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并吞克里米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俄罗斯巧取克里米亚 俄罗斯联邦并吞克里米亚

俄罗斯联邦并吞克里米亚

2024-06-03 09: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1783年的并吞行动,请见“俄罗斯帝国并吞克里米亚”。

俄罗斯联邦并吞克里米亚指的是俄罗斯于2014年2月20日至3月18日入侵乌克兰,占领并径自宣布吞并克里米亚半岛,以及其后在乌克兰东南方的行动所引发的一连串政治风波。俄罗斯政府占领后旋即建立克里米亚联邦管区并下设两个联邦主体——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30]。该事件随后更引爆了更为血腥惨烈的顿巴斯战争[31],同时也是持续至今已近10年的乌俄战争之开端。

此条目需要编修,以确保文法、用词、语气、格式、标点等使用恰当。 (2018年12月6日) Quick Facts 克里米亚吞并, 日期 ...克里米亚吞并俄乌战争及乌克兰危机的一部分   克里米亚共和国   俄罗斯   乌克兰日期2014年2月20日-2014年3月18日[1]地点 乌克兰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直辖市塞瓦斯托波尔结果 俄罗斯部队奉普京之命令,占领克里米亚的战略重地,被占领区包括乌克兰机场和军事基地。[2][3] 乌克兰海军总司令别列佐夫斯基变节,投向俄罗斯,其后有超过一半驻扎该区的乌克兰军人跟随投诚。[4][5][6] 俄罗斯军队占领克里米亚最高议会。解散了克里米亚部长会议,任命了亲俄罗斯的新部长会议主席。[7][8] 新的最高议会宣布成立克里米亚共和国,为一个独立、自治政体,然后在3月16日举行关于克里米亚归属的公投,以投票决定加入俄罗斯联邦。[9] 3月18日俄占克里米亚当局和俄罗斯在克里姆林签署条约,克里米亚正式并入俄罗斯。[10] 3月19日乌克兰武装部队被俄罗斯军队逐出基地。乌克兰后来宣布从克里米亚撤军。[11] 参战方  俄罗斯  乌克兰兵力

示威者

20,000人(塞瓦斯托波)[12][13] 10,000人(辛菲罗波尔)[14]

志愿军[13][15]

5,000人(塞瓦斯托波) 1,700人(辛菲罗波尔)

俄罗斯军队

20,000-30,000人[16]

本地俄裔乌克兰军人

12,000人[17]

示威者

4,000-10,000人 (辛菲罗波尔)[18][19]

乌克兰武装力量

5,000-22,000人[20][21] 40,000名后备军,部分动员(克里米亚外面)[22]伤亡与损失 1名克里米亚自卫部队队员被杀[23]

2名士兵被杀[24]

60-80人被拘留[25] 3名示威者死亡(2名亲俄罗斯和1名亲乌克兰)[26][27][28][29] 所有死亡与军事活动没有直接关系Close

2月22至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连夜召开国安会议,与联邦安全局的一众部长商讨解救被废黜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会议结束时普京说:“我们一定要开始设法让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32][33]。2月27日,没有徽章的俄罗斯蒙面部队[2]占领了克里米亚最高议会[34][35],并夺下克里米亚全境的战略重地,接着成立亲俄罗斯的阿克肖诺夫政府、宣布克里米亚独立(英语: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rimea)和举行一场有争议的公投[36]。在此过程中,俄普京政府宣称“无意吞并克里米亚”[37][38][39],“已下令俄军撤离”[38]。

多国领导人对于事件予以谴责(英语:International reactions to the annexation of Crimea by the Russian Federation),指这是非法并吞乌克兰领土,违反俄罗斯签署过的阿拉木图宣言、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乌俄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当中“不干涉内政原则、不使用武力”“承认并尊重彼此的领土完整和现有边界不可侵犯”条款[40]、与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上有关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性。但俄方称根据民族自决原则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人民可以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科索沃和南斯拉夫战争时西方以双重标准来看待[41]。然而1993年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即强调民族自决“不得被解释为授权或鼓励采取任何行动去全面或局部地解散或侵犯主权和独立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统一”[42]。

事件导致当时的八大工业国组织其他成员国暂时冻结俄罗斯会籍[43],及后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美关系、俄欧关系自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后一直得不到改善。

俄罗斯联邦反对“并吞”的标签[44],而且普京辩称公投符合国际法[45]。乌克兰对此提出争议,因为乌克兰不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独立或加入俄罗斯为合法[46]。联合国大会也拒绝承认公投和占领的合法性,又通过一项决议,申明“乌克兰在其国际公认边界内的领土完整”[47][48],同时特别指出克里米亚公投“一概无效,不能成为改变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或塞瓦斯托波尔市地位的基础”[49],决议促请所有国家与国际组织不承认俄罗斯的占领,也不实施任何可能被解释为承认此次占领的行动或交往[5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