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金融实验室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金融大数据实验室前身为国际学院金融风险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14年12月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决策实验室作为共建单位,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作为支持单位,是目前国内首家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研究的教学科研平台,是国际学院金融风险管理学科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的教学和科研基地。

  2018年12月,校区对实验室进行提升改造,更名为金融大数据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王鹤菲教授,副主任为田鑫副教授。实验室聚焦经济金融大数据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集金融大数据分析、量化交易研究、金融课程教学、金融培训于一体的“产、学、研”综合服务平台。实验室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云存储、云桌面等主流技术,提供开放、自由、可管理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实现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与实践,促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区域产业发展。开展高端人才培养,促进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大数据学科交叉平台。

  目前,金融大数据实验室面积300余平米,已组装配备两屏终端电脑40余台,六块拼接屏幕显示器,软模组圆形屏,投影仪2台等硬件设备,为每台机器采购并安装了水木中量财经数据库及量化交易软件等软件设备,在该空间内,学生利用自己的终端设备享受学校分配给学生的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等条件,进行教学和研究;教师利用实验室数据库资源和平台,促进产学研;目前有金融学原理,金融工程导论,量化投资分析,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金融计量学、大数据挖掘等本硕课程需要在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邀请隆武华、林建武、梁循、陈忠阳、相广平5位学术界、实业界的专家学者作为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进一步加强实验室与金融业界、学界的交流,推动产学研的融合。

  实验室的主要功能与价值主要有三方面: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学与人才培养。实验室提供教学支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和课件的标准化,同时为学生提供助研和云实习机会;二是学术研究。运用实验室,强化经济和金融的数量化研究,建设云平台加强校际合作,举办大型学术活动,扩大苏州校区的学科影响力;三是产学结合。依托实验室,寻求线上和线下合作。

  实验室相关新闻链接:  金融大数据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金融大数据实验室首次开展在线远程讲座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