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位“高、急、特”人才走绿色通道评上高级职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人才引进高级职称人员 79位“高、急、特”人才走绿色通道评上高级职称

79位“高、急、特”人才走绿色通道评上高级职称

2024-06-27 02: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集成电路产业的“攻关特种兵”徐鹏、景泰蓝非遗传承人熊松涛……今年,本市有56名“高、急、特”人才通过高级职称考核认定。

“高、急、特”人才,就是指高层次、急需紧缺、特殊技艺人才。去年6月,本市出台《北京市高层次 急需紧缺 特殊特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办法》,为“高、急、特”人才获得与能力相称的职称打造绿色通道。加上去年评审通过的23人,全市已有79位“高、急、特”人才因新政获益。

徐鹏今年被评为正高级工程师。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攻关特种兵”,获得正高职称的经历让他倍感意外,“深感北京人才引进及职称评审政策非常接地气。”徐鹏曾在部委及央企从事多年电子装备及系统国产化攻关与产学研用工作,参研参试多个国家级科研攻关任务,通过集成电路专项人才引进加入北京芯力技术创新中心,担任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

在此之前,徐鹏评上过副高职称,有4年时间了。按照规定,取得副高5年以上才可申报正高。但依据《北京市高层次 急需紧缺 特殊特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办法》,“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或在本市高精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颠覆性技术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参加高级职称考核认定。徐鹏完全符合。

没有复杂的申报手续,也不用发表论文,只需要业绩材料和业界专家的推荐。

在三位院士联名举荐下,徐鹏顺利获评,36岁已经成为正高级工程师。有了正高职称的加持,他已被纳入国家部委管理类专家库,并受聘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

在通过职称评审的名单当中,还出现了好几位技能人才的名字。

匠人的手艺难以用硬性条件来衡量,所以,2023年6月以来的两次职称评审对这些具有绝招、绝技、绝活的身怀特殊技艺的专业人才也打开了绿色通道。

比如,奔驰的汽车装调工赵郁、同仁堂搓药丸的李宁、景泰蓝非遗传承人熊松涛……他们都是国家级或北京市技能大师,评上过全国或北京市劳模,属于“高、急、特”当中的“特殊技艺的专业人才”,通过评审,他们获得了正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职称。

那这个“高、急、特”职称评审究竟是怎样一个评法?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秦沛参加了这次的地质钻探与地质坑探专业高级(正高级)职称评审。他向记者分享了评审的经过。

“今年4月16日,在北京一商集团干部学校。我们那一组有3位参评者,但他们都不用到场答辩,所以屋里就坐了我们3位评审专家。我们先对参评人员成果资料进行全面审阅,提出个人初步意见,本组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后再由评审专家独自形成个人意见,最后,本场评委会听取各专业小组评审结果汇报并对专业小组意见不一致的人员进行重点咨询后,进行投票表决。同意票超过三分之二者通过评审。”

评审过程科学高效,也减轻了“高、急、特”人才的负担。

职称评审是人才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急、特”职称评审营造了良好的引才用才环境,引导用人单位聚集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本市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下一步,本市将进一步完善高层次、急需紧缺、特殊特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多维度、多角度对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科学评价。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人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