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2024-07-07 15: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颜之推关于儿童教育的理论,涉及到儿童教育的独特意义、内容、原则及方法等。他倡导早期教育、重视道德启蒙、坚持慈爱相济和环境陶冶的早教原则与方法,以及关于儿童语言教育与艺术学习的思想,至今仍可资借鉴。

 

      我国古代社会素有重视儿童教育的传统。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堪称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在《颜氏家训》中对于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阐发。

颜之推(531—约595),字介,祖籍山东临沂。他出身于名儒世家,又生逢乱世,频遭波折,历仕南梁、北齐、北周、隋四朝。在其晚年,他集平生学识、世事见闻,以及立身处世、教子治家等经验,著书《颜氏家训》,共20篇,意在训诫本族子弟,肃正儒家门风。该书一出,即被后世人们奉为家教良范,广为流传。《颜氏家训》对于儿童儿童教育的阐述主要反映于《序致》、《教子》、《慕贤》、《勉学》等篇章中,这些阐述涉及到了儿童教育的价值、内容、原则及方法等,其诸多思想观点虽历时千载,但至今仍可资借鉴。

 

      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观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早施教,勿失时机

      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首先是基于他对于早期教育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他认为成人应该充分利用幼年这个良好的时机,及早对儿童进行教育。早施教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并为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他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并借用孔子说过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以及谚语“教妇初来,教子婴孩”的说法来表明这一观点。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甚至认为如果条件允许可实行胎教。他提及古代圣王的胎教方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貌节之”。

      在颜之推看来,儿童早期心理与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着了早期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认为,年幼儿童还处于“体性未定”的发展期,足具可塑性,易于潜移默化。他说:“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泽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对于早施教之所以具有良好的效果,颜之推特别指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就是说人在幼年,精力集中,而成人之后生活驳杂,思虑分散,所以成人学习的效果不比幼年时的学习效果。所以,“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他还自述自身学习体验:“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试》。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荒芜矣”,以此证实早期教育的效果。

      2.守道崇德,勤俭自立

      可以说,强调“守道崇德”以立身处世是《颜氏家训》治家思想的主旨。颜之推说:“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自然,颜之推是把道德教育作为了儿童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所谓“生子咳啼”即需“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在早期教育阶段就需进行道德启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早期的道德养成,“习若自然,卒难洗荡”,可使一生受益。否则,错过道德教育在早期的实施,恶习一旦养成,便难以矫正。“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而死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颜之推曾以现身说法称:“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诲诱。每从两兄,晓夕温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若不恳笃”。可见,他对于自己早期所受有益教育的感悟是以伦理规范的教育为主的。

      对于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颜之推在其家训一书中有着广泛的阐述。其基本主张是以儒家的孝悌人伦为轴心的,并以研习五经作为获得立身处世之道理的基本途径。虽然诸多阐述不只是针对儿童教育而进行,但有些涉及道德教育的独到见解对儿童教育仍颇有启迪和指导。他提到“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 即孩子应孝顺、勤劳。这里也蕴涵着人在幼年需学会自理劳动的教育要求。他还从“应世经务”的角度,指出作子女的须“知稼穑之艰难”,懂得生产劳动的艰辛。否则“未尝目观起一抔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 还提到应以俭省节约为德,即“省约为礼”等。

      3.慈严相济,均爱勿偏

      对于儿童教育,颜之推主张由情入手,并坚持爱教结合,慈严并济,反对溺爱。首先,他充分地意识到了情感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儿童对于那些在情感上亲近的人才易于信服,因此“禁童子之暴謔,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颜之推强调成人对于儿童需要爱护,他说:“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 然而,他又辨证地看到,单纯的爱的投入而无教育的严格规训,则是不可以的,主张对待儿童应“威严而有慈”。他说:“吾见世间,无教育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意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别,谓法当尔”。这里,他指出,许多父母对孩子从小在生活方面任其所为,不加管束,应训诫的反而赞赏,应制止的反而戏笑,结果等孩子该懂事时,竟把错误当正确的,不明是非。所以,“父子之严,不可以狎”,“狎则怠慢生焉”,对待儿童必须避免溺爱,需有严格的要求。颜之推格外强调成人必须正确地对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过失,切不可一味张扬其优点,而遮掩或包庇其过错,否则就会失于教义,贻误其一生,甚至招致祸端。在他看来,为严格管教,甚至鞭挞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他说“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并认为以体罚规训儿童,犹如以苦药治其病。

      在合理运用情感性的早教原则上,颜之推还提出了均爱教育的主张,即父母对待所有子女应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爱护与关注,不可偏宠。“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如果偏宠偏爱,则客观上必会助长其骄横怠慢的习气,最终会是“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而且也会因为缺乏公平公正,导致见爱者意气日横,见憎者心不能平,使得人际关系不睦,各生怨恨。

      4.风化熏染,陶冶品性

      颜之推非常重视环境教育对于儿童的习染作用,强调儿童的品性形成于风化熏染的过程中。“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泽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因此,长辈应为幼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为其树立良好德行的榜样。颜之推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他还提出成人应注意使儿童接触社会生活中有益的人与事,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翟悲于染丝,是之谓矣”。这里的“墨翟悲于染丝”,指的是墨子说过的:人性如素丝,环境如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5.虽在孩稚,便渐督正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不仅充分地论述了儿童道德教育问题,也作为在音韵学方面颇有造诣的学者,提及到儿童早期的语言教育。他意识到儿童时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时期,教育幼童学好语言是成人的重要责任,并认为在儿童时期学语言不应强调方言,而需重视通用语言,以减少语言的社会交往中出现如“指马之谕,未知孰是”的状况。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说:“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云为品物,未考书记,不敢辄名”。教给幼童的语言、词汇及发音须清晰明确而无误,避免在一开始就以讹传讹,以致日后难以纠正。

      6.须由天分,娱心畅情

      颜之推说:“夫学者贵能博闻也”。正是基于博习致用的治学立场,他不仅强调了儒家五经的伦理、知识以及习为文章的学习,还深入论述了琴、棋、书、画等士大夫生活所需要的技艺能力的学习问题,否则便会见闻狭隘,头脑闭塞。颜之推称这些教育内容归为“杂艺”。他对于“杂艺”学习问题的阐述反映了其艺术教育的主张。颜之推意识到某些方面的儿童艺术教育需要基于个体良好的天赋。他自称幼时学习书法,虽然颇下功夫,但终因缺乏天分,难能长进:“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法书亦多,而翫习功夫颇至,遂不能佳者,良由无分故也”。对于艺术的学习,颜之推认为“不须过精”,否则“常为人所役”,“被公私指令,亦为猥役”,成为累赘或负担。他主张艺术的学习“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并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或意义在于娱心畅情,“陶冶性灵”。这一点,在其家训的《杂艺》篇中,都有零星的涉及:对于绘画之精美,“翫阅古今,特可宝爱”;而琴瑟音曲,“愔愔雅致,有深味哉”,“犹足以畅神情”;“弹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时可为之”.

      二     立足于今天的儿童教育改革与发展,重读《颜氏家训》中对于儿童教育问题的种种见解,其诸多观点虽已历时14个世纪,但至今仍充满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而熠熠生辉。

      1.倡导早期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素有“早谕教”的理念,颜之推的早期教育思想便是对于这种传统理念的最充分阐发。他关于古代胎教的记述暗合着了“外象内感”的中医学原理,特别是关于早期教育之独特意义的解释,已经孕育着了关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因此,即使是在今天,颜氏倡导早期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婴幼儿教育的价值仍颇具积极的启发意义。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一再证实着幼年成长的关键性及其早期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的确,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宜早不宜迟,而且对于早期教育愈需重视,就愈须科学合理。

      2.重视道德启蒙

      颜之推守道崇德的儿童教育思想是以维护封建的家庭伦理与社会秩序为要旨。然而,立足于今天的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现实,颜之推“自小便教之以德”的教育观足可借鉴。一个人品德素质的发展是贯其一生的持续累积的过程,而早期的道德启蒙对于形成儿童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乃至健全的人格都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终身受益。当然,从儿童时期就重视道德教育,也是社会现实与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今的儿童教育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种重智轻德的片面化倾向,这严重地影响着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特别是,伴随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养中对于儿童物质需求的一味顺从,以及在衣食住行诸方面生活自理上的包办替代,都使得许多儿童自小缺乏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的锻炼,以及生活艰辛的体验。由此看来,颜之推强调道德素质培养的儿童教育目的观,以及“知稼穑之难”以求自立生存的教育主张,至今仍不失为是一种卓见。

      3.掌握情感原则

      颜之推重视儿童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是基于了他对儿童言行感性化倾向的认识,也以此揭示出家庭教育因其血缘亲情的自然存在而不可为社会机构教育所替代的独特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其慈严相济的教育原则以及对于家庭教育中溺爱倾向的批判性反思,对于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充满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伴随着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的越来越多,能否避免娇宠溺爱的教育误区已成为衡量早期家庭教养是否科学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志。的确,在现代早期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理论中,严爱结合的原则已是写进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教育原则。当然,颜之推强调使用体罚方法的主张,是深深打印上了“棍棒底下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的。另外,颜之推关于“均爱”教育的主张虽然是基于封建大家庭中多子多女的现实而提出,但这却是现代公平教育理念在古代家庭教育中的萌芽。这一原则,对于现代儿童教师如何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平等地对待不同的儿童,是颇有指导价值的。

      4.进行环境陶冶

      颜之推关于风化教育的主张是对于古代教育思想注重环境作用的继承与发展。这一主张符合于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规律。现代儿童心理学认为婴幼儿的思维尚未自觉化、理性化,因此逻辑性的道理说服不宜能成为早期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儿童的身心发展更多地实现于自身无意识地与生活环境及人际氛围的互动中,实现于潜移默化的环境陶冶与对他人的模仿中。而且,幼小孩童初入世间,一切周围的人与事都会勾起他的好奇、好动、观察、模仿、探索。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吸收性心理”理论的解释,也正是揭示了儿童发展的这种原理。颜之推强调儿童教育必须在风化熏染的过程陶冶其品性,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儿童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不应是呆坐的和静听的教育,而须为孩子营造一个优化的环境氛围,并发挥教育者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

      5.关于语言教育

      颜之推的早期语言教育观,可称是“蒙以养正”的古代教育思想在语言教育中的发展与延伸。它启示我们对于儿童最初的教育,需教给孩子正当的、确切的知识与技能。但就早期语言教育而言,清晰而准确而通用的发音尤为关键。我国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语言需以汉语普通话的发音为准。目前,英语教育已成为许多幼儿园教育的特色内容。对于当前的幼儿英语教学,应该说颜之推关于“虽在孩稚,便渐督正”的见解,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6.关于艺术教育

      颜之推关于通过艺术活动以娱心畅情的思想虽然不只是针对年幼儿童而言,但这不会影响它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指导意义。现代幼儿艺术教育的科学理念,主张儿童在其艺术学习中不能仅拘于技能的单一训练与学习,而更应关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天性表达、性情体验,乃至于艺术精神的启蒙。正所谓:“情趣为本,技能为副”。无疑,颜之推关注性情陶冶的艺术学习目的观是与科学的艺术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当前社会上,许多孩子在成人们的驱使下对于艺术特长学习与技能竞赛的热衷与追逐,往往走入了急功近利和贪慕虚荣的怪圈,这正是对于颜氏艺术教育思想的背离。颜之推关于艺术学习的精良需有赖于一定的禀赋,也是符合客观的事实的。当然,颜之推认为艺术的学习不必过于精专,否则受制于人,这是携带着了当时社会的一种职业偏见。

      另外,对于如何做学问,颜之推曾精辟地提出过“眼学”的学习方法,主张亲眼观察、实地考察和亲身经历。广泛意义上,这也可权作是其儿童教育教学思想的组成。这种学习方法其实正是适宜于婴幼儿童直观感性的思维特征,而应作为儿童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

      宋人陈振孙曾以“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赞誉《颜氏家训》。如果说,颜之推的家训可作为中国古代家教文化的范本与源头,其关于儿童教育问题比较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研究颜氏的儿童教育理论,并汲取对于当代幼儿教育有益的思想精粹,是必要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