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新国标出台,老年代步车将要被淘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国演义是谁写的书啊 低速电动车新国标出台,老年代步车将要被淘汰?

低速电动车新国标出台,老年代步车将要被淘汰?

2022-05-26 09: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期关于低速电动汽车新国标的话题,很多朋友在关注,大家在思考低速电动汽车能不能上牌,能不能上路的问题,而与低速电动汽车的“兄弟’车型老年代步车将会怎样发展?老年代步车将要获得路权还是被淘汰?

对于老年代步车将获得路权还是被淘汰的事。这个话题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新修订的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草案,增加了低速电动车的标准,导致目前的老年代步车将无法上牌,面临被淘汰的境地;另一种看法是认为老年代步车会被放宽限制,可能会在某些地区允许上路。

我暂不做评论,来看看微型低速电动乘用车的定义,这次要求时速40-70公里,整车的长度在3.5米之内,宽度在1.5米之内,高度在1.7米之内,而且整备质量在750公斤之内,这个要求说明比现有的燃油汽车要小不少,在车辆外形尺寸、车辆重量和最高车速上都属于微型乘用车。

从这一点来看,目前的老年代步车很符合要求,比如车速一般在40-60迈,外形尺寸也在这个规定范围内。

但关键是新的低速电动汽车要求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不是铅酸电池,但目前的老年代步车,几乎都是用铅酸电池,由于铅酸电池在生产环节和废旧电池的处理上不够环保,锂电池将会在未来成为一个新的方向。

但只要电池改动,整个车型配置都要改,目前的老年代步车显然就不符合上路的要求,再看看另一项硬性要求:汽车碰撞测试,正碰撞试验速度要求为40迈,老年代步车肯定通过不了这个试验。

对于其他几项要求,其实是目前的老年代步车工厂是可以改进的,比如轮胎用汽车轮胎,要配有限速装置,爬行性能要求更高,总里程要8千公里,这几项如果企业发挥工匠精神,进行改造,也是有可能达到这个要求的。

但是,最关键的两个要求很难达到:一个是电池,一个是碰撞测试。

改变电池,将改变车辆的动力配置。改进碰撞测试性能,就要加固提升车辆整体性能,对车辆的外壳、内部部件、车架都要有大的改进,这个是个系统工程。

当然,如果电动汽车生产厂家下决心改进,也是可以的,就是改进成新标准的低速电动汽车。但这个最关键的因素是成本。

我调查了一下市场,目前的老年代步车,山东的很多厂家,在原有的篷车上改进过来的,车辆外观仿造燃油车辆,比较美观小巧。重点是成本和市场价位。

比如山东和江苏很多厂家的老年代步车价位在15000-25000之间,很少有超过三万的。这个是和市场需求息息相关,如果改进成新标准所要求的性能,其实有几个大厂是有能力的,但是关键是需求的价位。

我去过雷丁、御捷、丽驰、金彭、新日等几个做低速电动汽车的专卖店,他们既做锂电型的新能源汽车,也做铅酸电池的老年代步车,但据我观察,其实还是老年代步车的销量要大一些。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调查发现,关键是价位,这个是由消费群体决定的,目前买低速电动汽车的主体人群是老年人和中年妇女,他们对车速、动力和续航里程要求不高,更偏爱实惠、好用的车型,如果换成锂电池的低速电动汽车,价位一般在三至五万,虽然比新能源汽车要低一点,但这个价位,让这类不追求里程不追求速度的消费人群感觉吃力。这个价位可以买个二手汽车了。

再回到正题,老年代步车是会获得路权,还是将被市场淘汰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刻,我想到前两年电动车新国标的情况,当时对于一部分非标车,各个地区制定了一套过渡期方案,不是一刀切,有序进行,各地灵活操作。

老年代步车会采用过渡期的方法吗?这个目前不好说,但市场上已经有成千上万辆老年代步车已经被消费者选购,突然淘汰,也会给他们一定的负担,相信会有一个好的调整方案。

低速电动汽车施行按规上牌、考取驾照才准上路的要求,将会成为未来的必然,只有车辆合乎安全标准,驾乘人员拥有驾照掌握驾驶技术,在路上安全合法行驶,才是对社会、对家人和对自己的一份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