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熟悉的《二二六》,并不是日本拍得最好的“二二六”电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yboy226 我们最熟悉的《二二六》,并不是日本拍得最好的“二二六”电影

我们最熟悉的《二二六》,并不是日本拍得最好的“二二六”电影

2023-12-15 09: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可能没有哪部日本影片,能获得如此广泛的批判性观赏;没有哪部影片,能如此长盛不衰地成为咱们提到旧日本帝国时的谈资——特别是在每年的今天。

500

《二二六》,一部1989年由五社英雄导演的电影,片中主角——三浦友和饰演的安藤辉三确实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500

▲可以想象今天各种群里都充斥着这张图(及其变种)

500

▲如今已经年近七旬的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结婚40年来一直是日本演艺界模范夫妻

这些年来,很多人根据本片写了很多影评,基本上都是关于二二六事件,而不是关于《二二六》这部电影本身。二二六事件的前因后果,相信大多数读者们都很清楚了,不清楚的,笔者姑且用三言两语解释一下:

战前的旧日本分为皇道派和统制派,皇道派主张天皇亲政,闷声发大财,以备未来对付苏联;统制派主张侵略中国,进而供给日本战争机器。皇道派受到排挤,不断被派往中国东北,便决定在1936年的今天发动兵变,刺杀内阁成员,以为届时通过“下克上”,登高一呼就会成功;然而这些“青年才俊”们的独走结果,却是激怒了天皇和众多大佬。不仅皇道派因此完蛋,日本法西斯也在此推动下,被“修正”到全面侵华的路线上去了。

500

▲结果就是不到十年后迎来的“招核维新”

说回《二二六》这部电影,个人认为,它其实是存在先天不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先往下看。

影片开头,一群青年军官正在规劝安藤参加兵变,准备造反。野中四郎对着窗外,写下“不知我等是狂是愚,唯知一路往前奔驰”的诗句。

500500

▲一部悲剧电影,色彩却非常艳丽,体现出日本人在“二二六”这件事情上的独特审美

此处电影做了艺术加工,将野中四郎的遗言用作开头,为本片定下了基调。青年军官们怀着赤诚的报国之心,是有点儿“单纯”的,他们只知道这样干可能会成功,打造出一个所谓皇道国家的新日本,但对于背后的暗流涌动一无所知。

500

▲相信不少人甚至能“全文背诵”前后这一大段

在兵变动员时,栗原安秀对士兵们说道:“国民苦不堪言,你们家人也一样吧?在满洲战线的士兵,他们的姊妹要卖身来换饭吃,老农种出来的米,自己也吃不到,百姓没有工作,他们捱饥抵饿,疲惫不堪。”坂井直说:“天皇绝不希望百姓如此受苦,是他身边的特权派,对他隐瞒国民的苦况,隐瞒真实的国情。”

这段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台词,在我们看来是一种对天皇的愚忠,但在日本人看来,这无疑是一种“美学”了。

一千五百名士兵因此踏上了兵变之路,刺杀完内阁成员之后,影片便进入了对峙期。这部电影主要做了什么呢?就是把当时的画面细致地呈现出来。

500

500500

500500

▲从建筑、街垒的布置到市民的细节,本片都下足了功夫

500

500

500

▲当然这个坦克的确是不太像的……下图可见,在出售道具的时候,写的也是“外观类似97式中战车”

然而细节的还原,最终是要服务于电影情节。随着局势的发展,兵变已然不能成功,陆军已经保不住兵变官兵了。安藤此时发觉不对,企图做最后挣扎,但为了保全士兵的性命,以野中等人为代表的部分军官决定承担起责任。

500

500

▲这也是“皇道派”后来被部分人吹捧的一大原因

紧接着在安藤唱响的《昭和维新之歌》中,本片的高潮部分就在安藤和野中这二位的自杀中落幕了。

500500

500

电影末尾,用画外音的方式,表现了兵变军官在枪决前回忆往昔的情景——也是很日本式的电影语言了;最后在安藤的一句“天皇陛下万岁”之中,戛然而止。

500

▲虎头蛇尾,不是吗?

很多地方这样介绍《二二六》:“这个发生在将近70年前的事件,是日本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军事政变」,多年以来,日本影坛也只有大导演五社英雄曾经在1989年将它搬上银幕。”

500

▲其实对这部片子的最好评价,其DVD封面上已经写了:花了20亿日元,重现二二六!

但这大错特错。日本战败以来,影视作品中表现二二六事件的并不算少,早在1954年由佐分利信导演的《叛乱》,就是其中最早的一部。如果您搜过十段歌词完整版的《昭和维新之歌》,准会出来由这部电影剪辑而成的MV。

500

500

▲这个版本的安藤桑,对比三浦友和版就比较瘦削憔悴;顺便说一下,《昭和维新之歌》里头把兵变的青年军官比作屈原,也是TM够了

此后表现二二六事件的电影还有很多,另外一部比较有名的《军阀》,开头就是二二六事件,经常被作为二战军史科普视频的背景画面。至于有人提到,五社英雄的这部《二二六》是“巨星云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看过高仓健演的一部同样反映二二六事件的电影《动乱》啊?

500

500

▲高仓健一出来,大家就知道这片子档次低不了

同样是讲二二六,只不过本片是以主角宫城启介和战友的姐姐、被营救出的妓女阿熏的悲剧爱情为主线。高仓健、吉永小百合、志村乔……还有大家熟悉的“奥特曼人间体”黒部进,这阵容不强大嘛?

500500

▲1980年上映的《动乱》,位列当年日本票房榜第十名

《动乱》比起《二二六》,视角缩小了,叙事长度上却更长;主角的悲剧故事,则更能让观众体会到什么是“国民苦不堪言”,什么是“他们的姊妹要卖身来换饭吃”。这些若是只化作昭和维新登高一呼的豪言壮语,未免太轻飘飘了。

500

500

▲“他们的姊妹要卖身来换饭吃”、“他们捱饥抵饿,疲惫不堪”

当然,《动乱》毕竟是东映的片子,导演是森谷司郎,编剧则是山田信夫,对军国主义的反思肯定要深一点。所以比起《动乱》的层层铺垫,《二二六》难免显得华丽而无内涵:如果套用现在游戏的概念,将它作为其他电影的一部精彩的资料片来看,那或许还算得上不错;在其他方面,《二二六》尽管是我们军迷最熟悉的作品,但显然是乏善可陈的。

说到山田信夫,可能有读者朋友会觉得熟悉——呃,当然不是那个唱圣斗士星矢的歌手山田信夫,而是脚本家山田信夫。没错,山本萨夫执导、1970-1973年公映的著名电影《战争与人》三部曲(时长合计达9小时23分)的编剧也是他。比起《动乱》,《战争与人》就更是一部史诗性质的作品了。

500500

▲作为拍摄长达五年之久的大制作,《战争与人》以一个家族的视角,回顾从1928年皇姑屯事件到1939年诺门坎战役的日本侵略史,其中自然也少不了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

不难发现,与前辈们的作品对比,五社英雄的《二二六》在“力求还原历史细节”的同时,并不敢对天皇在发动战争中的责任、对旧军阀的扩张野心等等进行追究,只能姑且“留下无限的空白”,还因为在台词和镜头上的“讨巧”,成了日本右翼经常引用的赞歌——这也是我们对其进行批判性观赏的原因。

可以说,《二二六》里头更多的是日本人没事儿就要强行让大家共情一下的“凄美”,共情之后该干嘛干嘛;相比之下,《战争与人》当中评价二二六事件的一段话,就生动地展示了日本左翼从与“青年将校”们同样的彷徨中走出,到反思、觉醒的过程,作为本文的结尾最合适不过:

500500500

▲在影片上映的年代,日本左翼运动尚未退潮,这些台词在当时引发的共情,相比“凄美”就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