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与自立自强观念调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勤工助学可以锻炼什么能力 当代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与自立自强观念调研

当代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与自立自强观念调研

2023-12-24 11: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问卷调查

普遍发放一定数量的电子问卷,通过量数据的收集,无差异性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勤工助学行为、精神和自立观念如何体现的看法。

本小组通过简单的几项客观问题,从多个角度展开调研,旨在分析性别、年龄、家庭情况等等对学生自立自强观念的看法,尝试通过大数据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拥有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品质及习惯的比例。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学期间的奋斗自强与独立意识主要体现在不断成长的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对于勤工助学和兼职的看法也都抱有积极态度。因此我们分析,大家对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出规划都看作大学生活的主要方面,并且着眼于实际,减轻家里生活负担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方面。

查阅相关文献

早在1915年,由李石曾、蔡元培、吴玉章等人在巴黎成立“留法学生俭学会”,帮助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学习西学,近代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勤工助学组织首现雏形。

1958年,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在中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明确指出勤工俭学是劳逸结合的有效方式,也鼓励了更多青年学子走上勤工俭学的道路。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学生可依照学校和工商行政管理规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勤工俭学活动。

1993年至1994年,国家教委联合财政部相继下发文件,对勤工助学的地位、内容、基金管理等进行了纲要性的规定。

2007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高校勤工助学的各项活动,要求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学校的财务、人事、学工、教务、科研、后勤、团委等部门配合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开展勤工助学相关工作,明确了勤工助学酬金标准和法律责任。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支持力度和关心程度。这不仅仅是因为勤工助学可以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更是因为勤工助学可以给学生以实践和锻炼,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获得成长,培养与时俱进的自立自强精神。

采访及实地参观

1. 采访任课老师及勤工助学指导老师:勤工助学指导老师对改革开放表达了自己的积极看法,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未来的期望。我们在最好的年代丰衣足食,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同学们更要一心投入学习、投入科研事业,将来为国家做贡献;同样也欢迎同学们能积极报名参加勤工助学工作,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升自己的能力与责任感。乘改革开放之风,走建设国家之路。

2. 采访勤工助学实业集团副总:和副总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勤工助学是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的一种表现。他坦言,两年多的的工作经历中,他看到了很多自立自强的同学。平时和经理们员工们交流的过程中,有时会谈及为什么要参加勤工助学,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帮助家庭减轻负担、在学有余力的时间里更多的锻炼自己等等。这些回答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自立自强意识。(图片3)(图片4)

3. 参观勤工助学实业集团实体部门并体验岗位:经与勤工助学实业集团副总商榷,副总同意带领本小组参观实体部门并允许小组成员实地体验岗位。参观实体包括校内工作部、爱心屋、礼品屋等数个部门,并分别担任了收银员、打印人员、值班人员、咖啡师等职位。小组成员非常珍惜此次机会并积极参与岗位体验,小组成员在此过程中很快乐并有了许多与本组课题相关的感悟。

组员总结感悟汇总

通过此次实践调查,我们了解到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愿意参与进勤工助学这个大环境并且提升自己的自立自强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还是不能够忘记我们的前辈传递给我们的自立自强观念,虽然大环境改变了,时代赋予自立自强与勤工助学新的意义,但是这种精神永远不会改变,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依然有上一辈拼搏的影子,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又加入了新的元素,对于处于当前状态的我们,勤工助学带给我们的更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和对于自我的发掘和探索。“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希望我们都能在不断进步的新时代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不断行动中发掘自我的潜能,在自立自强观念的指导下成为更加有思想、有目标、有动力的新时代青年,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组长:陈家琛

副组长:王增国

组员:李士博、黄鸿豪、姚钰、白京、岳明、马浩然、袁昕哲、孙铭哲、宋杰

内容来自思想研讨会第六小组,由媒体中心整理发布

编辑:李赵龙

审核:刘晴 张晨妍

内容来自思想研讨会第六小组,由媒体中心整理发布

编辑:李赵龙

审核:刘晴 张晨妍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