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凯里是什么地方 贵州凯里

贵州凯里

2024-06-05 15: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黔中经济区五大主要城市中心,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是中国贵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

“凯里”系 苗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 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

凯里有“中国百节之乡”之称 ,有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风雨桥和世界上最大的苗寨。

凯里融合了现代化的浪潮与传统的苗侗文化,将现代化与传统化融合,促凯里市成为一座优秀旅游城市。

凯里周边及市内的著名景点有 西江千户苗寨、杉木河、 云台山、剑河温泉、苗侗风情园、下司古镇、舟溪生态园、南花苗寨、黔阳第一山、平良古峡等。

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段的苗岭山麓,清水江畔。

在地理上,凯里市东抵 台江县,西抵 福泉市,西南抵 麻江县,南抵 丹寨县,东南抵 雷山县,北抵 黄平县。

东起三棵树镇挂丁南高村,西至炉山镇大田白腊村,南起舟溪镇青曼情郎村,北至 大风洞乡平良都兰村,长51.76公里,宽44.3公里。

凯里市原为炉山县。在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凯里市成为了一座以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乙类对外开放地区。

凯里是全黔东南州政治、经济、文化、人流、科技、教育、物流、信息流的中心;同时也是贵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

春秋时期属 牂牁(牂柯),战国、秦、汉、 两晋、南北朝属 且兰,隋、唐属 宾化县,宋属 合江州。明、清时期置 清平堡、司、卫、县或凯里司、卫、县。民国三年改称炉山县,1958年复称凯里县,1983年设立凯里市。

凯里市原为炉山县。炉山县汉为故且兰地,元朝时麻峡(今麻江县)县地。

凯里城市经济圈,辖1市5县4区,即 凯里市、 麻江县、 丹寨县、 雷山县、 台江县、 黄平县、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金钟经济开发区、台江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为747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30万。

凯里市主城区: 大十字街道、 城西街道、西门街道、湾溪街道、开怀街道、 洗马河街道、 三棵树镇、 舟溪镇、 旁海镇、 湾水镇、 万潮镇、 龙场镇、 凯棠镇、 大风洞镇。

东西最长跨度51·76公里,南北最长度44·3公里。地势西北部、西南部、东南部高,中部、东北部较低。最高山峰够末也海拨1447米,最低〔清水江流出境处〕海拨532米,平均海拨850米,属中山、低山地貌区。

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凯里市常住人口是47.86万人。

仫佬族、苗族、汉族、畲族及革家、西家是世居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为36068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36%,其中苗族人口28.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3%。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