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新班用机枪露真容 终于可以用弹链"泼水"了(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qbz191a 我军新班用机枪露真容 终于可以用弹链"泼水"了(图)

我军新班用机枪露真容 终于可以用弹链"泼水"了(图)

#我军新班用机枪露真容 终于可以用弹链"泼水"了(图)|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军武次位面

  今天我在微博里,看到了这么一张图:

  ▲图片来自籁YAO

  网友们纷纷讨论:这可能就是和QBZ191配套的新一代的班用机枪!

  小二仔细列文虎克一番后发现,这不就是今年6月份208所公众号上惊鸿一瞥那一挺国产机枪吗?

  ▲图片来自208所公众号

  从目前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出,中国新机枪颇具欧美风格。像M249那样拥有短小的枪身,枪托可伸缩,便于适应穿防弹衣的射手。机匣尾部设计了皮卡汀尼导轨,可在机匣上方安装不同的光学瞄准镜,不安装瞄准镜时,还可以用可折叠的机械照门。

  ▲M249机枪得到弹匣插口在侧面可以安装大容量弹鼓和北约标准弹匣

  新机枪采用了一种比较独特的弹匣/弹链双供弹具模式。但是与M249有所不同的是,中国新机枪采取了和以色列内格夫机枪的一样的设计,弹匣插口和弹链接口都在下方,而M249轻机枪的弹匣插口在左侧,而且从此前曝光的“菜地机枪”照片来看,新机枪明显可以兼容95-1步枪的弹匣。

  ▲此前流出的“菜地机枪”照片旁边明显是块菜地

  有人要问了,明明中国的81和95班机,用弹鼓用的好好的,新机枪为什么不继续用弹鼓,而在战场扬尘和泥沙中可靠性不如弹鼓的弹链供弹呢?而且还是结构复杂的双供弹模式?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其实,这恰恰是中国陆军从轻步兵思想向机械化陆军思想转变的重要标志。

  ▲用弹匣的内格夫机枪

  ▲内格夫机枪在CS GO里就有

  建国初期,中国陆军武器装备思想,受国内(及朝鲜)战争经验和苏联影响很大。建国初期我们经历的战争中,中国军队连个像样的车辆都没有,只能靠人背肩扛,要保证机动性只能要求班用机枪的更加轻巧,要不然机枪手实在跟不上冲锋速度。

  ▲捷克式之所以在中国受欢迎因为它可以抱着跑

  而苏联的作战思想是大纵深作战,海量的苏联红军端着AK跟着海量的坦克装甲车冲锋,快速突破全欧洲。在这种战术背景下,苏军要求班用机枪也必须突出机动性,机枪要伴随步兵一起冲击跃进,冲锋途中快速卧倒以短点射进行火力压制,对火力持续性的需求没那么高。

  ▲苏联班用机枪的经典使用场景

  在这种思路影响下,中国无论是56班机、81班机还是95班机,都要求机枪轻一点!简单一点!可换枪管?不要!供弹方式要么像56机枪那样的圆型弹盒,要么像81和95那样的弹鼓,还都要配个空手不拿枪的副射手,专门背弹药。

  ▲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旁边那个就是机枪副手

  但是这样就平白少了一个步枪手,而且这种配备模式对小口径化的95班用机枪就不太适合,毕竟无论是95班机还是5.8弹药,重量都已经大大减轻,完全可以为副射手配发步枪,但涉及编制问题,改变并不容易,因此只在部分部队做了尝试。

  ▲机枪副手只背弹药,不背枪对于不到10人的班组,过于占用编制

  相对中国机枪“轻”的思想,美国则走的是“重”的路线,由于美军机械化程度较高,平时有装甲车、直升机、快艇等各种载具,再加上美军崇尚火力至上,靠远程火力“覆盖敌人”。对方很少有远程火力重点打击机枪阵地,美军很少有拎着机枪跑几公里转移的时候,所以美军对机枪的重量并不是特别苛求,往往采取弹链供弹,保持了较高的火力持续性。

  ▲美军机枪手就是这么哒哒哒的朴实无华,且枯燥

  像美军那样用机枪泼水爽不爽?爽!可兔子做不到啊!谁让兔子一直是轻步兵的典范呢?

  不过现在,时代变了!

  近年来,中国军队的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原来靠双腿跑的摩托化步兵,也都改编成了合成营,装备了猛士新型4x4长轴装甲突击车,搭载新型合成步兵进行快速突击作战。

  这不就是和以前坐着悍马车的美军一样么?就这样,新一代的兔子,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终于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

  从国产新机枪就可以看出,重量已经不是限制中国陆军轻武器配置的重要因素,由于保障能力的提升也不用再顾忌后勤压力,使用弹链省掉了更换弹鼓的时间,可以肆无忌惮不间断的倾泻火力压制对方。

  ▲珠海航展亮相的某新型机枪

  而双供弹模式也为中国步兵提供了新的作战模式。乘车作战可以用弹链,下车作战可以用弹链也可以用弹匣,提高战场机动性,也不必再像之前配一个不带枪的副射手。可以说,新机枪是为中国新型陆上突击力量量身打造的一款班用机枪。

  此外,中国这款新机枪的设计,不再拘泥于“枪族化”这个桎梏。曾几何时,世界轻武器设计流行了“枪族化”,要求机匣一致、外形相似、大部分零部件通用,这种设计大大压缩了生产成本,而且临时出现故障也可以拿同枪族零件替换,减小维护压力。

  不过,枪族化看上去很美,但为了“枪族”而搞“枪族”,就陷入了一个怪圈:性能平庸化。为了设计趋同,必须要牺牲掉一些性能,比如美军试用后就抛弃了和M16同枪族的轻机枪M16 HBAR,跑去FN公司买了 FN 米尼米,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M249。

  ▲M16 HBAR,属于M16枪族班用机枪

  而且,实战中到底有多少武器互换零部件进行维修的机会?能换的零部件到底有几个?士兵们真的会自己去替换零件吗?

  以81步枪和81机枪为例,能够在战场上互换的,也只有枪机、撞针、复进簧、导气装置等零件(这些零件除了撞针,都不容易坏,但撞针才多重?多带一个不就得了?),击发机、快慢机、下护木虽然能通用,但需要对枪进行完全分解,战场上基本不具备这个条件。

  ▲81枪族

  看来枪族化除了弹药通用这一点之外,其他的意义并不大,因此90年代后枪族化就叫的不太响了,取而代之的是模块化。但模块化的机枪由于机匣通用,没法搞双供弹模式,只能用弹匣或弹鼓供弹,火力持续性不足。

  ▲如果不是脚架谁能看出这个插弹匣的家伙定位是机枪?图为美国陆战队用来当机枪的HK M27

  因此,专业的事,就必须用专业的枪来干。既然搞机枪,就别又想火力足又想和步枪通用。从新机枪照片来看,外形和QBZ191基本没有太大相似之处,而内部由于采用双供弹模式,结构与QBZ191显然也是不同的,可见新机枪完全是一款专业的新时代班用机枪。

  ▲差距还是很大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真理:枪械的设计,战场需求说了算。中国陆军机械化、轻突化、合成化的进步,也必然要求有一款与之相匹配的机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在新浪军事争鸣栏目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网友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