏东坡们作格律诗也落韵吗?

10分钟看懂四声八病 1篇短文了解古诗创作的秘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