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继续大部上涨;应对“猪周期”波动的短期和中长期策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内江黑猪仔猪批发基地 猪价继续大部上涨;应对“猪周期”波动的短期和中长期策略

猪价继续大部上涨;应对“猪周期”波动的短期和中长期策略

#猪价继续大部上涨;应对“猪周期”波动的短期和中长期策略|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关注猪价,中证网1月13日消息,生猪期货小幅收涨。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15:00收盘,生猪期货主力涨0.29%,报25870元/吨;猪易数据分析今日猪价继续呈现大部上涨,消费市场跟涨情况偏差;应对“猪周期”波动的短期和中长期策略,一起看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的分析,具体详情如下:

今日猪价:继续呈现大部上涨,消费市场跟涨情况偏差

据猪易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月13日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36.31元/公斤,较昨日猪价上涨0.42元/公斤,涨幅为1.17%,较20年同期36.22元/公斤上涨0.09元/公斤,涨幅为0.25%。

各大区域猪价表现

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猪价呈现反弹现象,生猪平均价格反弹比较幅度,东北高价有着一定企稳现象。

白条猪价表现情况

从今日北京、上海消费城市批发市场白条价格走势来看,北京、上海批发市场白条开磅价格呈现调整态势,北京部分市场开磅价格上涨0.5元/斤,北京、上海市场成交情况有所疲软,市场有着一定的剩货现象。

后市分析

据猪易数据监测数据显示,今日全国屠宰场主流结算价呈现大部上涨态势,吉林、贵州、江西、湖南、四川、陕西、江苏、天津、辽宁、河南、山东、福建、湖北、山西、河北、内蒙、安徽地区猪价呈现上涨态势,黑龙江地区屠宰企业结算价呈现下跌态势。从养殖集团猪价表现来看,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地区温氏猪场猪价呈现稳定态势,陕西、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重庆、吉林、黑龙江、内蒙、辽宁、河北、山东地区温氏猪场猪价呈现上涨态势。海南、四川、湖南、山东、新疆、安徽、河南、湖北、河北、辽宁、吉林、内蒙、黑龙江、广东、广西、江西、福建、贵州、山西、陕西、云南、江苏、福建地区正邦猪场猪价呈现上涨态势。

整体来看,全国生猪价格呈现大部上涨态势,北方地区屠宰企业猪价上涨幅度突出,南方地区屠宰企业猪价上涨现象表现较弱。今日养殖企业猪价呈现大部上涨态势,养殖企业上涨幅度有强有弱,北方地区高价养殖集团猪价有着一定的企稳现象,低价养殖集团猪价依旧有着一定的补涨现象,其上涨幅度在1.0元/公斤,南方地区养殖集团猪价上涨幅度偏弱,南方不少集团猪价上涨幅度在0.2-0.4元/公斤。

从今日北京、上海消费城市批发市场白条价格走势来看,批发市场白条开磅价格呈现调整态势,市场成交相对有所疲软。从今日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来看,东北地区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有所减轻,黑龙江地区受产品外调受限影响,当地价格有着一定的回落现象,东北地区屠宰企业猪价再涨意愿不强,南方地区屠宰企业采购难度依旧偏大,供方市场有着较为明显的观望态势,一些养殖集团在竞价背景下有着一定的溢价现象,猪易预计今晚北方地区上涨现象明显减少,南方地区猪价继续呈现上涨势头。(来源:猪易数据)

应对“猪周期”波动的短期和中长期策略

剧烈的“猪周期”波动多年来令我国亿万消费者和相关产业界深感切肤之痛,面对养猪业生产无可避免的“猪周期”波动,短期策略是开发和运用避险工具。生猪期货已经于2021年1月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可望为稳定猪肉生产与供给提供一件很有价值的工具。在成品行情下行而仔猪、饲料等投入成本上行的趋势下,生猪期货上市并与豆粕等期货综合运用,可为养猪业锁定成本、售价,有助于降低、消除价格剧烈波动的商业性风险,为该产业创造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避免大起大落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全局。从中长期来看,要可持续地稳定猪肉生产和供应,还需要优化其产能布局,有秩序推动养猪业产能从中心地区向国家边缘地广人稀区域适度转移。

中国养猪业高度集中于内地省份和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猪肉生产高度集中于内地省份。整理2019年各省份猪肉产量数据如表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四川、湖南、河南3个年产量300万吨以上的大省合计产量就达到了1046.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1/4(24.59%);产量百万吨以上省份中不乏江苏、山东这样全国名列前茅的经济大省,头号经济大省广东猪肉产量也达到了221.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21%,排名全国第八。相比之下,地广人稀的西北省份猪肉产量不高,即使西北头号猪肉生产大省陕西,产量也不过80.9万吨,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90%。就连土地面积72万多平方公里的青海省,其猪肉产量也显著少于上海、天津这样的直辖市。

而且,在近年猪肉价格暴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力求保障猪肉供给的背景下,我国养猪业生产有进一步向经济相对发达省份乃至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

客观经济规律将推动中国养猪业相当一部分产能从内地省份向东北、新疆、四川藏区等拥有较多饲料原料、地广人稀的边缘地区转移,这些地区养猪业有较大发展前景。中央及当地政府如能因势利导,养猪业可望成为这些地区的新兴增长极。

创新完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促进养猪业产能适度转移

在猪肉价格持续暴涨的“猪周期”冲击背景下,为保障市场供应,从2018年起,我国首次分两个层次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猪肉供应是其中重要内容。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已经朝这个方向开展了不少探索,如地域狭小的厦门打造了“本埠基地+外埠基地+合作基地”的猪肉供应体系,外埠基地和厦门享受同等的补贴政策;成都市政府和周边的市州建立了区域生猪生产合作机制;……有必要总结经验,完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开展更大规模的跨地区“菜篮子”合作,提升猪肉供应保障能力。

在这方面,某些企业探索实践的订单契约式养殖模式有较大发展潜力。他们的这种模式是在陕西、新疆等省区建设现代化、标准化、大规模养猪基地,有关城市签约委托企业养殖,产出定向投放到契约养殖委托城市生猪供应市场。与制造业代工模式一样,这种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企业经营风险,可促使专业养殖企业集中精力提升养殖技术,提高整个养猪产业的弹性与效率。目前,他们的做法是一个养猪场全部产能供应一个城市;随着这种模式发展,未来大型订单契约式养猪场可以一个养猪基地供应多个城市。

同时,养猪业生产转移也可以与扶贫结合起来,发展贫困地区生产优于单纯的转移支付。农业农村部与国务院扶贫办曾于2019年末联合推动大型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开展养猪产业扶贫对接活动,意图通过“公司+农户”等“以大带小”方式,带动中小养殖场户补栏增养。

除此之外,就调查所见,成都等城市有居民消费者向川西农民订购走地猪(通常为土黑猪),在仔猪时订购,养成后按市场价格收购。建议便利城市居民消费者开展这类订单养殖消费,还可以发展为单位、社区、网络团购及消费合作社。这类模式对土猪、土鸡等较高端品种的发展可能有较大潜力。

节选来源:第一财经,作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