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解读:商旅文结合的活态博物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无锡文化历史街区 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解读:商旅文结合的活态博物馆

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解读:商旅文结合的活态博物馆

2024-07-02 03: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城市的发展带来文化的趋同。冯骥才曾说,我们600多个城市已经基本失去了个性,文脉模糊,记忆依稀,历史遗存支离破碎,文化符号完全混乱。一方面是拆的很惨,一方面是建的很糟。光怪陆离、平庸粗鄙的建筑充塞着我们的城市。所以我们现在尤其重视城市的文化渊源,保护与城市血脉相连的传统历史文化,保留、恢复先人们留给我们的街道、建筑、风土人情、生活习俗、非物质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留城市独一无二的特色。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街区的“景区化”发展,将旅游景区与商业街两者的功能进行融合提升,与城市旅游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商业街未来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北京国子监、哈尔滨中央大街、苏州平江路、福州三坊七巷、重庆磁器口、上海多伦路等一批城市文化复兴和商旅文结合的典型案例。

素有“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美誉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首批申遗点,被誉为“运河畔的露天博物馆”,其保护修缮范围总占地约0.44平方公里。2010年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4年被评为4A级景区。本文以此为例,从文化特色塑造、商业业态布局、建筑和景观空间布局以及管理模式等几方面进行全面剖析。

首先我们来看区位,地处无锡老城南一公里处的千年古运河边,是无锡内外城市联系的核心位置,是产业发展区和城市服务区的联系纽带。

据史料记载,3200多年前,泰伯奔吴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后吴王夫差开凿无锡古运河,至隋、元时期,伯渎港、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该街区至明代达到鼎盛。

伯渎港的枢纽地位,使舟楫往来不断的清名桥街区逐渐“店多成市”,形成独特的江南市井文化特征;便利的漕运条件,使近代民族工商业在“前店后坊”式的经营模式中逐渐萌芽,两岸密布的工业遗存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崛起的历史见证;旺盛的人气催生一街文明,由此诞生的戏码头、道教音乐、宗教文化构成街区丰富的文化内涵。街区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众多人文景观于一体,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总体操作思路:以遗建街、以史造街、以商养街、以游兴街

自1992年开始,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复兴,先后历经16年反复论证,最后的保护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领衔,并在2007年得到了有关部门批准。

无锡的运河文化和工商业文化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都具有独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与其他类似城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又能够充分代表无锡的文化历史传统,因此,以古运河发展史和民族工商业发展史两条主要的历史发展脉络,构筑一核、三线、四面的保护格局。

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中,就将区域的总体风貌形象、文化内涵、建筑风格等进行融合,形成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商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时,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元素,收集历史事件、风土民情、历史人物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献、故事、图片等资料,让这些文化元素充分融入接到恢复中。

“一核”即清名桥核心区:清名桥、伯渎桥及附近地区共同形成的街区内最具有历史价值的核心地区,其中包括镇塘庵、窑业公所等文物建筑,也包括清名桥堍、伯渎桥堍等传统的开敞空间。

“三线”即古运河“水弄堂”、南长街、南下塘,其构成的三条线性空间串起了清名桥沿河地区的所有精彩地段,是街区的特色所在和保护重点。

1、水线:古运河、伯渎港“水弄堂”

清理和疏浚两条河道,开辟古运河水上旅游航线,以揽古赏景。古运河两岸的房屋直接坐落在河岸上,建筑的后墙在运河两边形成了强烈的线性边缘。整治两岸的民宅,有选择地恢复渡口和码头,恢复泱泱千里的水弄堂景观,其两岸民居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周边河浜纵横,曲幽深邃,同时加强水上桥梁的保护和修缮。从北到南,运河及周边河流上的主要保留和规划桥梁达11座。

2、岸线之一南长街

南长街得古运河滋养,因交通便利,很早就形成了米行、地货行、棉花、蚕茧等集散地,十里长街,商贾熙攘。现在的南长街两侧也是商铺,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规划保持原有街道宽度和街道形态;控制建筑高度不超过三层;历史建筑保持传统样式修缮,新建筑视其质量和形态,或改善或更新;功能上以锦泰餐饮娱乐区、永泰商业区和清名民宿区三个区域构成;疏散公共交通以外的机动车流;在入口和桥堍等处布置小广场,引入多层次的绿化;保证通向古运河的开敞空间,增强亲水性;增加符合人体尺度、具有传统特色的街道小品,营造亲切舒适的传统商业街。

3、岸线之二南下塘

南下塘路东多为工厂的院墙,路西多为年代久远的民宅。幽深的巷道,深居简出的住户,与隔河相望的南长街的熙熙攘攘形成鲜明对照,沉淀着闹市中特有的一片宁静。规划保持南下塘2—6米的街巷宽度和原有的进退收放的空间趣味;两侧建筑以修缮改造为主,拆除新建为辅;其整治与周边居住地块的开发相统一,保持居住功能,塑造深巷幽弄的景观和风貌。

四面:故宅幽阶——张家弄、鸭子滩地区;里弄水乡——贺弄、定胜桥、日晖桥沿河地区;漕船桥韵——清名桥、伯渎桥沿河地区:古窑披翠——大窑路古窑遗址群地区。

文化特征分析

1、以活态博物馆为文化保存手段,尽可能强调相关文化记忆

与传统博物馆相比,活态博物馆有着更宽泛的内涵和可操作性。作为一种活化的、动态的、无围墙的城市博物馆形式,活态博物馆淡化了博物馆建筑实体的围墙边界,极大延展藏品的内涵,丰富展品的参观解说方式,并强调当地居民和参观者的动态参与。活态博物馆强调“社区生活”、“城市活力”、“活的文化”。

运河活态博物馆是一种文化保存的手段。为了很好地延续街区中的市井民俗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等各种文化,因此强调一切有关的文化记忆(如戏码头、古街古弄、古桥古窑、古宅古庙、老厂房、老字号等)等文化遗产应尽可能原真保护和保存,作为文化延续和继承的见证,并体现文化遗产的层次性和丰富性。

整个街区可以划分为八个博物厅和三个历史解说陈列室。八个博物厅分别为:舟船博物厅,码头、堤岸博物厅、古窑博物厅、古驿古庙博物厅、民族工商业博物厅、地方曲艺厅、古宅博物厅、生活文化博物厅;三个陈列室:南水仙历史解说陈列室、清名桥历史解说陈列室、永泰历史解说陈列室。

2.合理引进“非遗”项目,规避过度商业化导致的“千街一面”

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根据街区的市井文化、民族工商文化的特点,在12个重要文化节点之中穿插锡剧、评弹、泥人、砖雕、丝绸、民俗小吃等吴地“非遗”,在此基础上,将南禅寺升级改造纳入街区整体保护的范畴,放大老无锡的风情,使之真正成为展示吴文化的窗口。

街区对“非遗”项目,不仅仅停留在引进的层面——运河博物馆内,一座长达170米左右的运河泥塑,便是以泥人手艺创作的作品,而且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这种“二合一”的手法,在清名桥街区的保护过程中,频频使用。

例如,大公桥节点,原和平书场成为锡剧、评弹表演场所;清和楼两侧街面,一条近200米的里弄将荟萃本地民俗小吃;民俗工艺园节点,依托周边学校,将“非遗”带进校园,使保护与传承做大做实;窑群遗址博物馆中,互动区可以动手体验制砖艺术;跨塘桥至清名桥沿岸,重现200米“丝绸之路”。

商业特征分析

因地处无锡市中心地带,清名桥街区的客群市场主要来源于无锡本地居民及城市旅游游客,无锡这个城市,夏、冬长,春、秋短,根据气候特点,街区一年中只有四个月是旺季,即每年5,6,7,10月份,利于营业的天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根据地理区位、客群市场和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街区商业业态的配置比例也会进行更新和调整。

1、南长街主街商铺基本无空置,休闲娱乐业态经营形式多样,品牌有原创IP、本地特色支持,店招美陈等营销展示层面设计感与协同性强

项目商业配置主要为特色餐饮、零售、休闲娱乐三大类。零售业态商家主要经营特色文创产品、地方特色纪念品、服装等;餐饮业态主要为大型餐饮、地方小吃/快餐、饮品/轻餐饮三类;休闲娱乐业态主要聚焦于酒吧、茶吧/咖啡吧、KTV。

开街之初,这里以夜市和酒吧为主要爆点,成为无锡城市夜生活消费的聚集地,但由此也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白天酒吧基本都闭门歇业,游客在白天没有可看可购可娱的店,去过一次的,不会再去第二次,久而久之,白天人更加稀少。根据笔者近期考察情况,酒吧和KTV比重大幅度下降,轻餐饮、零售业态比重上升,明显带动了白天的街区人气。

2、南下塘板块定位为特色老字号一条街,沿河布局文化休闲类业态,充分体现安逸闲适的氛围

南下塘老字号特色街定位为传统民俗特色街,以老字号和民俗主题客栈为主营业态。老字号主要包括王兴记、谢馥春、朱家铜屋、忆秦园、张小泉、惠山老字号工坊等;民俗主题客栈有丽景圆、拈花禅雨等;另外还有新兴的文创产业,如鑫博艺廊、大美画廊、泥人工坊、阿福茶馆等。

文化休闲类业态的布局,主要放在沿河驿河头两侧,包括了茶楼、剧馆、古籍书店及印刷馆、青年旅馆、各类工艺馆等,充分体现安逸闲适的氛围。

建筑及空间景观特征分析

街区现存有少量明、清古民居,绝大部分历史建筑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建,建筑有着浓厚的运河江南人家特点,既有院落式、竹筒式、独立式的枕河人家,又有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商贾别墅。

1、秉持修旧如旧改造原则,以求最大程度还原原貌

对南长街两侧民宅进行“修旧如旧”改造,是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的重中之重。据了解,南长街两侧江南民居,多数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历史最久的有400多年,房屋鳞次栉比,前街后河,家家都有砖石码头通向河中,不少人家干脆将支撑房屋的木、砖、石柱伸入河中,成为“枕河人家”。

为保持明清建筑风貌,修缮过程始终恪守“不破坏沿河街坊肌理和空间轮廓”的原则,除一小部分上世纪七八十年的建筑被拆除重建外,四分之三的建筑都按原貌保留了下来,有的落架大修,有的则内部加固一下,即使是拆除重建的房子,也是根据原主人回忆老宅的样子,并参照老照片、邻居家的房子来建设,以求最大程度还原原貌。

2.运用多种元素作为空间景观氛围再现介质,通过绿化衬托历史建筑

组成历史街区景观的基本要素包括:建筑、小品、绿化、设施及他们之间形成的空间。这些基本的要素对于整体景观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清明桥历史街区在于周边主要道路的节点上,利用基本组成元素进行绿化、灯光、设施的全方位改造,利用原有街区的主要出入口空间与运河的关系,使雕塑、亭台、牌坊等建筑小品成为空间景观氛围再现的介质,增强历史街区的可读性、场所感、标志性。通过绿化来衬托历史建筑,减少视觉上的污染,使景观风貌完整统一。

3.以人为本的空间尺度,必然使历史街区景观尺度达到整体性

历史街区中的街道长度就是以人行走感觉不累为前提,一般为300m左右,超过这一界限就应设置必要的休息空间,以缓解疲劳,才能更好的体会到街区所带来的魅力。在宽度处理一般比生活性街区要宽,这由它所承载的购物、游憩、参观、交流等多样性功能所决定,在处理上要根据功能所需要的空间对整个街区进行相应的尺度划分,来保证街区的多样性空间形态,其设计的根本是人的基本尺度。这就必然会使历史街区景观空间尺度达到整体性。

4、临水而建、因水而兴,重点突出其典型滨水街区历史风貌特征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滨水街区的相对完整的历史风貌特征。临水而建的传统民居,古代遗留的商埠、码头、桥梁,狭窄的街巷、水街等。建筑景观形态与传统的水乡生活方式均映射出其典型性和地域文化特色。在街区空间格局伴随京杭大运河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临水而建、因水而兴。其空间差异性主要包括体现在建筑物与河、路之间的关系上,并伴随这种独特的形式产生滨河绿化带和相应的生活模式。这一系列特色就注定该历史文化街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近年来,各行各业借助功能业态的调整来复兴和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案例逐步增多,但也出现了理论薄弱、方法简单、缺乏定域性等不足,对大量的历史建筑缺乏有效的业态控制手段,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处于单一化、短期化状态。历史文化街区既是历史文化的前世,也是历史文化的今生,更是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未来,运用商旅文的思路和手段,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任重而道远。

* 本文由执惠战略合作伙伴复世文旅智库授权发表。

【号外】由执惠主办的《2016中国旅游大消费年度峰会暨颁奖盛典》将于12月14-15日在北京举办。2017产业风向标,聚焦休闲度假,文旅及“旅游+N”模式;旅游大消费七巨头首聚,覆盖旅游大消费全产业链;旅业年度盛会,执惠诚邀您的参与、见证。了解详情及报名请点击链接:我要报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