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汇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e-book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汇编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汇编

2023-07-28 10: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杨帆整理编辑

1.《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的报告的提纲,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这是列宁在沙皇制度被推翻、俄国国内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布尔什维克党内迫切需要制订新的正确的革命路线的情况下作出的。《提纲》回答了俄国革命的政权、任务和方式等问题,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斯达汉诺夫运动:在斯大林提出的“技术决定一切”口号的鼓励下,苏联人民掀起了为掌握新技术而突破原有生产额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1935年8月30日晚,顿巴斯煤矿区矿工斯达汉诺夫在一班工作时间内,用风镐采掘了102吨煤,超过定额的13倍。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学习斯达汉诺夫,掌握新技术,革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运动。这次运动成为一面旗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3.肃反运动:苏联的“肃反”运动始于基洛夫案件。1934年12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省委书记基洛夫遇刺身亡,消息传出,全国群情激奋,要求严惩凶手,政府指控前反对派领袖是暗杀事件的幕后策划人,并于1936到1938年进行三次公开审判,布哈林、李可夫、季诺维也夫等人被处死,托洛茨基已流亡国外。斯大林此时明确提出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的理论,在全国掀起一场“揭发和铲除人民敌人”的“肃反”运动,它于1937到1938年达到高潮,1939年趋于结束,由于此时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法制破坏,大批党政军以及群众找到残酷镇压、处死。肃反运动及其扩大化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4.国际联盟: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1920年1月正式成立,其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其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关心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它长期由英法操纵,后成为美国的外交工具,是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产物。它在一战后的国际事务中曾发挥一定作用,随着二战的爆发,名存实亡,1946年,宣告解散。

5.道威斯计划:1924年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提出的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即“道威斯计划”。主要内容为:①稳定德国通货和平衡德国预算;②规定德国赔款的来源;③暂不规定赔款总数和支付年限,只规定德国第一年赔偿10亿金马克,从第五年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④由英美向德国提供贷款;⑤德国的财政经济应受协约国代表监督,还要保证德国经济的统一和经济活动的自由。“道威斯计划”的实施使鲁尔危机和德国赔款问题暂获解决,而美英资本的流入,使德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法国结束了德国赔款问题的支配地位。

6.杨格计划:1929年一战战胜国重新规定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该计划由美国财政专家杨格主持制定。主要内容为:①规定了德国赔款总额和支付年限;②协约国对德国提供贷款,净额为12亿马克;③取消对德国的财政经济的国际监督,由新成立的美国操纵的国际清算银行处理赔款的一切事宜。德国坚持以协约国占领军撤出莱茵区作为接受该计划的条件,协约国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同意,而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打乱了“杨格计划”的实施。

注:此计划内容是我在网上截取的,而课本上的内容太多,实在难以整理,所以就用网上的内容。

7.三化:指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国民经济计划化。列宁逝世后,苏联面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在这样的形势下,苏联通过开展“三化”,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了适应工业化的发展,苏联又开展农业全盘集

上一页下一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