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的复兴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潮州凤凰大桥全长多少公里 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的复兴桥

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的复兴桥

2024-06-29 17: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当今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我从2004年开始担任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主持了港珠澳大桥的技术论证和工程方案研究工作。

    港珠澳大桥的工程规模、建设条件及技术难度均为世界罕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说实话,最开始接这个工程时,我们心里也没有底,因为很多条件并不具备。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把港珠澳大桥当作一个大“积木”,先根据设计图分解出各种不同零件,再按照各零件的数量和要求进行制造,即做成预制构件,以便减少海上作业的时间。“积木”零件通过验收后,需要运送到海上指定位置进行吊装。好不容易把这些“超级大家伙”——预制件送到了海上指定位置,是不是就能立刻吊装了呢?其实,安装才是重中之重。它们的吊装原理就像“抓娃娃”,必须把握好抓取的角度、力度、时机、高度等,才有可能成功夹取出“娃娃”,操作起来十分复杂。

    前期测量是工程建设的“眼睛”,而我们缺乏最新的测量技术,传统的施工方式也不能满足建造世界一流大桥的要求。于是,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甚至,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国内并没有关于桥梁设计使用寿命的统一标准。我们建立了被国际同行称为“港珠澳模型”的定量关系模型,彻底解决了海洋环境下120年耐久性设计施工难题。类似的创新,在港珠澳大桥建造过程中数不胜数。最终,一座历经6年筹备、9年施工,数万名建设者披荆斩棘打造的“超级工程”,在伶仃洋上傲然挺立。

    我清楚地记得,2018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正面直击珠江口。港珠澳大桥上,实测风速最高超过每秒55米。当台风过后,大桥安然无恙。当然,港珠澳大桥的“铮铮铁骨”,绝不是某一个工程师或某一支工程队伍的能力彰显,而是一个国家飞速发展的有力见证。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国家各行各业都发展了,综合国力提升了,我们才有可能建成超级工程、世纪工程。

    天开海岳长虹起,雄襟万里势未已。港珠澳大桥如一条巨龙,既舞动着国家的强盛之梦,又承载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今年春节期间,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发布的数据显示,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2月13日单日出入境客流达14.4万人次,单日出入境车流首次突破1.8万辆次,双双刷新历史纪录,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出行效率和获得感。

    参与建设这一国之重器,我感到无比幸运和自豪。我希望港珠澳大桥永远是伶仃洋上一个令国人自豪的标志,也希望我们能有更多重大的世界一流工程涌现。

    未来,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工程特长并运用与港澳合作的经验,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杰出工程师,推进工程师资质国际互认和中国工程师国际化进程,不断提升中国工程师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科普时报记者代小佩采访整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