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栽培方法与流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阳台芦笋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一种芦笋栽培方法与流程

一种芦笋栽培方法与流程

2024-05-28 06: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发明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笋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又称石刁柏,龙须菜,土名山苞米,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芦笋幼茎出土见光后呈绿色,称绿芦笋,主要供鲜食,培土软化则呈白色,称白芦笋,多作罐头食品原料。芦笋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和多种维生素,是名贵蔬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降血压,防治心血管、泌尿、淋巴等系统的疾病,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是驰名世界的名菜良药,产品畅销国内外,芦笋曾被欧美国家誉为“蔬菜之王”。同时,芦笋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0~15年。

目前芦笋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和管理不科学,长期施用化肥,导致芦笋地板结,芦笋生长不好,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芦笋栽培方法,施肥和管理科学合理,有机肥与化学合理搭配,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肥合理搭配,可使芦笋产量高,品质好,还能改良土壤板结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芦笋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用清水漂出空粒种子和虫蛀种子,等种子吸水膨胀后将种子捞出装盆并盖湿布,置于25~28℃的环境中催芽,每天换水2次,当种子的胚根有1/10露白时播种;

(2)育苗:

a育苗时间:4月下旬;

b整地施基肥:选择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作育苗地,土壤深翻25.0cm,施基肥,并与土混匀,然后整平土地,做成15.0m×1.2m的畦,畦垄高0.2m;

c播种:播种前先将步骤b中畦的畦面灌透水,按株行距10cm×10cm划格,把芽种插在格的中央,插后覆细土2~3cm;

(3)定植:

a定植时间:定植时采用芦笋的地上茎支数须在3根以上,带土球定向栽植,以便提高成活率;

b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水位低,既能保肥又能保水的土壤或沙质壤土;

d定植时施定植肥:具体为生物有机肥80~120公斤每亩,微生物菌剂15~30公斤每亩,复合肥(20-12-8)25~40公斤每亩;

e定植密度:定植芦笋行距1.8m,株距0.3m,1200~1800株每亩;

f定植方法:用铁锹挖深30cm,宽30~40cm的定植沟,并形成垄,将a中所述芦笋的地上茎放入沟内,依芦笋的地上茎的生长方向进行定向定植,定植时沿直线株距0.3m处边挖穴边栽,定植苗深度10~14cm;

(4)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①浇水和培土:定植后及时浇水,进行缓苗,浇水后盖碎土,盖碎土时避免压倒幼苗;

②追肥:定植1个月后,待幼株缓苗成活并生出新枝时追肥;

(5)成苗期施肥管理:根据芦笋不同生育期的长势、土壤肥力和气候进行施肥;

(6)采收:定植2~3年的芦笋便可采收,采收的季节一年分春夏两季进行,选择垄面鼓起的侧面用手扒开土,待笋尖露出7cm时,左手捏着笋茎的上端,右手拿采笋刀,把嫩茎迅速从土中采出并放入盛笋容器用湿布盖上,采芦笋后马上把芦笋坑填上并按实,培土同原垄面高一致,采收2个月以后,剪掉老枝。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芦笋栽培中,进行了种子处理,保证育苗时的出苗率,定植时选择芦笋的地上茎支数须在3根以上,确保了定植后的成活率,对土壤进行了深翻,一方面使土壤疏松,便于根系生长,另一方面太阳的紫外线可以对土壤杀菌消毒,采收2个月以后,剪掉老枝,因采收2个月后,老枝的呼吸作用效率高于光合作用效率,故剪掉老枝时有利于新枝生长。合理的施肥方案使芦笋生长快,品质好,产量高,还能改良土壤板结问题。

进一步的,步骤b中所述基肥为生物有机肥80~120公斤每亩,复合肥(15-15-15)25~40公斤每亩。

进一步的,步骤②中所述追肥为复合肥(25-5-5)20~50公斤每亩,全水溶有机肥3~10公斤每亩。

进一步的,步骤(5)成苗期施肥管理中所述施肥的具体步骤为:

(ⅰ)冬肥:施肥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中旬,有机肥120~200公斤每亩,复合肥(18-8-14)10~4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1~6公斤每亩;

(ⅱ)春肥:2月~3月,复合肥(17-17-17)20~40公斤每亩;

(ⅲ)第一次采收肥:复合肥(16-6-18)15~30公斤每亩;

(ⅳ)第二次采收肥:生物有机肥150~200公斤每亩,复合肥(16-6-18)10~3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2~5公斤每亩;

(ⅴ)第三次采收肥:复合肥(16-6-18)15~30公斤每亩。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合肥(20-12-8)是指氮(纯氮)含量20%,磷含量(五氧化二磷)含量12%,钾(氧化钾)含量8%;

复合肥(15-15-15)是指氮(纯氮)含量15%,磷含量(五氧化二磷)含量15%,钾(氧化钾)含量15%;

复合肥(25-5-5)是指氮(纯氮)含量25%,磷含量(五氧化二磷)含量5%,钾(氧化钾)含量5%;

复合肥(18-8-14)是指氮(纯氮)含量18%,磷含量(五氧化二磷)含量8%,钾(氧化钾)含量14%;

复合肥(17-17-17)是指氮(纯氮)含量17%,磷含量(五氧化二磷)含量17%,钾(氧化钾)含量17%;

复合肥(16-6-18)是指氮(纯氮)含量16%,磷含量(五氧化二磷)含量6%,钾(氧化钾)含量18%。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芦笋不同生育期,将有机肥和化肥合理搭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合理搭配,使施肥科学合理,可显著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2)管理科学合理;(3)施用有机肥可改良板结土壤,使土壤透气性好,便于芦笋生长;(4)采收2个月以后,剪掉老枝,有利于新枝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芦笋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用清水漂出空粒种子和虫蛀种子,等种子吸水膨胀后将种子捞出装盆并盖湿布,置于25~28℃的环境中催芽,每天换水2次,当种子的胚根有1/10露白时播种;

(2)育苗:

a育苗时间:4月下旬;

b整地施基肥:选择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作育苗地,土壤深翻25.0cm,施基肥,所述基肥为生物有机肥80公斤每亩,复合肥(15-15-15)25公斤每亩,并与土混匀,然后整平土地,做成15.0m×1.2m的畦,畦垄高0.2m;

c播种:播种前先将步骤b中畦的畦面灌透水,按株行距10cm×10cm划格,把芽种插在格的中央,插后覆细土2~3cm;

(3)定植:

a定植时间:定植时采用芦笋的地上茎支数须在3根以上,带土球定向栽植,以便提高成活率;

b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水位低,既能保肥又能保水的土壤或沙质壤土;

d定植时施定植肥:具体为生物有机肥80公斤每亩,微生物菌剂15公斤每亩,复合肥(20-12-8)25公斤每亩;

e定植密度:定植芦笋行距1.8m,株距0.3m,1200~1800株每亩;

f定植方法:用铁锹挖深30cm,宽30~40cm的定植沟,并形成垄,将a中所述芦笋的地上茎放入沟内,依芦笋的地上茎的生长方向进行定向定植,定植时沿直线株距0.3m处边挖穴边栽,定植苗深度10~14cm;

(4)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①浇水和培土:定植后及时浇水,进行缓苗,浇水后盖碎土,盖碎土时避免压倒幼苗;

②追肥:定植1个月后,待幼株缓苗成活并生出新枝时追肥,所述追肥为复合肥(25-5-5)20公斤每亩,全水溶有机肥3公斤每亩;

(5)成苗期施肥管理:根据芦笋不同生育期的长势、土壤肥力和气候进行施肥,所述施肥的具体步骤为:

(ⅰ)冬肥:施肥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中旬,有机肥120公斤每亩,复合肥(18-8-14)1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1公斤每亩;

(ⅱ)春肥:2月~3月,复合肥(17-17-17)20公斤每亩;

(ⅲ)第一次采收肥:复合肥(16-6-18)15公斤每亩;

(ⅳ)第二次采收肥:生物有机肥150公斤每亩,复合肥(16-6-18)1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2公斤每亩;

(ⅴ)第三次采收肥:复合肥(16-6-18)15公斤每亩;

(6)采收:定植2~3年的芦笋便可采收,采收的季节一年分春夏两季进行,选择垄面鼓起的侧面用手扒开土,待笋尖露出7cm时,左手捏着笋茎的上端,右手拿采笋刀,把嫩茎迅速从土中采出并放入盛笋容器用湿布盖上,采芦笋后马上把芦笋坑填上并按实,培土同原垄面高一致,采收2个月以后,剪掉老枝。

芦笋栽培中,进行了种子处理,保证育苗时的出苗率,定植时选择芦笋的地上茎支数须在3根以上,确保了定植后的成活率,对土壤进行了深翻,一方面使土壤疏松,便于根系生长,另一方面太阳的紫外线可以对土壤杀菌消毒,采收2个月以后,剪掉老枝,因采收2个月后,老枝的呼吸作用效率高于光合作用效率,故剪掉老枝时有利于新枝生长。合理的施肥方案使芦笋生长快,品质好,产量高,还能改良土壤板结问题。

本实施例中,芦笋产量2000~2500斤每亩。

实施例2

一种芦笋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用清水漂出空粒种子和虫蛀种子,等种子吸水膨胀后将种子捞出装盆并盖湿布,置于25~28℃的环境中催芽,每天换水2次,当种子的胚根有1/10露白时播种;

(2)育苗:

a育苗时间:4月下旬;

b整地施基肥:选择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作育苗地,土壤深翻25.0cm,施基肥,所述基肥为生物有机肥100公斤每亩,复合肥(15-15-15)35公斤每亩,并与土混匀,然后整平土地,做成15.0m×1.2m的畦,畦垄高0.2m;

c播种:播种前先将步骤b中畦的畦面灌透水,按株行距10cm×10cm划格,把芽种插在格的中央,插后覆细土2~3cm;

(3)定植:

a定植时间:定植时采用芦笋的地上茎支数须在3根以上,带土球定向栽植,以便提高成活率;

b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水位低,既能保肥又能保水的土壤或沙质壤土;

d定植时施定植肥:具体为生物有机肥100公斤每亩,微生物菌剂25公斤每亩,复合肥(20-12-8)35公斤每亩;

e定植密度:定植芦笋行距1.8m,株距0.3m,1200~1800株每亩;

f定植方法:用铁锹挖深30cm,宽30~40cm的定植沟,并形成垄,将a中所述芦笋的地上茎放入沟内,依芦笋的地上茎的生长方向进行定向定植,定植时沿直线株距0.3m处边挖穴边栽,定植苗深度10~14cm;

(4)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①浇水和培土:定植后及时浇水,进行缓苗,浇水后盖碎土,盖碎土时避免压倒幼苗;

②追肥:定植1个月后,待幼株缓苗成活并生出新枝时追肥,所述追肥为复合肥(25-5-5)35公斤每亩,全水溶有机肥6公斤每亩;

(5)成苗期施肥管理:根据芦笋不同生育期的长势、土壤肥力和气候进行施肥,所述施肥的具体步骤为:

(ⅰ)冬肥:施肥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中旬,有机肥160公斤每亩,复合肥(18-8-14)3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3公斤每亩;

(ⅱ)春肥:2月~3月,复合肥(17-17-17)30公斤每亩;

(ⅲ)第一次采收肥:复合肥(16-6-18)25公斤每亩;

(ⅳ)第二次采收肥:生物有机肥180公斤每亩,复合肥(16-6-18)2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3公斤每亩;

(ⅴ)第三次采收肥:复合肥(16-6-18)20公斤每亩;

(6)采收:定植2~3年的芦笋便可采收,采收的季节一年分春夏两季进行,选择垄面鼓起的侧面用手扒开土,待笋尖露出7cm时,左手捏着笋茎的上端,右手拿采笋刀,把嫩茎迅速从土中采出并放入盛笋容器用湿布盖上,采芦笋后马上把芦笋坑填上并按实,培土同原垄面高一致,采收2个月以后,剪掉老枝。

芦笋栽培中,进行了种子处理,保证育苗时的出苗率,定植时选择芦笋的地上茎支数须在3根以上,确保了定植后的成活率,对土壤进行了深翻,一方面使土壤疏松,便于根系生长,另一方面太阳的紫外线可以对土壤杀菌消毒,采收2个月以后,剪掉老枝,因采收2个月后,老枝的呼吸作用效率高于光合作用效率,故剪掉老枝时有利于新枝生长。合理的施肥方案使芦笋生长快,品质好,产量高,还能改良土壤板结问题。

本实施例中,芦笋产量2500~3000斤每亩。

实施例3

一种芦笋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用清水漂出空粒种子和虫蛀种子,等种子吸水膨胀后将种子捞出装盆并盖湿布,置于25~28℃的环境中催芽,每天换水2次,当种子的胚根有1/10露白时播种;

(2)育苗:

a育苗时间:4月下旬;

b整地施基肥:选择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作育苗地,土壤深翻25.0cm,施基肥,所述基肥为生物有机肥120公斤每亩,复合肥(15-15-15)40公斤每亩,并与土混匀,然后整平土地,做成15.0m×1.2m的畦,畦垄高0.2m;

c播种:播种前先将步骤b中畦的畦面灌透水,按株行距10cm×10cm划格,把芽种插在格的中央,插后覆细土2~3cm;

(3)定植:

a定植时间:定植时采用芦笋的地上茎支数须在3根以上,带土球定向栽植,以便提高成活率;

b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水位低,既能保肥又能保水的土壤或沙质壤土;

d定植时施定植肥:具体为生物有机肥120公斤每亩,微生物菌剂30公斤每亩,复合肥(20-12-8)40公斤每亩;

e定植密度:定植芦笋行距1.8m,株距0.3m,1200~1800株每亩;

f定植方法:用铁锹挖深30cm,宽30~40cm的定植沟,并形成垄,将a中所述芦笋的地上茎放入沟内,依芦笋的地上茎的生长方向进行定向定植,定植时沿直线株距0.3m处边挖穴边栽,定植苗深度10~14cm;

(4)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①浇水和培土:定植后及时浇水,进行缓苗,浇水后盖碎土,盖碎土时避免压倒幼苗;

②追肥:定植1个月后,待幼株缓苗成活并生出新枝时追肥,所述追肥为复合肥(25-5-5)50公斤每亩,全水溶有机肥10公斤每亩;

(5)成苗期施肥管理:根据芦笋不同生育期的长势、土壤肥力和气候进行施肥,所述施肥的具体步骤为:

(ⅰ)冬肥:施肥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中旬,有机肥200公斤每亩,复合肥(18-8-14)4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6公斤每亩;

(ⅱ)春肥:2月~3月,复合肥(17-17-17)40公斤每亩;

(ⅲ)第一次采收肥:复合肥(16-6-18)30公斤每亩;

(ⅳ)第二次采收肥:生物有机肥200公斤每亩,复合肥(16-6-18)3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5公斤每亩;

(ⅴ)第三次采收肥:复合肥(16-6-18)30公斤每亩;

(6)采收:定植2~3年的芦笋便可采收,采收的季节一年分春夏两季进行,选择垄面鼓起的侧面用手扒开土,待笋尖露出7cm时,左手捏着笋茎的上端,右手拿采笋刀,把嫩茎迅速从土中采出并放入盛笋容器用湿布盖上,采芦笋后马上把芦笋坑填上并按实,培土同原垄面高一致,采收2个月以后,剪掉老枝。

芦笋栽培中,进行了种子处理,保证育苗时的出苗率,定植时选择芦笋的地上茎支数须在3根以上,确保了定植后的成活率,对土壤进行了深翻,一方面使土壤疏松,便于根系生长,另一方面太阳的紫外线可以对土壤杀菌消毒,采收2个月以后,剪掉老枝,因采收2个月后,老枝的呼吸作用效率高于光合作用效率,故剪掉老枝时有利于新枝生长。合理的施肥方案使芦笋生长快,品质好,产量高,还能改良土壤板结问题。

本实施例中,芦笋产量1800~2000斤每亩。

对比例

一种芦笋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用清水漂出空粒种子和虫蛀种子,等种子吸水膨胀后将种子捞出装盆并盖湿布,置于25~28℃的环境中催芽,每天换水2次,当种子的胚根有1/10露白时播种;

(2)育苗:

a育苗时间:4月下旬;

b整地施基肥:选择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作育苗地,土壤深翻25.0cm,施基肥,所述基肥为复合肥(15-15-15)30公斤每亩,并与土混匀,然后整平土地,做成15.0m×1.2m的畦,畦垄高0.2m;

c播种:播种前先将步骤b中畦的畦面灌透水,按株行距10cm×10cm划格,把芽种插在格的中央,插后覆细土2~3cm;

(3)定植:

a定植时间:定植时采用芦笋的地上茎支数须在3根以上,带土球定向栽植,以便提高成活率;

b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水位低,既能保肥又能保水的土壤或沙质壤土;

d定植时施定植肥:复合肥(20-12-8)30公斤每亩;

e定植密度:定植芦笋行距1.8m,株距0.3m,1200~1800株每亩;

f定植方法:用铁锹挖深30cm,宽30~40cm的定植沟,并形成垄,将a中所述芦笋的地上茎放入沟内,依芦笋的地上茎的生长方向进行定向定植,定植时沿直线株距0.3m处边挖穴边栽,定植苗深度10~14cm;

(4)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①浇水和培土:定植后及时浇水,进行缓苗,浇水后盖碎土,盖碎土时避免压倒幼苗;

②追肥:定植1个月后,待幼株缓苗成活并生出新枝时追肥,所述追肥为复合肥(25-5-5)35公斤每亩;

(5)成苗期施肥管理:根据芦笋不同生育期的长势、土壤肥力和气候进行施肥,所述施肥的具体步骤为:

(ⅰ)冬肥:施肥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中旬,复合肥(18-8-14)30公斤每亩;

(ⅱ)春肥:2月~3月,复合肥(17-17-17)30公斤每亩;

(ⅲ)第一次采收肥:复合肥(16-6-18)20公斤每亩;

(ⅳ)第二次采收肥:复合肥(16-6-18)20公斤每亩;

(ⅴ)第三次采收肥:复合肥(16-6-18)25公斤每亩;

(6)采收:定植2~3年的芦笋便可采收,采收的季节一年分春夏两季进行,选择垄面鼓起的侧面用手扒开土,待笋尖露出7cm时,左手捏着笋茎的上端,右手拿采笋刀,把嫩茎迅速从土中采出并放入盛笋容器用湿布盖上,采芦笋后马上把芦笋坑填上并按实,培土同原垄面高一致,采收2个月以后,剪掉老枝。

芦笋栽培中,进行了种子处理,保证育苗时的出苗率,定植时选择芦笋的地上茎支数须在3根以上,确保了定植后的成活率,对土壤进行了深翻,一方面使土壤疏松,便于根系生长,另一方面太阳的紫外线可以对土壤杀菌消毒,采收2个月以后,剪掉老枝,因采收2个月后,老枝的呼吸作用效率高于光合作用效率,故剪掉老枝时有利于新枝生长。在芦笋生长中未施用有机肥,导致芦笋品质差,产量低,且不能改良土壤板结问题。

本对比例中,芦笋产量1500~1800斤每亩。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