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史上第一次:五常一致投票赞成,直接 “灭掉”一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卡扎菲怎么惹弄百姓的 联合国史上第一次:五常一致投票赞成,直接 “灭掉”一国

联合国史上第一次:五常一致投票赞成,直接 “灭掉”一国

2024-06-24 04: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全票通过了《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 决定发起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直接导致了卡扎菲的败亡,这是五常极其罕见的一次默契。

联合国是在二战后由美国、中国、俄罗斯(苏联)、法国和英国五个二战主要战胜国发起成立的国际化官方组织,由于联合国在国际地区冲突和国家矛盾调解方面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权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自愿加入了联合国。

当然,作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苏联)、法国和英国在其中享有重要的话语权,具体就是指他们手中掌握的“一票否决权”,这是让其他联合国成员极其羡慕、嫉妒、恨的权力。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联合国的“五常”国家内部亦是有很大的纷争和龃龉,大的来说就是以美国、法国、英国为代表的欧美系和这些年逐渐抱团取暖的中国和俄罗斯形成的派系,但 一旦某一政策或者协议涉及到各自国家的利益时,那五常更是各自为政。

也因为如此,当联合国召开一些涉及全球重大利益或者涉及五常国家利益范围的会议而举行决议时,特别是准备武力干涉某一国时,通常很难让五常一致赞成,时常导致决议“流产”。

但有一次五常对美欧国家提出对某一个国家进行武力干涉时,包括“老好人”中国在内的五常国家都投了赞成票 ,导致了号称“世界警察”的美国急不可耐的联合其北约盟友,发起了针对这个国家的军事行动。

这次行动最终导致了这个国家的政府垮台,国家领导人惨死,政府重组,国内经济因为战乱而出现倒退。

这个国家就是有“北非小霸王”之称卡扎菲统治的利比亚。

那么为何一个远在非洲的一个小国利比亚,会让五常国家集体“看不惯”,最终一致决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呢?

卡扎菲究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惹到了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五个国家, 甚至包括一直与非洲“黑人兄弟”关系良好的“老好人”中国?

要知道,中国政策一直是极力反对武力干涉的,一直要求和平解决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当时号称“卡大佐”的利比亚统治者卡扎菲身上谈起。

话说自从欧洲开始工业革命以后,欧洲人就开始积极对外掠夺和扩张,对非洲人甚至实行了灭绝人性的奴隶贩卖和种族屠杀。

作为北非的利比亚,自然逃不出欧洲人的“魔爪”,而后在1912年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

二战爆发后,由于意大利把自己绑在了法西斯的战车上,盟军自然对意大利的势力范围展开了攻击,于是在1943年,利比亚分别被英、法占领了南、北部。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中、苏等五个主要二战胜利国的组建下,联合国成立,联合国的宗旨其中之一就是反对殖民,利比亚也借助联合国成立的“东风”得以自治,在联合国的干预下成立了利比亚联合王国,后来伊德里斯一世在美欧等国的推动下干脆建立了利比亚王国。

自成立之初, 伊德里斯一世一直和美欧国家保持亲密关系,甚至允许美国在利比亚境内建立军事基地。

特别是在1959年,利比亚国内勘探出第一批储量丰富的油井后,美欧为了获得利比亚石油的开采权 ,和伊德里斯王朝走得更近了,为伊德里斯国王和皇室输送了大量的利益。

作为交换,伊德里斯一世不顾国内和国际的反对,出卖利比亚的利益,“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将本该掌握在自己国家手中的石油开采权交给欧美国家,利用国家资源换取私人利益,不顾利比亚人民的福祉。

在伊德里斯一世这样的贪婪无度地封建国王统治下,利比亚人民的日子自然过得贫苦和艰难。

而出生于利比亚底层的卡扎菲,对伊德里斯王朝深恶痛绝, 正求学中的他就有了推翻伊德里斯王朝的坚定想法。

1969年8月13日,此时已经在利比亚军队中混的风生水起的卡扎菲,召集了自己秘密组建的“自由军官组织的成员,实行了军事政变。

在一些列的军事暴力活动下,卡扎菲最终成功夺取了利比亚政权,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的统治,开启了属于其本人的“卡扎菲时代”。

卡扎菲与美国结仇

要知道,美国通过和伊德里斯王室的利益输送,掌握了大量的利比亚境内的石油开采权,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与伊德里斯王朝算是一种“利益共生”的同盟关系。

但卡扎菲在美国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一举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的统治,这等于让美国的重大利益置于危险之中,这等于直接和美国结仇了。

不过此时美国气归气,还远没达到要发动战争武力干涉利比亚的地步,可“卡大佐”上位后,接下来的表现却让美国火冒三丈。

要知道,卡扎菲在青年时,深受埃及前领导人纳赛尔的影响,本身就对西方列强抱有很大的偏见,而且 卡大佐是一个具有野心和报复的人,他一心想自己统御整个利比亚, 做第二个利比亚“皇帝”,但欧美势力的存在让卡大佐的野心施展受到了牵制。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卡扎菲做出了在冷战中倒向苏联的重大外交政策。

有了苏联这颗大树乘凉,卡大佐开始肆无忌惮起来,从1970年起,站稳脚跟的卡大佐开始排挤欧美在利比亚的势力。

首先,卡大佐撕毁了伊德里斯王朝同美英签署的驻军和租借协议 ,强迫位于利比亚首都附近的黎波里美英军事基地在规定期限内全部撤离利比亚,并威胁英国不撤离的话,将发动军事打击。

其次,卡扎菲为了让自己统治的利比亚有钱供自己折腾, 决心收回伊德里斯时期与欧美签署的石油开采协议。

他单方面撕毁与欧美签署的石油开采协议,宣布把利比亚国内所有外国开采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并蛮横地查封了他们的所有财产。

再次,1979年12月,利比亚国内数千民众包括军人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声援伊朗人民引渡其末代皇帝巴列维回国受审,由于美国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愤怒的人群焚烧了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

象征美国脸面的大使馆被焚烧,这让美国恨透了利比亚政府, 双方随后互相关闭彼此国家的领事馆,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到了1981年, 里根总统上台期间,美国与利比亚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 双方已经开始不断爆发冲突,里根直骂卡扎菲是“一条疯狗”。

这一年,美国击落了利比亚两架飞机,宣布同利比亚断交,卡大佐可对美国一点不怵,与1986年逮着机会直接击落了三架美国飞机。

卡扎菲连续的挑衅已经让美国怒火难遏,为了报复卡扎菲,美国冻结了利比亚在美国国内的所有资产,中断与利比亚的经贸往来,甚至对卡扎菲住所附近发动了数次空袭,导致卡扎菲的养女被炸死。

1988年,泛美航空的PA103航班在洛克比小镇上空被不明导弹击落,造成270人死亡,其中有189名美国公民, 这次事故被称为“洛克比”空难,美国一致认为是卡扎菲对美国的报复。

但卡扎菲拒绝承认美国的指控,而且包庇了两名疑犯,美国几乎被卡扎菲气炸,将此事告到联合国,拿到安理会面前,联合国经过裁定认为利比亚应该承担责任,随即展开了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

但此时, 卡大佐已经和美国势同水火,美国也在等待一个一雪前耻的机会 ,就算后来苏联解体,卡扎菲在美国人面前放低姿态,也不能动摇美国人整死卡大佐的决心。

卡扎菲与中国生怨

准确来说, 卡扎菲与中国并没有直接的“先天恩仇”,如果真要说有的话,那能是因为乌干达和坦桑尼亚战争引起的。

话说当时的乌干达也出了一个独裁皇帝,和卡扎菲如出一辙,双方非常投机,乌干达自认为自己实力强横,公然进攻并侵略邻国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作为中国在非洲的友好“黑兄弟”,受到了中国全方位的扶持,训练军事人员、建设基建、提供贷款等等,其军队有“非洲人民解放军之称”。

乌干达虽然前期进攻顺利,但反应过来的坦桑尼亚军队,在我国军事思想和军事武器的装备下,迅速扭转了占据,并杀向了乌干达境内。

乌干达皇帝赶忙找自己的“老基友”卡大佐求援,于是卡大佐派遣利比亚军队开着坦克飞机参战,奈何一样被坦桑尼亚军队收拾的屁滚尿流。

大概也因为如此,拥有一统非洲大理想的卡扎菲,认为中国对于他成为非洲皇帝是个障碍。

其次,卡扎菲实行排斥中国政策后,在向外国公司售卖开采权时,屡屡歧视中国石油公司,几乎首轮招标就被完全淘汰,双方闹得很不愉快。

在911事件后,卡扎菲开始倒向西方国家,出卖中国,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卡扎菲趁着国事访问期间,要买我们国家的核武器,因为中国是签订了《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当然拒绝了他。

但在2003年,卡扎菲为了污蔑中国,竟然拿着一份从巴基斯坦不知道怎么搞到的中文版“核弹使用说明书”在联合国污蔑中国,当着世界各国的面称中国“挑起战争,故意扩核,破坏世界和平”。

但美国人此时已经对卡扎菲深恶痛绝,还指望着中国在后面投赞成票,对卡扎菲嗤之以鼻,于是配合中国说道:“中文不也是联合国的法定语言吗?中文可以出现在任何官方的文件上。”

卡扎菲排斥中国、污蔑中国、挑战中国的底线,自然也是把中国得罪死了。

卡扎菲与俄罗斯反目

苏联解体后,目空一切的卡扎菲对于苏联的嫡系继承人俄罗斯丝毫不放在眼里,认为俄罗斯已经没资格成为利比亚的靠山。

卡扎菲在明显把美国得罪死的情况下,竟然妄想再次投入美国的怀抱,为此,卡扎菲再次故技重施,断绝了和俄罗斯的一切商贸往来和军事合作,并在国内排挤俄罗斯。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 小小的北非国家利比亚竟然把自己的手伸到了俄罗斯的境内, 公然干涉俄罗斯的领土主权,支持俄罗斯的车臣恐怖主义势力,并支持车臣独立。

这一点,严重把俄罗斯惹毛了,就算俄罗斯再衰落,也不是它一个区区小国可以干涉的,所以俄罗斯对卡扎菲也是怀恨在心,盼望着卡扎菲早日垮台。

卡扎菲“闹心”英国

卡扎菲得罪英国,首先就是在卡扎菲上台时,公开驱逐英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并强行扣压和没收英国公司在利比亚的财产,而且竟然公然放话威胁英国,大大削了英国人在世界其他国家面前的面皮。

更重要的一点是,卡扎菲非要“玩火”,把手伸到英国国内。

大概是卡扎菲有在英国军队内接受培训的经历,也想从军队开始挑起英国的内乱,他竟然在1980年开始支持英国境内的“爱尔兰军”分裂组织。

而且卡扎菲对这个“爱尔兰军”是全方位的支持,不仅为其提供巨额的活动经费,而且还直接向其提供了大量的军火,使得“爱尔兰军”组织成员在英国国内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些都被英国情报部门坐实。

这自然让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十分恼火,再加上与美国同为西方阵营,而卡扎菲一直在意识形态上仇视西方,英国人自然不愿意看到卡扎菲再继续活蹦乱跳。

卡扎菲惹怒法国

众所周知,法国在北非地区向来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其向来视北非地区为自己势力范围,只要北非国家出现问题,法国向来会第一个冲锋在前,扮演领导者角色,这也是法国展示世界大国形象的一种手段。

但这和卡扎菲“一统非洲 ”的伟大理想相互冲突, 所以卡扎菲从心眼里对法国人充满敌意,一心想把法国势力从非洲驱逐出去。

为此卡扎菲在非洲各国积极游走,呼吁非洲不要成立自己的联合国,法国没有权利对非洲指手画脚。

为了争夺非洲的领导权,利比亚和法国龃龉不断,双方明里暗里进行了你来我往的争斗。

特别是在1980年时,利比亚与乍得爆发冲突,在双方军队进行到最后时刻,法国突然横插一手,乍得得以在法国人的支持下,把利比亚军队赶出乍得,卡扎菲遭到惨败。

从此,卡扎菲对法国愈加仇恨。

但千不该万不该, 卡大佐竟然在1989年,直接袭击了一架来自法国的民航客机,导致该机在尼日尔上空爆炸 ,造成超过170人死亡,其中有54名法国人。

法国人一口咬定是卡扎菲的报复,谴责卡扎菲是恐怖主义头子,国际社会也普遍认为此次空难是利比亚所为,这次事件导致法国和利比亚的关系到了冰点。

2003年时,卡扎菲宣布承认对 14年前的空难负责,并大手一挥满不在乎的同意向每位遇难者支付100万美元赔偿金。

但这显然难掩法国人的怒火, 法国人作为非洲的“保护者”,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几乎与卡扎菲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把五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国家分别得罪一遍还不算完,卡扎菲似乎还想要个“得罪总结”,而在2009年的联合国大会上,他也终于逮到了这次机会。

此时作为被非洲各酋长奉为“非洲之王”的卡扎菲志得意满,自信心爆棚,打破各成员国领导人只能发言15分钟的惯例,一口气当着世界各国的面,对着五常国家喷了一个半小时的口水。

他不但指着台上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怒骂他们“你们就是一群恐怖头子”,而且最后彻底放飞自我,挑战联合国五常,斥责联合国常任安全理事会“一票否决权 ,根本就是最大的错误”。

如此疯狂的卡大佐,自然不受五常任何国家待见。

终于, 在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全票通过了《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这为卡扎菲倒台和死亡敲响了丧钟。

也就在这一天,以美英法为代表的五国联合国军,在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的授权下,集结海空部队,对利比亚展开了“奥德赛黎明”的军事干预行动。

在联合国军的介入下,利比亚国内的反政府武装一路势如破竹,在8月底攻入利比亚首都黎波里,并在同年 10月20日,被反政府武装逮捕并虐杀,彻底结束了卡扎菲传奇又嚣张的一生。

军事介入利比亚,可以说是联合国五常唯一达成的军事干预他国的议案了,这直接导致了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灭亡,这也说明了卡扎菲的确是已到了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的地步了,这也算是一个“奇迹”。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