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历史莫要只知戏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历史题材游戏利大于弊 提起历史莫要只知戏说

提起历史莫要只知戏说

2024-06-24 02: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世纪80、90年代,历史学科有一点被边缘化,有的学者认为是史学危机,这是对中国历史的无知;后来戏说历史又充斥着媒体和影视,这也是对中国历史的无知。”对于长期存在的两个误区,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郭志坤直言,史学一直被“戏弄”。

 

    7年前,从事出版业几十年的郭志坤,下决心为历史学大众化做一些工作。他主动联系历史学家李学勤,表达了想策划一套面向普通读者、系统讲述中国历史丛书的想法。李学勤当即同意。经过筛选,他们召集了十余名中青年专家学者,正式启动这套被称为“通俗版中国历史”的丛书编纂工作。

 

    201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在读者中引发一轮读史热。日前,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历史研究如何走向大众——《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出版座谈会”上,史学专家们提出反思:历史研究为何不能像电视剧和戏说历史书籍一样受欢迎?如何让历史研究真正被大众接受?

 

历史可细讲,不可戏说

 

    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侯旭东针对中学生群体做过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喜欢历史,但不爱上历史课。大多数学生提出:不喜欢背诵枯燥的内容。而诸如“那些事”“戏说皇帝”等历史书籍的热销,也说明大众对历史兴趣不低。

 

    “历史文学作品不算历史著作,像《戏说康熙》《戏说乾隆》等,其本身是文学。历史著作要坚决杜绝戏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会长高毅认为,大众需要一套生动、耐读的“细讲”历史著作。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历经7年打磨,丛书包括12册,每册文字不足20万字,并配以大量图片。书中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加以细讲,例如突破“唯帝王”和“否帝王”两个极端的局限,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突破“中原文化中心论”的局限,强调民族交流融合;突破历朝历代官方(修史)文献的局限,注重正野史兼用。

 

    丛书还对历史中的一些误解进行了更正。说起“焚书坑儒”一般都认为是秦始皇对儒生进行了“毁灭式”打击。但书中提出“秦始皇的坑儒只是针对咸阳儒生非议皇帝的偶发事件,并非针对全国儒生,而且坑杀的四百六十余人大部分是方士……其实,秦始皇并未灭绝典籍,因为先秦典籍仍然完好地保存在宫廷。当项羽攻入咸阳时,放火焚烧秦的宫殿,宫廷里的藏书也付之一炬……”。

 

    郭志坤说:“在丛书修编、出版的过程中,不是就历史论历史,而是把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用来推动当前社会向前发展。但历史事实是前提和基础,不能编造掺假,应该尊重历史、敬畏历史。”

 

    侯旭东也提出了史学界一直存在的问题:弘扬传统的时候只说好的一面。“如腐败问题,从官僚制建立以后,西汉就开始存在腐败,并非现代才有。我们应该比较完整地把历史展示给读者,而不是有目的性地进行剪裁,这会让人们产生误解。”

 

史学大众化重在“通俗”

 

    那么如何使“细讲历史”为读者喜爱?郭志坤和李学勤从策划之初就确定,一定要“通俗易懂”。

 

    郭志坤反复强调“通俗”的重要性:“通俗不是低俗,亦不是庸俗。它是要建立在科学和学术的基础上,用最浅显的方式表达。‘通俗’在古代是一个褒义词,宋人就有‘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的说法。意思是,语言要通俗易懂才能流传广泛,语气必须充满着风格和勇气,才能被人接受。”

 

    “公众没有时间和兴趣看学术著作,要让研究成果被公众知晓,必须通俗易懂。”李学勤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早期的所长和专家们,都曾按照中学生的阅读水平,撰写通俗易懂的小册子,这点非常值得学习。

 

    郭志坤提出史学著作的通俗化要重视四个方面:一是对历史材料的剖析要有学术的造诣;二是对古今文体的转化要有学术功底;三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要有学术见解,要有选择的魄力,以及对历史知识的判断,不能只把多数民众的意愿作为选择的标准;四是既有历史感的体验,又要有学术语境。通俗作品的写作往往有这样的通病,要么是杜撰,要么是事实,总喜欢用现代人的情感和思维去揣摩古人,其结果是对历史的误导。

 

    高毅则以法国年鉴学派的第二代破产为例,说明史学中人情味的重要性。“法国年鉴学派的第二代倡导社会经济史研究,而且特别强调史学的科学化,发展了计量史学,他们的书里使用了很多数据、图表。但这种史学很快就做不下去了,因为全是数据、图表,枯燥无味,怎么能让读者提起兴趣?这样一套科学史学就出现了危机,走向了破产,代之而起的是20世纪70年代政治史、事件史的复兴。史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重要特点就是要有人情味,要调动人们的感情,要让人们感动,要让人们有兴趣。只有以这种带有人情味的取向去开展公共史学,公共史学才能真正走向成功。”(本报记者 李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