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匠道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传统牌匾常用木材 【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匠道路

【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匠道路

2023-12-11 15: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藻井的结构和构件组合较为繁杂华丽,通常大型的网目藻井在施作之前,也要制作小比例模型(1:10左右,具体比例根据藻井实际尺寸和匠师制作习惯而定),以便推敲构件和榫卯组合的方式。网目藻井常在木工工厂将所有构件加工完毕,进行试安装,确认构件组合无误后,拆卸并一一编号,再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5) 挡壁

厅与房之间的隔墙称为“挡壁”,也指明间两侧的墙体。通常做法如下:

1) 穿斗式木构架以木板作为间隔,称“板堵”“枋堵”“间格”。板堵大体依照笼扇的样式制作,分为裙堵、腰堵等,槅心不用棂条,常施以木雕彩绘或对联诗句。

2) 以竹片或菅蓁编成骨架,其外面抹白灰,称“杆真墙”。具体做法是在穿斗式构架立柱之间竖立排直立的粗管竹杆,作为支撑骨架;以宽竹片横编,以细竹片交错织成墙面;用泥土、粗糠(稻谷壳)麻絮、碎稻草搅拌成灰泥糊于其上;外层再抹一层白灰。

方形藻井(福建泉州元妙观)

(6) 主要家具

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厅堂布置,寿屏前一般都有案桌(也称“神桌”),再前设八仙桌(也称“四方桌”),厅堂两侧靠墙壁处各放一套太师椅。大房、二房等卧室之中,“眠床”占据主要的位置。眠床有十八堵、二十四堵、三十六堵之分,指床围、床架上雕花拼堵的数目。眠床正面且带有“排楼”(床架的正面部分)、床架屉、床棚(床上的架子板)。眠床之前有上下床时垫脚用的踏斗,踏斗两端放置方形几坐,踏斗之前两边放置橱柜、琴椅(低矮的长条凳)、面盆架、梳妆台等家具。卧室中的家具以红色为主色调,施木雕者则用金色。

0 2

木雕工序

小木的施工一般是在大木匠师的指挥下施行的,由大木匠师确定各部件的尺度。小木作门窗、家具制作以及室内装修等都要求榫卯精准,拼缝严密,榫卯质量最能体现小木工手艺的水平。

闽南地区的建筑木雕常由专业的木雕工匠承担。木雕装饰多施于下落凹寿及下厅、顶落步口及大厅榉头间等。大木匠将需要雕刻的构件加工成粗坯后交给木雕匠师,从平面图稿到成品,匠师需有丰富的立体想象能力和雕刻技巧。在构件上雕刻花草人物图像,闽南称为“凿花”“打花”,雕刻的构件称为“柴草”“花柴”。

(1) 选料和画草图。选取所需要的木料,尺寸适当,并留有榫头的余量,表面还要加工平整。如需要拼缝加宽,还得粘结严实才能使用。把绘制好的图案平置于木料表面上,用复写纸描摹于木料上。也可以先画轮廓线制粗坯后再现画现雕。

(2) 制粗坯。图样描印好后,用锯、刨、铲凿雕刻出工件大体轮廓。

(3) 凿刻。用木槌敲打圆铲,凿出固定的曲线和轮廓,剔除加工量大的部分。

(4) 锯轮廓。如果是透雕图案,应先用木钻钻空,穿入钢丝锯,锯出轮廓线后再凿刻。

(5) 铲削。工件轮廓线锯成形后即可进行铲削。平铲铲削要求铲出的木料面光洁平整、线条流畅。圆铲铲削的花瓣、云纹、回纹,要选择铲的大小,逐层逐个铲削。镂通穿透雕刻要用反口铲或翘头铲进行铲雕。加工过程中要既专心又专业,防止损坏雕件。

(6) 雕刻。用斜雕刀刻出线条,用宽窄不等的平口铲、圆口铲精细雕刻。花叶上的纹络、衣服纹饰、动物身纹、龙头的龙须,可配合龙须刀等专用工具进行雕刻、剔挖。

0 3

木雕工艺

宋《营造法式》卷十二“雕作制度”列举了四种雕刻技法,即“混作”“雕插写生华”“起突卷叶华”“剔地洼叶华”。“混作”指四面皆刻,相当于圆雕;“起突卷叶华”、“剔地洼叶华”分别相当于浅浮雕、高浮雕;从建筑木雕发展历史看,时代愈晚,雕刻品种名目也愈繁多,工艺技法也趋于立体化与精细化。近现代出现了透雕、镂雕等多层次的雕刻手法,以及镶嵌、贴络等装饰新工艺。现代常用的雕刻手法主要有线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等。

木隔断(福建南安蔡资深古民居)

闽南传统建筑直接承受重量的梁、柱、檩等大木构件,一般不作雕刻,最多雕刻装饰线脚;次要承重构件如斗、栱、瓜筒、狮座等多作浅浮雕。连系构件如垂花、竖柴、斗抱、托木、束随、通随、门簪等,可用透雕的形式。清代晚期的建筑,许多构件经常作透雕、圆雕,如托木雕成鳌鱼、龙凤、花草,竖柴雕成仙人、狮虎;栱仔雕成飞仙、力士、螭虎等形状。

(1) 阴雕(阴刻)。又叫沉雕,即雕刻线条沉入木料表面,运用刻成的深浅粗细表现景物的形象。多用于屏风、隔扇门、牌匾和家具的装饰板雕刻。

画样、雕坯、精雕细琢

(2) 阳雕。也叫浮雕。此工法借鉴了我国古代绣像的形态,在平整的木料上雕刻出凹凸有致的立体景物图案。浮雕有高浮雕、低浮雕之分。刻的图案有高有低,高浮雕要用厚板制作,一般为30~80毫米,多用于建筑装饰雕刻;浮雕用薄板制作,般为15~25毫米,多用于家具装饰板制作。

阴雕

阳雕

阳雕工艺要求高,要做到线条流畅、深浅均衡、铲底平整,具有层次丰富的立体艺术效果。

(3) 圆雕。圆雕即立体雕。圆雕的技法是锯铲物象主体轮廓,再加工物象的陪衬部分;从上至下由表及里逐层凿剔;先雕粗后雕细,直至细部雕刻磨光。圆雕作品雕制中,对形状大的物体需要制作

主体和陪衬部分的榫结合和胶结合。要随时雕刻随时补接,直至作品整体形象化。

(4) 透雕。透雕可分为立体透雕和平面透雕。

立体透雕除预留特殊部位的连接外,四周全部雕透和镂空。平面透雕是一般的透雕,雕刻的物象周围,除需要连接的地方外,全部雕透木板。雕刻采用层层加深雕镂。

圆雕(千里眼、顺风耳)

透雕

0 4

小木作常用工具

早期木构件的制作一般使用各种雕刻刀进行手工雕刻。手工雕刻刀单刃全钢制无木柄,少数几把特殊用法者有木柄,以木槌敲击。一套雕刻刀具通常有平刃、圆刃、三角刃、斜刃(有平头型与弯头型)、扁铲等。刀刃薄型为修光用,厚型为打底用。凿花工具主要是大小不一的未装木柄的凿子,凿子口有斜口、平口和曲口之分。

闽东地区的建筑雕刻风格与闽南地区不太相同:闽南的雕刻构件较大而多深浮雕,闽东地区则较多板状的雕刻构件。雕刻风格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两地区工匠所使用的工具。如闽东地区使用的雕刻凿子种类较少、单头木槌已少使用,因为只有凿粗胚时用到,其他时候多以双手使力进行雕凿即可;漳泉地区多深浮雕与立体雕刻,粗胚与细胚都需借助木槌的敲击力,木槌的磨损较快,一般三个月即可能打穿一头,故漳泉地区的木槌需做双头才够使用。现在小木作则较常使用电动工具辅助工作,如先用镂机镂空不要的部分,细节部位再用小件的雕刻刀进行手工雕刻。

此外,还有价格较高的电脑数控机床,可以将木料先粗雕成需要的形状,然后再进行手工修整完善。

05

小木作常用木料

小木作或雕木作木质讲究细腻、纹理呈网状致密、不易开裂。樟木较细密光滑,是小木作常用的雕刻木材。其他常用木材还有紫檀木、乌木、红木、鸡翅木、沉香木、楠木、黄杨木、梨木等,般根据甲方要求和预算进行选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